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之“细读”

时间:2022-09-23 06:33:19

浅谈古诗之“细读”

“细读”是教师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必要途径。教师只有深刻地领会一首诗的背景、意境,乃至字、词、句的精妙之处,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一、了解诗人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注意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同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不同诗人不同的诗。如同样是写送别的诗,比较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我们会发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的“寒”、“夜”、“孤”、“冰”等字,体现了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的凄凉与伤感。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柳色新”,用语清新明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甚至带有一种对老朋友的基于自信的善意调侃。当我们再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则完全陶醉于夏日的西湖美景,反而觉察不出这是在送别——原来林子方要去京城当官了,仕途真是“别样红”啊!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入这种比较,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激活数学课堂 下一篇:有效创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