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医疗如何强制

时间:2022-07-31 08:51:51

强制医疗如何强制

资料显示,近10年来我国各精神病院累计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75000例,有杀人行为者约占30%。按照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应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实行强制医疗程序,但强制医疗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何为强制医疗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樊崇义教授给出一个明确定义:强制医疗制度是指使用医疗性强制方法,适用于在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中实施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者在实施危害行为后因患有精神病而失去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并且精神状态和实施行为的性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人的一项制度。

关于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报道近年来屡见报端,这些缺乏必要监护和控制的精神病患者给社会安全与稳定埋下了潜在的危险。这是因为对精神病患者的看管和治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较强的专业知识,其监护人或家属往往无力承担。与此同时,受害者的合法利益也得不到维护,甚至造成部分受害者四处上访。

具体操作有难度

强制医疗最早出现于1997年刑法第18条,由于缺乏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该规定一直流于形式。直到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出台,才专章规定了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启动强制医疗程序,明确规定了适用条件,规范了适用程序,但相应的配套机制或措施尚未跟上,这给办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诸多的不明确之处,也给司法认定带来了困难。去年,南京市江宁区法院作出该市第一份精神病患者刑事强制医疗决定,将亲生女儿杀害的吴某被要求执行强制医疗。吴某在2004年就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这起案件中,除吴某自己供述,并无其他直接证据。那么,精神病患者的供述能否采信,是否应当与普通刑事案件的采信标准有所区别,并作为强制医疗的依据。同时,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是审查通过强制医疗申请的条件之一,但是,精神病患者即便通过治疗或者约束暂时没有危害,也无法确定今后不会再有危害社会的可能。另外,强制医疗机构、经费不明等,也导致了强制医疗执行相当困难。

有待严密规范

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监督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对强制医疗启动、审理、执行等程序的监督进一步细化。

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强制医疗机构的主体就是检察机关,强化顶层制度设计,根据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运行原则,形成便于在强制医疗的家庭、个人和社会间沟通的网络,适时改变治疗方式,促进被强制对象早日回归社会。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应当拨付专项财政资金,在各地建立专门的强制医疗机构,纳入司法行政管理序列。当前,各地加强了在公安机关管理下特设的精神病医疗机构的建设,主要用于收治已造成危害社会结果、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患者,这为完善强制医疗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上一篇: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中关村电子卖场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