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企业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3 03:40:17

韩国中小企业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路径。以韩国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四个不同变量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对绩效的影响。检验结果不仅对韩国中小企业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国;中小企业;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绩效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3-0068-07

[收稿日期]2012-04-17

[基金项目]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项目,项目编号:AKS-2009-MB-2001

[作者简介]文华,男,朝鲜族,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电子商务、东北亚经济。(延吉133002)

供应链管理最初起源于17世纪法国军队使用的“Marechal des logis”。这时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在战争中为了比竞争对手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但是供应链管理真正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历史并不长。这个概念最早应用于管理领域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从美国产生的供应链管理理念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亚洲,如今传播到了全世界,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企业的管理哲学和思想。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现金流、技术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造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系统性、协调性流程网络。这种关系网络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模式。这种功能具体包括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选址决策、物流与运输、营销与渠道、采购过程控制、库存与预测、信息与信息技术、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反向物流与环境影响、全球供应链等。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研究分为协作管理研究、战略合作研究、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等四种路径。

随着有关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一些学者把供应链伙伴关系分为三种类型或者五种分类,即三种类型中的第一种类型是短期性的契约关系;第二种类型是长期性的契约关系;第三种类型是没有终止的无期限的关系。五种分类中,第一种分类是短期目标型;第二种分类是长期目标型;第三种分类是渗透型;第四种分类是联盟型;第五种分类是纵向集成型。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研究从两个不同纬度进行。在供应链伙伴关系之水准关系的研究领域里,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因素有环境特性、组织特性、信息特性、交易特性等,并且这些因素是由动因(drivers)、促进因素(faeilitators)和构成因素(components)来决定的。Anderson and Narus(1990)把伙伴关系理解为相互分担利益和风险,不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双方需要的时候相互帮助,长期共享资源,追求共同利益的关系。

随着企业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企业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模式和双边治理结构来协调经营活动,并且根据不同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生产、营销、配送等附加价值活动并形成协调机制。中小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需要更加重视技术及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市场营销战略。为了更加科学而理性地做出决策,降低生产、营销及配送费用,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中小企业需要在反复无常、复杂而动态的国际环境当中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客户的A/S对整体的管理流程进行动态的协调和控制。与供应链伙伴关系有关的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越强化供应链伙伴关系,企业的竞争力越得到加强,利润越是随之增加。因此,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企业长期建立顾客关系和顾客忠诚度、获取动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一、研究假设

其一,环境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影响。

环境因素由政府的支援政策、环境的不确定言、竞争强度等三个因素来构成。KarrakotYaibuathet,Takao Enkawa,Sadami Suzuki(2008)指出,特定的制度环境对供应链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制度环境由规制、规范、文化意识等构成。信任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形成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产生正面影响。区域政府的支援政策,如税收优惠、金融支援对全球供应链的系统性协作关系的建立有积极影响。Venkatraman(1989)指出,随着产业内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企业为了克服国际竞争环境会强化像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一样的战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产业内商品的价格竞争越激烈,产业内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强度会越强;产业内竞争企业数量增加,企业就会从自身内部觉察到危机意识,使供应链关系趋向更加稳定的关系并强化这种关系。所以当一个企业属于竞争更为激烈的产业时,它为了比竞争者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会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笔者认为环境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1,H2-1:政府的支援政策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2,H2-2: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3,H2-3:产业内竞争强度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二,组织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的影响。

19世纪以后,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提出了企业间的合作具有经济合理性的理论。其中制度学派以19世纪80年代的T.B.Veblen为中心,提出市场自主协调的局限性,并强调企业合作的必要性。组织协作是决定全球供应链结构的重要因素,它影响交易双方的相互关系。韩东哲(2002)指出,组织间的协作不仅是决定全球供应链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每个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战略性选择。为了改善供应链绩效,参与供应链的企业必须把组织力量最大化,并形成“合作多赢”的敏捷化的组织机制。组织协作规范是成功的伙伴关系的必要条件。协作规范的有效性认知是供应链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相关的价值、标准、原则等认知程度。金恩鸿等(1999)认为,组织变化是指为了使组织的变化活动更加顺利,形成创新组织结构和文化,减少职员对组织变化的抵制情绪,在变化的环境中提高职员的适应能力的过程。全球供应链管理需要在组织上带来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合作伙伴的组织之间必须通过密切联系,进行公开的交流和组织的协作和协同。组织支援是理解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利害关系,支援供应链伙伴关系协作的程度。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许多战略的实施需要各组织之间长期的配合和最高经营者的支援,并且需要形成支援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文化机制和声誉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在供应链管理当中,组织协作、组织变化、最高经营者的支援与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4,H2-4:组织协作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5,H2-5:组织变化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6,H2-6:最高经营者的支援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三,信息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共享。因此,通过分析和利用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库存事项、市场供求条件、产品销售情况等资料,供应链管理的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建立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是对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对各部门,母公司和子公司,各交易伙伴之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进行整合管理并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性、柔韧性和敏捷性。主要的信息系统是EIP、CIP、POS、Bar-code、JIT、MRP,还有适合于中小企业的CRP、VMI、CMI、CAO、QR、ECR、DW、DM、BI、EAI、EOQ等。尤其是为了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无缝连接的信息系统,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共享多位置库存和流通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消费者的建议和投诉信息也应实现可持续电子供应链。

