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07:56:01

对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幼儿园新教师的数量急剧攀增,甚至大批非幼师专业的人才也加入幼教大军中。面对这些幼儿园新教师亟需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新教师的剖析,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以期对新入园教师提供有效地帮助。

关键词 新教师 幼儿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

Thinking on New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Kindergarten

HAO Na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00)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f China, there're so many kindergartens and a large number of new hands including someone whose major isn't preschool education. These new hands ne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stantly.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 that exists in the reality, some methods are brought to help the new hands of kindergarten effectively.

Key wordsnew hands; preschool teacher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对幼儿园新教师及其专业成长的认识

1.1 概念界定

(1)幼儿园新教师。幼儿园新教师是处于教师专业成长最前端的教师,在本文指入园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其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环境,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与同园教师建立起同事关系,同时对教育教学工作由慌张不熟悉到应付自如。

(2)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分为理性的教师专业要求和实践的教师专业要求两方面,前者指教师从事教育的专业水平,包括学历学识、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判断能力、教师道德、教育责任和教育理想主义;后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师生关系、人文关系、个体经验等。①

1.2 幼儿园新教师的现状分析

(1)年轻朝气,富有激情与活力。新教师上岗时,往往是刚刚摆脱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对全新的工作,他们会体会到做教师的快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需要独立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成人,这时,就会对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进行积极的探索。

(2)面临矛盾与冲突的挑战。在生活上,新教师参加工作后生活习惯和状态就要调整到与社会人接轨,作为一名成年人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在工作上,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会使新教师感到迷茫,使他们面临着并多矛盾和冲突的挑战。这种迷茫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而是在新教师自身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慢慢消失。

(3)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我国研究者林沛生认为,教师有着“自然成熟”的倾向,对于新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新教师这个阶段被忽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教学技能技巧的专业指导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 任凭其自己摸索前进的话,很可能会使其动摇甚至放弃自己的教学理想,一旦中断教学生涯,就更谈不上专业成长了。

(4)非幼师专业的新教师比例不断增加。幼儿教师供不应求以及幼儿园的各式特色教育,使非幼师专业的教师比例增加。一些民办园为了尽快开园招生,只关注考察应聘教师的五项技能,而不注重其是否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因此幼儿园招收了大量英语专业、体育专业、计算机专业、美术专业和音乐专业的应聘者。这些新教师缺乏对儿童特点以及教学技巧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很快融入到儿童和工作中去。

2 幼儿园新教师迫切需要专业成长

2.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

2001年,国家颁布施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新《纲要》修改了对幼儿教育内容的过细要求,改为更开放式的要求。在《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规定到“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2 个人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思想不断解放、发展,工作不再仅仅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寻求自我实现成为人们在工作中努力奋进的一个目的。在教师行业,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就是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成为骨干专家教师,因此,专业成长是新教师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下转第249页)(上接第247页)

2.3 幼儿园工作特殊性的要求

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特点决定了其是脆弱的、需要保护的、在不断地成长中的,保证其身心发育和安全应是幼儿园工作的第一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得学前教育具有独特的特点,这种工作对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是不能胜任幼儿园的复杂工作的,只有通过专业成长才能达到幼儿园保教并重的要求。

3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3.1 教学反思

新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是一种自主的、他人无法替代的行为,只有引导和帮助新教师走上教学反思之路,他们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教学反思主要有观察日记、反思日记、分析教育案例、行动研究等。

3.2 同伴交流

幼儿教师至少两人共同对一个班进行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需要集体的和谐合作,刚参加工作的幼儿教师都会被分配给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师徒制”的方式学习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技巧。同伴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对话,这是获取经验教训和解决问题的最快途径。另一种是合作,幼儿园中经常有公开课、课题研究等,需要老师们的协同配合,幼儿园新教师则能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3 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是促进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途径,主要包括幼儿园园外培训和幼儿园本位培训(园本培训)。园外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教育培训、交流等形式,可以使新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动向,开拓其视野,提高认识的高度,与优秀一线教师的接触可以使新教师了解其心得体会,体会智慧火花的碰撞。园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进行的,以教师任职的幼儿园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全体教师实行的全员性在职培训模式。

3.4 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个性化专业成长模式

除了对这些非幼师专业的教师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应考虑到他们原本专业所具有的优势,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充分展示其专业特长,互相补充学习,以扬长补短,制定个性化的专业成长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对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借鉴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做许多独立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我国幼教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注释

①黄文云.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1).

参考文献

[1]邓泽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

[2]叶澜,白益民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9.

[3]冯晓霞,蔡迎旗.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幼教园地,2007(11).

[4]王杰.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述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上一篇:初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基于教育政策目标偏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