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23 01:59:25

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留学生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基于笔者在留学本科生和留学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的外语和专业知识驾驭能力与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并从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方法使用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不断提升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留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50-03

留学生教育是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各国内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看齐,而且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相比于其他国内高校,我校的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早,不仅在本科阶段开设了三个留学生专业,而且也在相关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得我校的留学生规模呈现增长之势。

在留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人们往往比较关注留学生规模问题。但对于我校而言,在留学生规模稳中有升的情况下,留学生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关注留学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阶段。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也从留学生的规模之争逐渐转向为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之争。在新形势下,学校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对留学生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促进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切实提高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的外语和专业知识驾驭能力

与普通教学相比,留学生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

从我校的实践来看,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师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籍英语教师,另一类是各学院的本土专业教师,并且专业教师占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外籍英语教师最初是以语言类教师聘请的,在选聘时更加看重其外语水平。这些外籍教师虽然外语驾驭能力强,但专业知识往往欠缺,并且他们一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自身也没有很强的意愿去提升专业素养。本土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驾驭能力较强,但多数是从本国获得的学位,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接受了双语教学之类的培训,但时间比较短暂,对于外语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他们对于留学生课程的承担更多的是依托于自身较好的外语基础,但这样的外语基础更多地体现在读写能力而非听说能力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在对外语的驾驭上有力不从心之感。虽然近年来,随着国际化办学工作的推进,我校也引进了外籍专业教师和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的高端师资,但数量有限,承担的课程也有限,大量的留学生课程依然依赖上述两类师资开设。这两类师资的课堂教学表现有很大不同:外籍英语教师的课堂气氛较好,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多,但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本土专业教师为了避开交流上的障碍,大多会准备内容丰富的课件,上课时以阅读课件上的内容为主,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由此可见,专业教师无法从外语和专业知识角度轻松驾驭课堂成为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

从留学生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目前各高校主要实施的是宽进政策[2],这就导致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我校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在本科生层面还是研究生层面,留学生的差异性都是非常明显。这种差异性一方面表现在英语水平上,其原因在于留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在本科生层面,以国际商务专业2012级学生为例,40名学生来自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加拿大、韩国、美国、尼泊尔等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在研究生层面,同样以经济管理学科2012级学生为例,10名留学研究生也来自伊朗、哈沙克斯坦、泰国和越南等多个不同国家。虽然从总体上而言,留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比本土学生强,但来自于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并不多,因此,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再加上课堂教学不是仅仅涉及到日常交流,而且更多地涉及到专业知识,但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知识点,有些学生感觉很难理解,有些学生又感觉深度不够[3],这样的冲突很是常见。留学生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成为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二、提升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加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留学生师资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他们在外语水平或专业知识某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外籍英语教师在短期时间之内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本土专业教师在短期之内接受系统的外语培训都是比较困难的,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则有助于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与普通的教学团队不同,留学生的教学团队应该是一个课程群的教学团队。这是因为,普通的课程有多位教师开设,留学生课程的师资却非常缺乏,一门课程通常只有一位教师担任,新增师资的难度非常大,因此针对课程建立教学团队是不适宜的,但是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凝练课程群,打造课程群的教学团队。以笔者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该学院承担了留学本科生国际商务专业和留学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程可以划分成不同的课程群,例如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经济学课程群、国际经济学课程群等。以国际经济学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可以涵盖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WTO规则导论、世界经济概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等课程,各门课程虽然并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存在联系,并且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有些在外语上有优势,有些则在专业背景上有优势,形成教学团队以后,通过团队协作机制,加强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有利于打造出一支能力出众、结构优化的教学队伍。

笔者所在的学院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课程群教学团队设负责人1人,由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深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教师担任,负责该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制定、分工、建设和质量控制等。团队建设采取“启动―合格验收”模式,即学院在团队成立之初会下拨必要的建设启动经费,在团队合格验收以后则以奖励的方式对团队建设成果进行激励和宣传。团队合格验收有明确的标准,例如团队要定期在团队内部组织有明确主题的教学沙龙和教学研讨会等,团队也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取得创新进展,在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面成绩突出等,这些标准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指标,用于对团队建设进行确定性评价,也便于确定合格验收等级和奖励额度。虽然留学生课程群团队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建设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但在我们的访谈中,课程群中的教师均表示这种方式有诸多裨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有所提升,在其他如科研等方面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合作机会。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差异性和留学生来源和知识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但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校的留学生课程虽然采用全英文教学,但授课教师主要为本土教师,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习惯于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讲授式教学模式[4],并且相比其他方式,教师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更强,很多时候他们只要充分准备好PPT,上课时直接阅读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中,通过分析交流,我们意识到,留学生的明显特点是课堂表现活跃、活动参与度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和灵活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目前我们所做的探索是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将问题探究式教学[5-7]作为基础性教学方法,将互动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法有机结合。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例一,《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留学本科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涉及面广,具有学时长和知识点琐碎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开设本门课程时,留学生一般还没有在企业实践的经验,因此往往觉得课程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程设计的基础问题是如何将产品出口到中国,为此在课程开始之时便会将全班学生按照来源国家和地区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出口企业。小组通过查找文献和调研,理出各自的基本流程。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最终由教师总结出其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引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并凝练成一个个具体问题,如如何报价、如何选择结算方式等。结合这些具体问题,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实地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组内不同学生之间、不同小组之间在课堂内外的互动和交流,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顺利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二,《国际贸易与经济》是经济类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与本科生的教学目标不同,研究生教学应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其中研究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留学研究生,他们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引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话题,让学生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探讨国际贸易的利与弊,从中凝练出具有争议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将每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根据学生的兴趣指派具体的小组承担。教师对专题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各小组则通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开展专题研究。他们通过讨论确定研究思路、分工合作查找文献、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组织,并对各小组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并凝练出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充分沟通,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教学效果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三、结语

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国际化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是各高校彰显国际化办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笔者在留学本科生和留学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也分享了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当然,总体上而言,我校的留学生教育刚刚从扩大规模为主的阶段进入到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为主的阶段,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也才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将始终立足于留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并在评价环节、网络互动课堂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改革,使留学生教学质量在改革与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泉元.高校留学生教育软环境建设探析[J].江苏高教,2014,(1):123-124.

[2]郑刚.新世纪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改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57-62.

[3]王永秀.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13,(3):73-77.

[4]胡金平.走出教学模式功能的误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76-80.

[5]连莲.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6-133.

[6]唐世刚,钟万林.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8):42-43.

[7]闫学军,卢忠民,周立斌.“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1):55-56.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留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际贸易与经济》CE095005A”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英(1971-),女,江苏金坛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上一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おお 下一篇: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股权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