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09-23 11:21:13

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要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交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也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说”更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因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就此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让学生开口说话培养自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很乐意“说”,而有些学生却不敢“说”。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说的原因主要是胆子小,缺乏勇气。而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具有自信心的学生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从而乐于参与学习交流。因此,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得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鼓起勇气,让他们开口说。

在课堂中,要求所有学生对上台的学生表现出应有的尊重,给予适当的表扬。如班级里的一位学生第一次上台说话时迟迟不肯开口,我问他是不是没有准备好,他却摇摇头,原来是不敢说。因此我让他先坐下等下次再说,在课后让这位学生把自己要说的话先跟老师说一说,说完之后,我对他表扬了一番,在第二节课的时候这位学生就上台说话了,虽然说的过程紧张而断断续续,但证明他敢“说”了。

二、让学生大胆说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一系列智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大胆地发言。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到显露,行为得到认同,才能形成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依据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宽儿童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插图的运用,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悟出语文的真谛,进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这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采取激励方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得到了一种爱的力量,他便学会自信。”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激励性语言,如“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 、“别紧张,你会成功的! ”、 “不论说对说错,敢说就是好样的! ”、 “能举起手来,你就战胜了自己,成功了一半”、“你再勇敢点就更好了! ”、 “你的表现比以前强多了! ”、 “你的发言声音比以前响亮多了!”等等。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中感受并相信自己的力量,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进而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而如何在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想说敢说和会说,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我愿意和所有的同行一道,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下去。

上一篇:职业高中美术课的示范教学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