为了使供应链内的伙伴之间能够形成信息交换和共享,应该充分利用供应链沟通系统(SCCS),并通过建立ERP、CRM、APS、WMS、TMS、GPS、GIS、CIMS、CPFR等创新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供应链伙伴关系。企业应系统地对信息系统进行投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支持该系统并能够有效储存或利用信息的信息系统。信息投资还意味着对信息基础设施或对有能力的信息人才的投资、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和流程改进(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通过信息投资企业可以引进和培训专业IT人才,进行信息模块化工序设计,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标准化和网络化。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7,H2-7:信息共享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8,H2-8:信息投资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四,交易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的影响。

早在1759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便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过信任和人类经济行为的关系。他所指的道德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今,决定全球供应链成败的重要因素就是信任关系的形成和维护。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之间通过信任关系可以共享信息。信任被定义为某一成员认为其他成员所做出的承诺是可以被信赖与依靠的一种期望心理,即一方对另一方的可靠性、正直、诚实有信心。信任具有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的、文化的四种属性。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众多学科。信任机制一般由能力、正直、关心、公平等四个因素来构成。因为信任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企业之间应通过组织信任、协作信任、契约信任和制度信任来建立、维护和评价这种信任关系。根据信任的动态过程特点,供应链伙伴关系可以分为了解阶段、发展阶段和认同阶段。为了达到降低风险、减少费用的目的,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公平地分配效率和利益。企业的信任能够使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伙伴,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资源,克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达成交易的内部化过程,占据有利的位置。承诺是研究企业关系营销中最为普遍的变量,判断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否应持续或脱离的重要变量。承诺是由于伙伴之间的协作行动而对一般伙伴关系之间持续性关系持明示或默认的行为。承诺是关系结合的最高阶段,与核心相互性、忠诚度、放弃对策选择性有密切关系。综上所述,信任和承诺程度越高,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越高。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9,H2-9:信任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10,H2-10:承诺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五,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绩效的影响。

Lambert(1999)分析了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案例之后,提出供应链伙伴关系根据它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紧密性等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他认为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其中第三种类型意味着相当程度的整合关系,意味着把对方看作自己的延伸,伙伴关系没有终止日而无限延长。这种关系对创造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和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过程是重复博弈以趋于最优的过程,并在一定的前提下,得出双方满意的纳什均衡解。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验证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其次是根据结果找出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并对供应链伙伴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3-1:伙伴之间交易持续时间越长,企业的绩效越好。

H3-2:伙伴关系的范围越广,企业的绩效越好。

H3-3:伙伴关系的密切度越高,企业的绩效越好。

H3-4:伙伴关系的强度越大,企业的绩效越好。

二、实证研究

(一)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确认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决定因素,检验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成功因素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研究以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先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和假设,开发研究模型的构成概念和测定问项。为了确保样本资料,首先在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社的网站上下载了中小企业目录,并从电子贸易商社企业的目录和出口俱乐部会员目录中以出口为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制作目录。同时对参加就业博览会的企业问卷。调查时间为2009,年9月到10月末。收回问卷共220份,用于分析的问卷210份,利用率95%。

(二)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一贯性地测量所要测量的现象的能力。这说明某一种测量工具反复使用于同一种现象时能够得出同样结果的程度。本研究使用Cronbach’s a来测量概念的信度。一般情况下,Cronbach’s a大于O.60可以认为比较有信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反映所要测量的概念或属性。效度相当程度上受到概念化的定义和概念化的操作定义的影响。因子分析是以多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发现许多变量之间内在的系统性结构的技巧,这种分析给研究者提供以较少的变量形式存在的许多简易的信息。首先,利用SPSS16.0对样本中各潜变量的信度进行检验,通过因子分析剔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之后,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均高于0.60,表明每个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其次,为了进一步检验测量效度,本研究利用AMOS7.0和SPSSl6.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观测变量在相应的潜变量上标准化载荷系数都超过0.60,并全部通过了T值检验,在p

