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3 10:30:09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 适应铁路改革,加强大修、设改等工程造价管理,彻底解决设备病害,充分节约资金,是大修、设改等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

主题词:工程,大修、设改 , 造价管理

Abstract: to adapt to the railway reform, strengthen the overhaul, such as a change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resolve equipment disease, fully saving money, is set to overhaul, such as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overhaul, set to change,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法所取代,致使铁路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尤其是大修、设改等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大环境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1、造价管理层次多。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尽管铁路管理层次由铁道部路局分局站段四级管理转变为铁道部路局站段三级管理,但是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多部门、多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所以也就造成造价管理层次较多。

2、所谓的“无标底”招标及招标工程人为压级压价,导致工程造价失真。招投标工程成本价的难以界定及其操作的困难,使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较难在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问题上实施有效监控,致使建设方为减少建设投资,人为压级压价,致使有些工程存在“不合理”低价中标。

3、工程设计标准难以控制,浪费严重。部分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凭经验人为提高安全系数造成巨大浪费。有时设计人员现场查勘不彻底,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匹配、不协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真,导致工程造价虚增。新型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特别是装饰材料。由于信息不畅其价格异地差别极大,承包商或销售商利用部分业主的不知情,导致造价失控。

二、加强大修、设改等工程造价管理的若干对策

建筑段所管大修、设改工程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但不能受“因为小、所以略”的思想所干扰,既作为设备管理单位又作为造价控制单位,在建筑市场造价管理的大环境下,结合铁路系统三级管理的特点,目前铁路基建工程逐渐增多,制约了大修、设改等相关工程款元,由此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确保设备状况良好运行则尤其重要,经过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们从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加以控制: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根据所管工程的特点,其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比较局限,但可理解为计划提报设计方案选定设计文件编制建设工程实施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决算等几个环节,并对各个环节进行造价管理。在计划提报阶段要根据现场设备病害严重程度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在设计方案选定和设计文件编制阶段既要根据现状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预测动态投资,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避免造成浪费;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认真理解设计要求,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处理好“质量与投资”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在竣工验收时,在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避免出现设计与实施不一致的现象。

2、采用“准招投标”的模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随着铁路工程走向市场进程的加快,铁路系统的相关工程也正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但由于大修、设改等工程投资数额较低,并没有完全走招投标的模式,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总段范围内也可以采取“准招投标”的模式进行造价管理,即对投资额相对较大的工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建筑段范围内管内各个车间可以在自身实力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招投标,从而达到优势互补,控制造价的目的。

3、深入现场,详细查勘,控制好“标底”

由于建筑段所管设备多跨市存在,甚至跨省存在,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这就为相关工程的造价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大修、设改工程多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整治,因此,不同的整治方案就会有不同的工程造价,但是越是如此,越是要深入现场,详细查勘,并明确今天的投资就是企业明天的成本,技术经济人员应利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分别列出不同处理方案的优点、缺点及相应造价,采用 “PDCA”原理,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进行分析,通过方案优化,选出最合理的方案及控制造价,并为相应的“准招投标”确定出一个合理的标底。

4、准确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

目前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品种繁多,为合理的控制好工程造价并充分发挥新材料的优势,在工程施工前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建筑材料的市场调查,根据材料的市场信息价合理选择材料,既要从投资的长效性出发,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合理利用新材料,又要根据工程个体的差异性有选择的抛弃拒绝,避免华而不实。5、 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方法

充分了解是合理控制的保证,造价管理人员并不等于现场管理人员,对相关工程的施工工艺有时并不是充分了解,正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这就为合理控制造价设置了障碍。例如深基坑支护工程,由于现场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合同内是暂估价或未计价,该部分造价的确定都采用根据已经审核的科学合理的专项方案组织施工,按实计量。对深基坑的支护根据地质勘察的土质情况、施工现场周围构造物、地下管线及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等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支护方案。比如深基坑支护工程可以采用钢筋砼排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等多种支护方案,不同的支护方案造价相差迥异;同一方案不同的构造,价格相差也很大。因此,作为负责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地根据工程的特点、工程相关资料、施工工艺特点等进行充分掌握,以便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6、加强工程验工的监督管理。

工程验工是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合理拨付工程款的依据,大修、设改工程也同样如此。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度、质量等进行随时跟踪,准确验工,合理支拨付工程款。同时避免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现象出现。

7、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方面的学习

为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造价管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管理造价咨询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铁路改革、增加市场竞争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工作,铁路系统的大修、设改工程更是如此。只有在各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共同组织,形成合力,才能合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有效解决资金紧张情况下的设备病害处理问题,节约国家建设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矿用机电设备选型设计初探 下一篇:通风系统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