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12:41:50

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陷入更大的困境,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考评等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让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41-01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办学规模上有了较大突破,然而学生综合素质每况愈下。进入中职的学生,大都是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无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有些被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学校就读,还包含着很多的无奈。都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难度。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

1、学生认识上存在偏差,轻视语文课

中等职业学校不少学生以及家长认为,专业课学好后,其它科目学不学无所谓,“拥有一技之长足矣”。这样的思想带来的必将是对文化课的轻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认为学语文没意思,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很差。

2.学校对语文课不够重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片面强调专业课,侧重于“一技之长”,着眼于就业,文化课普遍受到轻视。表现在文化课课时减少,对教学中所需教学设备投入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能得到推广应用。其次,中职的教师,长期面对的是一些后进生,时间一长,工作就缺乏热情,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窄化为老师的注入式学习,使语文教学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

二、创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实用性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内涵为“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为指归,“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现阶段中职课程改革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性,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要求所必需的知识建立起“低起点,实用,够用”的基础平台,促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

2、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课

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生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载体,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工具”与“人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充分融进社会、生活内容,使中职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天生好动,不安分,学习知识注重“实用”,我们应该从学生这一特点出发,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置于重要位置,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确保中职语文“学以致用”。

3、创新教学方法 ,增强趣味性

针对中职学生厌学,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时时处处降低有意识的语文学习,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学方法时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只觉得学习枯燥乏味,现在他不得不忍受,将来离开学校时就产生逆反心理,干脆再不学习。”他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造成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重大意义。因此,教学中应尽量少出现教训学生的“必须记住”、“必须掌握”的刻板教学要求。首先要让学生乐学,把学生的心拉回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自觉地学习和思考,从而体验到创造与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便油然而生。为了有效地增强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⑴、增强语文教学的故事性,在无意中使学生受到教育。例如,我在上莫言的《卖白菜》时,不仅讲解这篇文章,而且讲述了自己当年读初时的社会环境及家境,现身说法,既吸引学生,抒发教师自己的感情,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可以适当挖掘课文或课文背后的故事,给学生以启迪教育。

⑵、增强语文课教学的社会性,降低或避免呆板教条的说理。语文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必须的,那种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讲解,学生是毫无兴趣可言的。例如:在上莫泊桑的《项链》时,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可以与社会背景、人物的心理联系,但极力避免与社会制度的联系,并且应大胆地告诉学生,主人公的形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无非不是丢项链。这种联系学生爱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增强语文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降低教学过程的单一性。如果上课形式单一,学生是不可能专注于学习的。因此 ,教法决不能单一。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像、声音、动画、影像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更为感性、直观,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取量。只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学生心理,什么方法都可以用。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就会大大增强,就能使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

总之,要走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使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

上一篇: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学习焦虑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