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金融:航运业破浪前行的推进器

时间:2022-09-23 06:17:11

航运金融:航运业破浪前行的推进器

当前,我国航运业处于低谷,特别是我国国际航运企业更是亏损严重。航运业能否摆脱困境破浪前行,需要一个有力的推进器。航运与金融有着天然纽带关系,而航运金融当之无愧地应当成为航运业破浪前行的推进器。发展航运金融,既符合“转型发展,创新驱动”要求,也是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1 我国航运业需要逆流而上

1.1 我国海运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航运企业正 遭遇强劲的航运“寒冬”

以海运贸易为主的我国运输贸易,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值(Trade Special Coefficient,TC),长期在低于0的负数值区域徘徊,与丹麦、韩国等世界运输贸易强国相比有较大差距,竞争力不强,在国际上处于弱势竞争地位。

1.2 航运企业正遭遇强劲的航运“寒冬”

在国际金融危机、运力大量投放、燃油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航运企业正经历一场势头强劲的航运“寒冬”,运价降低,订单减少,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降甚至亏损。2009年,沪深两市8大国际海运企业每股收益同比全部为负增长,上市公司十大亏损企业中,国际航运企业有两家上榜,且亏损金额分别占据第一、第二位。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亏损榜前两名的仍然是国际航运企业。

1.3 航运业要发展迫切需要改变现状

巨大的海运贸易逆差,严重阻碍了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要乐观地看到海运贸易逆差为我国航运业发展留下了巨大空间。我国航运业要改变现状,需要多方位拓宽出路,谋求生存空间。

为帮助航运业走出困境,政府部门出台很多支持政策。交通运输部正与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振兴航运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航运企业与大货主签订风险共担合同、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航运企业兼并重组、规范货主投资航运业等。上海海事局近期《关于推行帮扶航运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8个方面推出帮扶措施。

2 航运金融是我国航运业扭转逆势的重要支撑

航运与金融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航运金融是两者的天然纽带,也是联结上海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的有效纽带。发展航运金融是我国航运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出路。

2.1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为我国航运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航运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额大,回收周期长,风险系数高,因此,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投资活动,需要外部为其提供庞大的资金支持,并合理地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从国际成功经验看,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航运中心,均为世界级、至少为区域级的金融中心。由此可见,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往往相伴而生。

不少专家认为,在上海“两个中心”里,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在于帮助上海进一步拓展金融资源运作空间,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而航运中心的建设则着眼于强化上海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更好地满足长江三角洲等周边地区和全国的国际航运要求。“两个中心”并举,一方面是由于上海在这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两者确实密不可分。因此,我国航运业的发展需要合理借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

2.2 船舶融资是航运金融业务中的一块“大蛋糕”

航运金融是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保险、货币保管、兑换、结算、融通等经济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相关业务的总称,可分为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四大类型。其中,船舶融资是航运金融业务中的一块“大蛋糕”。

从全球范围看,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是现今主导国际船舶融资市场的主力,约占全球航运融资市场70%的份额。在我国当前航运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船舶抵押融资、船舶融资租赁等业务逐渐兴起,其方式灵活、办理快捷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和航运企业的青睐。上海海事局历来比较关注船舶融资的发展趋势,并对上海港的船舶抵押融资、船舶融资租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和表2),定期将相关报告在《航运交易公报》上。

2.3 做大船舶融资“蛋糕”

近年来,船舶融资(含融资租赁)的增长势头体现出航运对金融的需求。船舶融资并不受航运运价波动的影响,银行追逐利润的空间有保障。随着“两个中心”地位的确立,上海的船舶融资业务开始驶上快车道。如今,中资银行对发展航运金融的重视程度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随着相关程序的逐步标准化、统一化,船舶融资在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目前,世界航运的运输业务重心已由欧洲转至亚洲,包括航运金融在内的世界航运服务业的发展重心也开始转向亚洲。2011年,世界货物吞吐量前6位港口和集装箱吞吐量前6位港口中,中国就占了4个。传统欧美著名港口,如鹿特丹、汉堡、洛杉矶港等,排名继续下降。在全球金融不景气的形势下,中资银行面临着发展船舶融资的良好机遇。中资银行除了发展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外,还要借鉴和创新船舶融资方式,如公募和私募资金、税收优惠合伙形式融资(如德国KG公司和挪威KS基金)、税收优惠船舶租赁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如新加坡海事投资企业计划AIS)等。

3 发展航运金融,推动国际船舶登记 制度全面启动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是由“中国洋山港”船舶登记及配套政策组成的综合体,拟全方位创造我国国际航行船舶与国际上其他国际航行船舶同等竞争的运营条件,打破现行我国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的相对歧视政策。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主要包括5方面: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财税、外汇、交易等配套政策;航运金融政策和产业发展;公司设立和运营管理配套政策;继续做大、做强已有的国际航运企业,鼓励更多航运企业特别是中小航运企业走向世界等。因此,充分利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的有利条件,率先发展航运金融,是推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全面启动的重要方面。

3.1 “中国洋山港”船舶登记迈出了建立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第一步

2011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下发《关于同意上海海事局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船舶登记工作的批复》,同意将“中国洋山港”作为一个新的船籍港,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的退税或保税船舶开展登记业务。

先行先试,开展“中国洋山港”船舶登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在保税港区实施船舶免税或退税登记的先例;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航运船舶回归登记,促进船舶资源要素集聚;为探索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配套政策提供实践需求。

3.2 航运金融服务是航运高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以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是航运中心的核心内容。航运金融、船舶保险、法律服务和信息服务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其中,航运金融是核心中的关键。全面提升航运金融服务是发展航运高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方面。伦敦早已没船、没港、没货了,但依然是国际航运中心,就在于其高端航运服务业发达。仅航运贷款和海上保险两项,伦敦的市场份额就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20%和19%。

3.3 航运金融服务业蓄势待发

目前,上海拥有世界第一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及优越的港口硬件优势,汇集了占全国近40%的国际货运企业和全球20强班轮公司,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也较为完备,具备发展航运金融的硬件和金融基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的有利条件,也为航运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航运金融服务业正蓄势待发,需要找准突破点,寻求国际航运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总之,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为契机,联手搭建海事服务与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中国特色的航运金融,才能更好地为航运企业突出重围“保驾护航”。

(作者常富治系上海海事局副局长;王婕丽系上海海事局船舶处副处长)

上一篇:饭店老板改行做熟食 禾香颐助他经营迎来开门红 下一篇:我国海洋伦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