(三)研究假设检验

其一,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决定因素与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检验结果。

首先环境特性中政府的支援政策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关系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一0.035(p

其二,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决定因素与绩效的检验结果。

政府支援政策对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027(p

其三,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对供应链绩效的检验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同种产业内范围和伙伴关系的密切性对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180和0.313。假设3-2,3-3被支持。交易持续时间和伙伴关系强度对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105和0.116。因此假设3-1,3-4不支持。这说明通过伙伴关系范围的扩大和密切性强度的加强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另一方面说明韩国中小企业的伙伴关系的持续时间较短,伙伴关系的强度都比较弱,不能对供应链绩效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结果见表3。

三、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以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理论研究为背景,对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实证研究对以往模型的优点和缺陷进行了评价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部分地使用了新开发的变量。因此,本研究为新的理论模型的构建做了奠基性工作。同时本研究力图反映企业经营的复杂结构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多维度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局限性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研究发现在韩国中小企业经营中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是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重要因素。其它变量没有被支持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但同时也说明中小企业不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反应,不能随机应变地面对变化的环境树立成功的供应链战略。组织特性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影响不显著,是因为韩国中小企业在组织方面还没有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企业不能利用组织协作能力、组织变化能力、最高经营者支援来有效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信息特性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企业的信息交换和投资能力有限,没能够利用信息共享和系统的信息投资来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交易特性方面,信任和承诺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影响显著。这说明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来建立信任机制并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和维护信用,供应链成员之间应明确战略目标,控制成员的素质,形成匹配的决策机制和建立多赢的新型运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中韩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但也存在共性。因此,中国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像韩国中小企业一样通过加强信任和承诺来积累关系资本并加强企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本研究还验证了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决定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政府支援政策、竞争强度、信息共享、信任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绩效影响不显著外,其它变量对绩效的影响均非常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环境不确定性做出相应的反应,通过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来对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特性对绩效影响显著,这说明企业能够通过组织协作、组织变化、最高经营者支援等做法来激励组织成员并提高供应链绩效。信息投资和承诺均对供应链绩效影响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应该对信息投资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同时应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来降低牛鞭效应,提高企业绩效。从这些结果来看,中国中小企业通过加强信息投资、承诺、组织协作、组织变化、最高经营者支援来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绩效可能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战略。

第三,本研究还验证了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除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中伙伴关系的交易持续时间和伙伴关系的强度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外,其它两项如伙伴关系范围和密切度均对供应链绩效影响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的伙伴关系范围和密切性是供应链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说明韩国中小企业伙伴关系水准中的交易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为薄弱,不能对绩效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扩大供应链伙伴关系的范围和加强关系密切性来提高供应链绩效是一种降低决策风险比较有效的途径。从这些结果来看,伙伴关系的范围和密切性对提高中小企业伙伴关系绩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中小企业也应该在这方面进行系统地协同、计划、预测、补给、投入、执行、控制与管理,实现供应链的柔性化、敏捷化、平台化、定制化、虚拟化及网络化,使供应链绩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因为中小企业资金、人力资源比较有限,所以应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供应链伙伴关系文化,减少投机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建立优秀文化的相互输出、渗透与整合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学习效果,提高企业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信息、知识的共享能力,为这些企业成功进入海外市场打下基础。只有在同时加强企业的内在动因和完善外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形成开放的动态供应链系统。中小企业在全球化生产的价值链中,应逐步协调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支持活动,以使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利润最大化。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援也很有限,所以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援,从而加强企业信任文化,规范企业道德行为,鼓励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加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流通、配送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学习效果,培育具备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复合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使中小企业树立更为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为可持续战略打下基础。

本研究尽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的问卷不够充分,因此影响验证结果的可信度。其次,样本局限于特定的产业且仅选择韩国中小企业作为对象,没有考虑到一般企业的特性,所以本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一般化。再次,本研究仅仅考虑变量之间的关系纬度特征,没有深层次地揭示变量之间的结构特点。最后,本研究只局限于横向研究,没有考虑随着时间的变化对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不仅要继续探索关于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其它影响因素,而且要加深理论分析,提高模型的精确度。还要进行纵向研究和比较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中小企业在建立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前后时间的变化对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的影响和中韩两国的中小企业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的差异。这对于中国中小企业建立更为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浅析动漫产业多元化 下一篇:浅谈身势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