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消费 上帝难当

时间:2022-09-23 11:10:19

强制消费 上帝难当

近年来,移动电信联通为争夺用户,三方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每年的新生开学之际,运营商之间都免不了一场恶战,校园市场已成为一块不可失守的必争之地。对这种强制性消费,很多同学表示非常不满:“用不用手机、花多少话费是我们的自由,为什么一定要把校园服务和手机消费绑定在一起?”

闹心的 “一卡通”

“开学前新买的手机用不了,在学校必须要统一用天翼的手机。”湖南某工程学院新生刚进高校的兴奋一扫而空,有的只是不解和困惑。原来,这所工程学院的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并收到一张储存了校园信息的手机SIM卡,且被告知在学校里吃饭、进图书馆乃至选课、查成绩,都将依赖这张“一卡通”。

“一卡通”只能与天翼手机的3G网络匹配,这意味着新生们都要更换手机。而且,跟其他校园通讯产品比,“一卡通”的通讯、上网费用都不便宜,还规定了每月保底消费39元话费。校园里不少新生现在都手持两部手机:一个用来平常联络,一个用来在学校刷卡吃饭。同时用两个手机要交两份钱,根本不划算。

自愿与 “被自愿”

2010年这所工程学院就签订了校园数字化建设合作协议,并指定某运营商为连续8年的唯一通信运营商。该套餐向学生宣传移动用户的诸多益处:拥有此运营商号码,将能接收到学校、班主任及授课教师的各项通知,并可通过手机查询与学业有关的各类信息,以及享受校园一卡通实时短信通知等服务。甚至明确表示只有此运营商用户才能享受上述待遇。

面对质疑的声音,这所工程学院的校方却不以为然。“我们确实和某运营商签订了协议,但并没有强制学生的选择,全凭学生自愿。”校方称,学生如果不愿意使用“一卡通”,可在学校办理“白卡”。这种校园IC卡直接用来吃饭、洗澡、进图书馆,不需要和手机绑定。

但是,校方提供的“白卡”,并不是学生“自愿”就能办理到的。“必须要开具三级贫困证明,经过校方审批才能拿到。几乎没有同学能够享受到“白卡”待遇,绝大多数“被自愿”使用“一卡通”。

入学首件事 换手机

事非偶然,在另一所大学广东某职业技术学校,也出现了类似的排他性协议。另一家运营商与校方以“致家长学生的一封信”的方式,实施了排他性协议。信中提到运行商推出的“校园通”业务涵盖学校饭堂宿舍课堂等各方面服务,并同时推出低价优惠套餐,缴费100元即可得到翼机通卡一张,加送价值400元3G手机1部。通知书同时明确要求新生不必带手机进校,由制定运营商提供手机供学生使用。参与校园营销的企业他们几乎已经扫荡过“大中城市所有的大学甚至大专院校”。

不少大学新生在刚接到的录取通知书里会收到一张学校当地的SIM卡,同时还有“贴心”赠送的小额话费。其次还有笔记本电脑、手机、MP3等IT数码学习相关产品,还有宝洁等日化食品饮料之类的快消品企业,以及教育、旅游等类型的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持公道

运营商竞争本来是正常的,但使用恶劣手段竞争就不正常了,而为何会越演越烈,这实际上是值得深思的。今年为了“净化”校园市场,防止运营商出轨出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6月下发了306号文《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要求运营商规范竞争。运营商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含口头协议)。运营商不得诋毁竞争对手,开展与竞争对手的通信网络、电信终端设备进行对比的宣传或者任何影响竞争对手正常开展业务的宣传。

从目前情况来看,306号文没有对部分地区的运营商产生足够的威慑力,这些文件的“禁止”条款难以跟上实际竞争中的“手段创新”。例如306号文中明令“不许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SIM卡”,这使得运营商临时改变策略,从校方获得新生信息,“顶风”将SIM卡独立寄给新生。

校园缘何成 必争之地

近年来学生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在增长,特别是在与学习相关的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的消费上。而且运营商在校园里争取新客户当然比在市场上从其他运营商那里争夺客户更容易,影响力更大。

以前企业更重视商业渠道,现在也开始重视大学生渠道。一方面,这是运营商业绩至上使然;另一方面,高校市场被认为是潜力巨大的市场,现在的高校动辄上万学生,正是因为学生具有“有现实消费能力、家庭消费能力和未来消费能力”这三大能力,且不说目前利益,只要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些学生将来很可能就会被在学校期间使用的运营商绑定。

高校校园推行数字化建设无可厚非,“一卡通”能加强校园管理,也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然而知情人士透露,不少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往往依靠通讯运营商垫资实现,校方通过签订排他性协议,保证合作运营商的利润空间。不用花一分钱建设校园,还能拿到提成,校方当然愿意让学生成为“待宰的羔羊”。

地方主管部门 需发力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校园市场上的硝烟味道仍然浓厚。禁令中所规范限制的行为早已横行于各大校园市场,不仅排他性协议频频出现,为抢夺学生用户双方大打出手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此后甚至演化到剪光缆等恶性局面。竞争如此惨烈,运营商任何一方都很难成为真正的赢家,作为用户的学生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受益者,唯一的赢家也许只有校方。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监管部门不能指望仅凭一纸禁令就化解或平息三家历年来的竞争。校园营销竞争赛程刚过半,运营商就拼得你死我活,接下来的校园竞争显然需要更多的调停和监管,以避免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无论南京某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电信光缆被剪断,还是南京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方主动曝光的“假冒学校投递手机卡”事件,以及四川雅安某职业学校运营商搜捕、殴打竞争对手员工事件,一系列恶性事件均没有见到过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有何公开表态,以至于不良竞争手段有恃无恐愈演愈烈。

所以说,造成这种现象横行还是因为运营商竞争手段缺乏监管。此次南京这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标中,运营商在自身没有固网宽带业务经营资质的情况下,不知采用什么资质参与招标、并且中标。而学校利用运营商之间的无序竞争,让运营商海量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理应期待当地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

上一篇:再谈HTPC攒机 下一篇:TVT狙击流打法:《星际2》中的欢乐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