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为何怒气冲天

时间:2022-09-23 07:26:19

小小少年为何怒气冲天

人们常说,老虎屁股摸不得。我家就有一个敏感而暴怒的“小老虎”:在学校和同学吵嘴,在家朝我吹胡子瞪眼睛,说不得,碰不得,身上总有一股发泄不完的怒气……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

主讲人: 齐女士

我儿子刘博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

刘博性格内向,从小就不愿意出去和小朋友玩耍。有时我感觉他的表达能力也不行,爱生闷气,动不动就发火。所以,他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动手打同学。前几天上体育课,有个同学不小心撞倒了他,那个同学看他没伤着,就继续往前跑。刘博觉得同学故意撞他,非常生气,脸红脖子粗地追着同学,非要打人家不可。每天放学我去接他时,老师都要向我投诉他在学校的“劣迹”:不是和老师顶嘴就是和同学吵架,甚至在课堂上捣乱。

在家里,刘博心情好时会主动写作业,不顺心时根本就不动笔。会的作业爱做,遇到不会做的,或者题多,他就烦了,不是摔本子就是摔笔,有时还撕作业本。而且他还不让人说,我刚张嘴他就朝我瞪眼睛,尤其是犯了错误,我批评他时,会声嘶力竭地对我吼。

不知道为什么,刘博非常敏感,总怕别人说他、笑他,有时我和同学对他开善意的玩笑,他也会发怒。他喜欢叫嚷,经常无缘无故就生气,遇到困难不是发脾气就是掉眼泪。我的脾气也不好,没有耐心、容易急躁,所以一旦他乱发脾气,我也就朝他发火。越是这样,他的火气越大,也越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都弄得我焦头烂额。

我很爱儿子,但非常讨厌他这个坏脾气,我也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做得不好,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节课: 案例分析

1.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内心脆弱不安

刘博爱发脾气,是因为他没有从家庭和社会中学习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的方法。刘博性格内向,从小就缺少伙伴,没有与他人正常交往的经验和能力。长大后,他与别人交往时便下意识地让自己处于防御的状态,并把发脾气作为捍卫自己的唯一武器。虽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但在发脾气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很强大。尤其是看见别人因为他发脾气而表现出害怕或者退让时,他会有安全感。

由于从小和其他人接触少,刘博的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对他人十分敏感和紧张,很多情况下他不能准确分辨出别人的善意和恶意。比如别人友好地拍一下他的肩膀,或者摸一下他的头,他也会大惊小怪,以为别人是在攻击他或者对他不利,这样大家就会疏远他、讨厌他,觉得他难以相处。

2.语言表达不清导致情绪受阻

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语言表达有障碍的人或者聋哑人非常容易急躁,发起脾气来很吓人。尽管刘博没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弱,因为不喜欢读书,掌握的词汇也少,导致他在与人交流时词不达意,心里清楚,嘴上却说不明白。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越是无法表达,刘博就越是急躁;越是急躁,就越给大家造成他不讲道理、乱发脾气的坏印象。这样的误会让刘博非常委屈,认为别人不理解他、不喜欢他,总是和他过不去,心里也就愈发急躁,形成情绪的恶性循环。

3.母亲的情绪影响了孩子

刘博的妈妈比较强势,教育儿子时不够冷静,方法也比较简单,大多是命令和指责,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能力的局限。妈妈的这种行为,让孩子很难从家庭中学到关注他人情绪感受的能力。孩子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只要自己高兴,别人怎么样都无所谓。长此以往,使孩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坏习惯,也使他无法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喜欢。

此外,母亲的急躁让孩子感到极大的不安,情绪无法稳定下来,只好无缘无故地生闷气。因为他的学习能力较差,无法通过拥有好成绩来获得妈妈的欣赏,只能用对抗、抵触妈妈的命令来发泄情绪,寻求内心的平衡。

第三节课:父母对策

1.孩子发脾气时

妈妈不要火上浇油

就目前的情况看,刘博还没有学会接纳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所以发脾气在所难免,不要指望他一下子就能学会控制自己。孩子发火时,妈妈一定要冷静,不要火上浇油。父母的冷静如同灭火器一样,没有外来后续的不良刺激,孩子的情绪就会渐渐稳定下来。尤其是父母的耐心和宽容会让孩子产生安全和愧疚之感,而这两种情感是孩子控制自己的重要动力。

此外,妈妈对孩子的认识和看法也非常重要,这会直接关系到她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希望齐女士认识到不是孩子有毛病、不争气,而是因为父母忽视早期教育造成的。齐女士要学会等待,相信孩子在自己和家人的努力下,会尽快从不良的认识和情绪中解脱出来。

2.妈妈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情况下,妈妈没有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起到坏的示范作用。妈妈的不满和指责是孩子情绪的导火索,加上孩子本身容易发怒,情绪便一触即发。希望妈妈认识到,孩子爱发脾气和自己的急躁密切相关。要想控制孩子的情绪,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少受来自妈妈的不良刺激,在妈妈面前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当孩子感到被爱、被欣赏和接纳时,内心就会变得有弹性和自信,不那么敏感紧张,也就不会过于逆反和抵触。

3.教孩子分清

善意和恶意、有意和无意

孩子有时分不清善意和恶意,自己内心也很迷惑、痛苦,他也想和妈妈友好相处,希望老师同学喜欢他。因此,教会孩子分清善意和恶意、有意和无意至关重要。

告诉孩子,大多数情况下的身体接触是表示友好和亲密,如抚摸、轻拍、拉手、拥抱等;在游戏中,身体的善意接触有:小的突然袭击、搞怪和小惊吓、投掷一些不会使身体受伤的物品等;把他的一些小东起来,或者给他起一个好玩的外号等,也都是善意的表现。另外,批评并不代表不喜欢、找麻烦,而是希望他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养成好习惯。有意和恶意的行为有:态度恶劣、下手比较重或伴随攻击性的语言,并且不会表示歉意。

教孩子分清行为,他就会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回应,而不会不分好坏乱发脾气,讨人厌烦。

4.锻炼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孩子们比较喜欢读有趣的小故事,齐女士要抽出一些时间,经常陪孩子读故事。找出一些孩子喜欢的、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小故事,让孩子反复读,直到能完整讲述,并添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了解故事的隐含意义。接下来可以让孩子编故事,也就是把故事换一个结尾或者开头,看看会有什么不同,锻炼孩子的语言思维、组织、想象、推理、分析和表达能力。这样孩子就能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把想说的话说明白,不会紧张、压抑和愤怒了。

第四节课:家庭作业

1.设计一些好玩的手势来控制脾气

妈妈和孩子设计一些好玩的手势,约定在发脾气前相互提醒。如:不要急躁,可像一休那样,用食指在太阳穴边上顺时针画圆;不指责、攻击别人,可用右手食指轻轻按在嘴唇上“嘘”出声音等。

2.耐心听孩子说学校的故事

妈妈每天多找一些时间和孩子聊天,询问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不管孩子说得是否清晰,不要随便打断,尤其是孩子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时,哪怕是错误的也不要马上纠正,而要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当孩子说不明白时,妈妈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引导补充。如孩子说自己对同学发脾气,又说不清为什么时,妈妈要及时用提醒式的提问,帮孩子理清情绪:“你觉得他冤枉你了?”“你觉得他有意欺负你”等,孩子会随着我们的思路理清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分析和判断,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和他人。

3.省略

网址:www.省略

上一篇:当孩子出问题时 下一篇:相思为爱,单恋成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