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中的“折扣效用”

时间:2022-09-23 07:29:02

时间管理中的“折扣效用”

【摘要】本研究给被试设置了需要在同一时间完成两个任务的实验情景,测量被试会对这两种任务的取舍,考察此时被试在时间管理中的折扣效用。结果显示,那些并不紧急的任务或者没有最后期限的任务往往就会被拖延或者忽视了,即这些任务被打了“折扣”。

【关键词】时间管理折扣效用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42-01

1、引言

时间管理问题是人们在每天日常生活中必须面临的,我们在处理各种简单或复杂的任务时,都要合理的分配好时间,对各种任务的轻重缓急及时作出决策,这种行为能力本身的重要性以及被运用的频繁性,以至于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人格特质。黄希庭就以“时间管理倾向”来研究此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对时间管理的维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探究。

如:Macan等发现,与没有时间控制感的学生相比较,那些对时间更有控制感的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工作业绩与生活满意度时,报告了更少的角色混乱与工作引起的或机体的紧张感。Claessens等发现时间管理技术与工作业绩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时间管理训练能减少拖延与焦虑。然而时间管理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困难的情景,比如,当被试在生活中在同一时间碰到多种任务,而又无法一心多用在同一时间完成这些任务时,困难就出现了,人们需要作出决策。一些学者从行为决策的角度来研究了这种冲突,研究者使用了的“假设货币决策”范式。在一个典型的假设货币选择任务中,被试必须作出决策,是立即获得假设的较少数量的货币,或是需要延迟获得较多数量的货币,前者被称为SS(smaller-sooner)型,后者被称为LL(lager- later)型。比如在Rachlin的研究中,让被试在五年内获得1000美元或立即获得700美元做决策。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被试更多的选择了SS型。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被试将未来的结果打了“折扣”。 比起只能在将来才可以得到的结果,被试赋予了立即能得到结果的任务以更大的价值,我们可以理解为“折扣效用”。 一些研究者等将这种被试折扣未来的行为决策理论应用到了时间管理。Fischer认为:在遇到跨时期的冲突时,如果未来的结果被折扣了,被试会把时间应用到能快得到结果的任务中。本研究拟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探索时间管理中的“折扣效用”。

2、实验被试

被试:河南大学学生43人(男21,女21)年龄为21―27(M=23)

3、实验过程

实验在一间安静的办公室进行,办公室内有一套办公桌椅,每一名被试通过随机的方式决定实验顺序。研究设置了一个典型的时间管理情景。通过指导语告知被试,假定自己是一名保险公司的经理,在一个为期7天的长假后,回到办公室发现已经积压了很多需要处理的任务,需要被试评定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决定先回复哪些邮件,完成哪些需要签字的文件,决定是否可以讲其中的一些任务交给自己的下属完成,决定哪些会议必须马上进行,哪些可以推迟,取消等等。另外被试也被告知办公桌上的电话也是属于他们的。要求被试在40分钟内完成任务。由于在被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干扰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被试提前完成任务,研究设置的这些任务总量经过前测,被试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实验中,干扰设置为一个调查电话。这个调查电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电子商品消费回馈调查,主要内容为数码公司想了解被试对于电子产品的消费喜好及其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另一种情况为通信消费回馈调查,主要内为通信公司向了解被试的通信情况及其在通信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在被试拿起电话开始,便有录音设备将被试的通话时长及内容记录下来。这个干扰电话出现的时间点有两种情况,分别为第9分钟(n=22)和第31分钟(n=21),干扰电话的主题及出现的时间点均为随机安排。

4、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所有的被试在接过电话后,均在短时间内挂掉了电话。其中在第9分钟接到电话的被试组平均的通话时长为50.2s(SD=44.9),而在第31分钟接到电话的被试组平均通话的时长为19.9s(SD=14.7),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t = 96.0p

5、讨论

我们模拟了现实生活场景,结果现实折扣效用对于人们的行为仍然有很大影响。这种在折扣效用下我们的如何去选择使用时间,是时间管理特别是拖延行为的核心问题。Fischer(2001)指出在时间管理中,SS型与LL型的暂时的冲突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人们对于那些尚未到达最后期限的任务,或者将延期出现的利益花费的注意力并不多,因此,那些并不紧急的任务或者没有最后期限的任务往往就会被拖延或者忽视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即折扣效用对于时间管理行为的影响,可作为后继研究的开始。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科学,2001,24(5):516- 519

[2] Claessens,B,J,C,,van Eerde,W,,Rutte,C,,G,&Roe,R,A,(2004).Planning behavior and perceived control of time at work .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5,937-950.

上一篇:一张纸条引起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