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课堂教学中乡土美术资源的引入

时间:2022-09-23 11:22:26

谈美术课堂教学中乡土美术资源的引入

[内容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引入乡土美术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农村美术教学落后的局面。本文中笔者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从引入乡土美术资源的意义和途径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现状;课堂美术教学;引入;途径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农村美术教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农村学校来说,如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农村乡土美术资源的优势,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乡土美术资源的现状

家乡南通,南邻长江,西靠狼山,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地方文化艺术和乡土资源可谓丰富多彩。其中有很多乡土美术资源极具地方特色,而且与美术学科联系比较密切,譬如蓝印花布、沈绣、南通风筝、农民画等都是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如果在美术教学中能有效组织和利用好这些乡土资源,不但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南通的地方文化艺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引入乡土美术资源的意义

1.引入乡土美术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乡土美术资源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将其引入会使学生觉得可亲可信,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积极投入、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美术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那么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更持久。

2.引入乡土美术资源是一种“双赢”举措

将乡土美术资源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这对于二者来说是一种“双赢”的举措。对乡土美术资源而言,学校教育具有可持续性,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可以避免其失传的命运,并且能不断向前发展;对学校美术教育来说,引入乡土美术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给教学增添活力,使学校美术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好地融于生活。

3.引入乡土美术资源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学校的美术教育应借引入乡土美术资源的契机,开发出更多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活动内容。例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本土美术文化,促进学生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乡土美术中的剪纸、蓝印花布、沈绣艺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大大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动手能力。

三、引入乡土美术资源的途径

1.以组织学生写生、生态游等方式开展乡土美术教学

农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成兴趣小组,把美术课堂拓展到室外,带领学生到野外写生,让学生多观察和感悟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可以是绿油油的麦田,也可以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更可以是冬天白茫茫的田野……面对这些充满美感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自擅长的绘画、照片、泥塑等表现方式,把亲身体会到的美感记录下来,这样不但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更能培养学生对乡土美术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多地去了解乡土文化。

2.把乡土美术教育融入到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教师要适时地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学生写生、生态游结束后,及时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风景写生作品展、家乡美术作品展等;也可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如学习《蓝印花布》一课后,可以举办蓝印花布图案设计比赛;银杏树在我们家乡很是常见,不妨举行一场用银杏叶摆造型的设计比赛……不要在乎规模的大小,只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行。诸如此类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科教学更具多元性,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3.利用课堂主阵地展现乡土美术的魅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乡土美术元素的运用。平时应多注意积累短片、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的乡土美术资料,在教授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录像、幻灯片、文字介绍等方式,将乡土美术文化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媒体、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洋溢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在欣赏乡土美术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美术人文底蕴。

乡土美术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学校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让乡土美术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65例心绞痛患... 下一篇:浅析探究学习展示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