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的中学集体备课系统

时间:2022-09-18 01:18:51

面向网络的中学集体备课系统

摘要:网络集体备课,指的是教育者通过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同时通过网络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这种交流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只要你登上备课系统,就可以与其他教育者交流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有效的填补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资源等存在的不足地方。本文首先对现阶段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在当前学校中具有的意义,最后对网络集体备课系统具体实现作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中学;网络;集体备课;系统

引言

集体备课是对教育者备课过程一些不足地方进行弥补。现阶段,诸多学校教育者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从而使得他们无法在备课方面协调一致。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势单力薄,教学效果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1]。网络集体备课系统的是实现与应用,使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良好的发展。

1中学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1.1教育者的教研意识薄弱

当前,部分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不具备较高的教研意识,通常都是流于形式,每个学期开始阶段进行集体备课,教育者的积极性非常高,然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教育者备课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消失,备课质量就会下降。

1.2没有明确的集体备课观念

实际工作中,部分教育者的集体备课观念不够明确,有的教育者思想上比较懒散,经常为了省事,采取轮流式的备课方式,最终导致了在教学中各教育者的教学过程与思路相互交叉,长此这样,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3对集体备课没有过多的研究

集体备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尚未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采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是将教学资料合并在一起,缺少有机的提炼,不经任何考虑就进行复印、剪贴,这种方式对于集体备课而言并没有补益之效,对提高备课质量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1.4受教学检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检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下,经常是由一名教育者主备,然后诸多教育者共同使用,这样一来,不仅严重的制约了备课组集体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还影响了教育者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2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教育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你登上备课系统,就可以与其他教育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共享网络资源,有效的填补了传统备课过程中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地点等存在不足的地方[2]。网上集体备课具有开放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以及信息获取及时性的特点,因此,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备课。

2.1网络能够拉近教育者间的距离

网络集体备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效的打破了以往本校教育者无法与其他区域的教育者间良好交流沟通的局面。通过互联网的集体备课,使得教育者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2网络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探讨环境

通过网络,教育者可以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对其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势部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其他教育者进行交流和学习,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打破了传统备课过程中教育者讨论范围的局限性。

2.3网络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的智慧

教育者通过网络进行集体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优势互补,彼此间知识进行交换,以此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优点充分的发挥,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方案,促进彼此间协调一致的发展。

3网络备课系统的具体实现

3.1系统设计思想

本集体备课系统基于Web开发,总体上是基于Web的三层B/S架构,数据库开发使用SQL Server 2005。B/S架构是目前Web系统开发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它将客户的大部分处理任务交给服务器来做,使用浏览器将结果返回给客户,降低了客户端的负载。基于Web的三层结构分别是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在该系统中,表示层通过浏览器将教案等信息呈现给教师或者学生;应用层则响应使用者对于教案新建、修改和删除等的操作,并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数据层主要存放本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如教案的模版、多媒体资源等[3]。基于Web的三层结构图如下所示。

3.2系统总体设计

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系统共分为四个主要功能模块,分别是注册模块、登录模块、备课模块和管理模块,其他子功能模块包含在这四个主要模块之内,如下图所示。

注册模块的功能是提供新用户的注册认证功能,一个新教学工作者想要使用该系统的功能并获取资源,就必要拥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其可以通过在线申请的方式获取。新用户在注册页面填写自己的姓名、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单位和联系电话等详细且真实的信息。登录模块根据用户录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对其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使该用户进入系统。此外还有角色判断的功能,该系统设计两种类型用户,分别是教育工作人员和管理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在登录系统时由登录模块进行判定。备课模块和管理模块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该集体备课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和活动均在这两个模块中实现,在这两个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创建课程,进行在线备课,上传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资源,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者思路记录下来,同其他的教学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探讨,是用户活跃度最高的部分。另外,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包括注册管理、课程管理等,使系统处于最优化的状态,为教育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3.3系统实现

在详细的分析系统的需求以及功能模块之后,采用基于平台以及其他脚本语言开发的技术,系统主要模块实现如下:

注册模块:Register.aspx,提供新教师用户注册系统的功能,获取用户详细且真实的基本信息并提交到后台数据库中。

登录模块:index.aspx,已注册的教师用户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有对应的信息,当登入系统时,登录模块的代码会调用后台数据库的数据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验证,判断是否允许用户进入该系统。

课程管理模块:Course.aspx,该模块的代码是实现课程信息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在线备课模块:OnlineBK.aspx,提供一个在线编辑器,供教师使用,在编辑器上面进行在线备课,并将备课教案保存在系统的数据库中,供教师下载、修改等。

资源管理模块:Resource.aspx,这部分的程序实现对系统内资源的管理,包括存储、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留言管理模块:Message.aspx,对教师用户针对不同过程课程的留言和建议进行管理。

个人空间模块:UsersSpace.aspx,提供对教师个人信息的修改,对自己的教案和资源进行管理。

在系统的设计实现时还使用了技术连接数据库,是一种数据访问策略,用户在本地机器上使用该系统通过对数据集进行更新、修改和删除,然后再更新到系统的后台数据库。

3.3系统测试

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进行联网测试,系统界面清新友好,模块之间的功能清晰易懂,操作方便,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能够为教师提供最佳的备课合作和交流平台。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网络集体备课由于具有诸多的优势特点是传统的集体备课无法实现的;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者之间的网络集体备课已经成为了备课的新趋势,另外,要想促进网络备课的发展,还需要教育者共同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贵辉,李兰友.基于Web的备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6,(5):34-36.

[2]丁志刚.基于Web2.0的教师合作备课系统设计与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225-229.

[3]邱小湖,许 俊.基于XML技术的网络备课系统设计[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2):98-99.

上一篇:浅谈看图说话的教学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素质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