女装原型结构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

时间:2022-09-24 01:36:34

女装原型结构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

衣身结构平衡是指衣服在穿着状态中前、后衣身在腰围线以上部位能保持合体、平整,表面无造型所产生的皱褶。达到衣身整体结构平衡,关键是如何消除前浮余量。对原型结构中的胸省量参数进行分析,对基础纸样中参数的合理性进行鉴定,将有助于优化结构,提高结构的合体性,减少样衣试制后疵病的产生。

国内外服装行业的研究者,为达到衣身结构平衡,在优化结构方面做出许多尝试。其中最典型的是日本文化式原型,尤其是第七版新文化式女装原型结构,该方法在我国的服装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纳和应用。俄罗斯的Л.П.Юдина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针对于俄罗斯原型结构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众所周知,每种理论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也因此使得“如何更好地改进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使服装结构更加合体”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 话题。

1日本与俄罗斯女装原型的优势与不足

新文化式原型采用胸度式作图法,主要利用着装者的背长和胸围尺寸绘制而成,与旧原型相比,它更适合于现在的成年女子体型,尤其是胸围较大的群体。在新文化式原型制图中,胸省的角度尺寸采用公式计算的方法:(B/42.5)°,B为净胸围尺寸。随着胸围尺寸的加大,人体的胸凸状态会较为明显,在新文化式原型胸省量的设定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影响关系,符合绝大多数体态特征。但是,人的体态千差万别,相同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同一原型很难适合同一尺码的不同个体。同一胸围尺寸,在不同人体上,其胸凸状态有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体胸部扁平,有些人体胸部丰满。虽然其胸围尺寸相同,但是在胸凸的体现上却有重大差异。利用平均计算公式制作的原型在着装中针对不同的体型会出现相应的折皱、松弛及紧绷等不同现象。对于个体结构,往往采用样衣试制和调整的方法,对结构进行修正,以满足于各种人体体态特征。

俄罗斯原型(EMKO)采用短寸式作图法,对人体的各部位尺寸进行精密的测量后利用测量值加上所需放松量进行制图。该方法需采集大量人体测量数据,在作图理论正确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为合体的原型结构。但是人体体表是柔软的曲面状态,测量时往往误差较大。在俄罗斯的国家服装号型标准里,各号型系列主要控制部位达 70 多个,而我国的国家号型标准中控制部位仅有十几个。在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各号型控制部位尺寸标准的情况下,该方法并不适合在我国进行推广。

2原型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和调整

2.1新引入的测量部位

以前腋点所在水平面(即胸宽测量线)和胸凸点所在水平面(即胸围测量线)作为参照平面,引入两个测量部位。

(1)从正面进行测量(图 1)。测量侧颈点到胸凸点连线(即乳点侧长)上胸宽线与胸围线之间的距离a。由于人体体表呈曲面状态,而现所需测量尺寸为乳点侧长上的局部参数,不易进行测量。建议测量时可先在人体体表贴置出水平参照平面的标识线。

(2)从侧面进行测量(图 2)。在人体背部撑一垂直硬板,分别测量人体上前体表至后测量垂面间,前腋点所在水平直线前后距离和胸凸点所在水平直线前后距离,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b。进行该尺寸测量时,如测量对象臀凸不明显,可将墙面作为测量参照垂面,背部贴墙进行测量。由于该部分测量的是水平直线距离而不是体表弧线距离,因此建议使用马丁测量器中的杆状计计测器进行测量,b值主要体现了人体在前身的胸凸量。

测量时往往误差较大,各测量部位尺寸均进行多次测量(3 次以上)后选用平均值。

2.2胸省量角度值的确定

首先,将人体胸部形态模型化,如图 2 所示。将其视为圆锥母线长为a、高为b的圆锥体,圆锥体底面圆半径为c。从侧面看,a、b和c共同构成直角三角形的 3 条边,则

将圆锥体从顶点至底面沿圆锥母线进行展开,可得到该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一个半径为圆锥体的母线长a、弧长等于圆锥体底面圆周长的扇形,如图 2 所示。由图 3 可以看出,原型纸样中的胸省量大小和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的余缺扇形角度大小并不吻合。胸凸点至前中心线的部分,胸围线至腰围线的部分在上半身原型中并未收取曲面变化余量,在服装上呈现为直线状态(胸围线到腰围线之间的余量的收取,将形成要腰省量)。因此,胸省量的角度值大小x,约等于 1/4 的圆锥体侧面展开图的余缺扇形角度大小。

然后,基于上述模型结构对胸省量的角度大小进行重新计算。在新文化式女装原型纸样中,将前浮余量(胸省)的角度值大小设为x,在半径为a的圆中,该角度值对应的弧线长度为L。经过计算,可得

同一角度值大小、在不同的圆半径中,其所对应的弧线长度将有所不同。新文化式女装原型中,胸省的位置可通过省转,指向肩部、领口、腰线等各个方向。在省道转移的过程中,省道的长度和开口大小均可能发生变化,但在服装胸凸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省道的角度大小保持不变。以半径a为辅助圆,借助半径为a的情况下角度x对应的弧线长度值,从而得出胸省量角度x与人体测量值a、b间的关系。

2.3依据体态对原型纸样进行胸省量调节

2.3.1胸部扁平体的原型结构调整

选取某胸部扁平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人体测量,测量所得尺寸如下:胸围B = 78 cm,背长 = 35.5 cm,a = 7.3 cm,b = 4 cm,则该胸部扁平体样本侧身投影如图 4 所示。

在原型纸样中,原型结构的胸省量大小为(B/4-2.5)°= 17°。

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

由上述公式计算值可得出,原型结构纸样的胸省量大小相对于该人体偏大,需将胸省量角度适当调节减小,减小的的角度值为 17°- 14.7°= 2.3°。由于胸部扁平,前腰节长度往往相对于中间体尺寸偏小。分别测量人体上和纸样上的前腰节长,得到肩线下落量。然后据此数据对纸样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纸样见图 4。

2.3.2胸部丰满体的原型结构调整

选取某胸部丰满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人体测量,测量所得尺寸如下:胸围B = 94 cm,背长 = 37 cm, a = 8 cm,b = 5.3 cm,则该胸部丰满体样本侧身投影如图 5 所示。

由上述公式计算值可得出,原型结构纸样的胸省量大小相对于人体偏小,需将胸省量角度适当调节加大,加大的的角度值为 24.6°- 21°= 3.6°。与胸部扁平体相反,分别测量人体上和纸样上的前腰节长,得到肩线抬高量。然后据此数据对纸样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纸样见图 5。

3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女装原型结构前浮余量的平衡鉴定及调整方法,不仅可以针对个体对胸省量的角度值进行复查,合理确定胸省量数值;而且可以在平面纸样上,通过该方法对前浮余量的平衡进行鉴定,然后对原型结构进行及时调整,从而避免因为胸省量设定不合理而引起的各种结构疵病的产生。基于上述理论,对 30 个成年女性人体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并进行样衣试制和试穿后发现: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胸部扁平体和胸部丰满体的结构调整,同样适用于挺胸体和拱背体的结构调整。但鉴于该方法涉及到一些较特殊的人体测量参数,存在着一定的测量误差。因此该方法所得出的调整参数主要用于参考调整,最终的纸样结构应以样衣试样后的效果为准。

参考文献(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服装裁剪过程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亲子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