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玩”的课堂启示

时间:2022-09-23 04:56:21

一次“玩”的课堂启示

传统的课堂教学似乎葬送了孩子们玩的时间,以致于他们的天性渐渐被淡化。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数点块》教学实录

记得在上《数点块》这一节课前,我反复思考:数点块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怎样将它介绍给孩子们认识?那天上课前,无意之间将数点块放在办公桌上,当回来时,桌前的的一幕让我茅塞顿开。两个孩子正拿着数点块在做猜数字的游戏。他们玩得正欢的情景,让我决定在这一节课上让孩子们好好地“玩一玩”。

上课了,我大声地宣布:“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玩。”孩子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老师,玩什么啊?”我马上拿出了数点块,说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玩的东西,它叫数点块。”孩子们都激动起来,每个人跃跃欲试。我开始带领每个小组的学生掷数点块,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都认识了这一新事物,兴趣高涨起来。

接着,我提出了要求:“数点块已经认识了,那现在大家再来玩个小游戏,两人在小组里掷一掷并求出点数和。”不一会儿,有一个小组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叫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小朋友正在比谁的点数和大。我为这一小组的游戏创造而感到兴奋,同样是求点数和,他们还加入了比大小的竞争,玩中渗透了竞争,让“玩数点块”的价值悄悄地升华着。通过两人互掷数点块,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拆成两个数,他们在玩中探究着,为一个数分拆成三个数奠定基础。这一玩的过程,与人合作,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玩,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保证他们参与的机会;玩,使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继这一轮的探究后,学生们逐步学会了思考。我马上通过出示各种三个数点块的点数,让学生马上说出连加算式,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拆成三个数。随后通过小组探究,锻炼学生灵活思考、灵活计算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堂互动。比如说,对于这一题的探究,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当小组汇报时,每一小组都汇报出很多算式。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4+3+6=13”,有的说“3+4+6=13”,他们在交流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玩数点块”是在学生小组合作时完成的,他们在玩的同时,也在培养合作的团队精神。看来,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课的最后,我结合教材设计了猜另一个数点块的游戏,如4+( )=7的练习,逐渐向猜两个数点块的练习过渡,如4+( )+( )=6。数点块向上出现的点数是不确定的,因此每一题都会出现好几种情况。学生们集思广益,不停地玩着手中的数点块,确切地说,他们想通过不停地掷数点块找出更多的答案。数点块在他们手中已不再陌生,成了帮助他们的学习学具。我顺势启发:“想一想,通过掷数点块得出的这些答案有没有规律呢?”学生们恍然大悟,马上解决了问题。知识拓展中,对于( )+( )=8和( )+( )+( )=8的情况,通过刚才的启发,学生们已完全掌握了规律,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被他们自己真正挖掘出来了。在玩中,孩子们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尽可能想办法完善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从而找出题目的奥妙。

整堂课中,第一次探究,学生在玩中学会观察与发现;第二次探究,学生在玩中学会了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第三次探究,学生在玩中学会了表达与交流;第四次探究,学生在玩中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分享。这四次探究学习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教学启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达到教学目的。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中去。从本节课的学生反应中已经看到,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实际上就是玩的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促使技能技巧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合作学习时的合作技能是小组学习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节课注重合作学习中的组内分工、听取别人的意见、说明自己的观点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面对新知识,让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通过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本节课在练习部分,教师在新授后,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和方法,放手让学生解决“( )+( )=8”和“( )+( )+( )=8”,学生说写合作至始至终,学习的兴趣保持到最后。整堂课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能主动获取知识的效果。这样,在玩的过程中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玩中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学具操作、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思考、创新。学生在活泼、宽松、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小学)

上一篇:只靠教师不能改变乡村教育 下一篇:河北省滦平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