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教育的尝试

时间:2022-09-23 11:33:12

民间剪纸艺术教育的尝试

摘要: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它寄托着人们的爱与恨,抒发着人们的情与美,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孕育发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 剪纸;锻炼;培养;创设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87-02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它寄托着人们的爱与恨,抒发着人们的情与美,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孕育发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纸不仅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

一 初中教学中开设剪纸教学的意义

1.动手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电视、电脑、网络和各种媒体的世界里,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能力严重退化。剪纸活动能使孩子们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准性。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享受制作的乐趣。

2.培养创新意识。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作新鲜有活力的作品,是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剪纸教学中的团花为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剪纸技法和一些基础图案以后,剪纸课堂为他么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他们运用剪纸这种古老而新鲜的美术语言创新出了许多独具个人审美特色的作品。

3.培养良好的品格与修养。

学生们进入初中课堂,学业量突然增加,再加上进入青春期阶段,造成学生们浮躁、易烦、易怒等不良情绪。他们需要找到一个课堂来缓解、调适情绪。在剪纸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既要勇敢果断,又要耐心细致。所以极大的培养了孩子们的“三心”即“精心”、“细心”、“耐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与修养,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 剪纸教学过程的初探

1.教学时间与地点固定,保障学习的连续性与持久性。

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技法精湛,内涵深厚,专业性较强的艺术课。绝不是一两节课就能掌握和精通的。

2.创设良好的剪纸艺术课堂氛围。

创设轻松、愉快、艺术氛围浓的剪纸课堂是教好剪纸的第一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来,愿意学,专心投入课堂,享受过程,既而深深的热爱上这门艺术。为此我主要从以下 两方面入手:

(1)轻松入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有时是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剪纸这门艺术,所以对它有一种陌生感距离感,害怕自己学不会,学不好,所以入门时的第一堂课保证成功至关重要。

(2)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无论哪一门技艺都是入门容易精通难,剪纸也不例外。轻松入门以后接下来的是如何深入学习图案,熟练掌握技法。

在图案方面经过我多年的剪纸教学经验我编辑了一部丰富实用的剪纸教程,在教程中我整理了一套剪纸初学基础图案,共二十余种,(月牙纹、锯齿纹、卷云纹、花瓣纹、叶子纹、幸福墙纹、如意纹等。

剪刻技法上,初学阶段我提倡能剪则不刻,避免初学者对刻刀造成依赖性而不能熟练运用剪刀。初期剪法我主要归纳为四种,即剪、锯齿剪、花心剪、叶脉剪。

3.鼓励创作,展现自我。

我认为剪纸的学习可分为“学”和“习”两个阶段。“学”为初级阶段,“学”即摹,通过摹体验整个制作过程,摹多了就会熟,熟了便能生巧。这时可进入“习”这一高级阶段,“习”即尝试创作。剪纸本身就是具有创作性的活动,我鼓励学生,运用前一段所学基础图案,再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们用艺术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创作出大量的新作品、好作品。

4.渗透内涵,欣赏评述。

剪纸绝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技艺,剪纸艺术博大精深,内涵深厚,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寄托着老百姓对生命的理解与期盼。每一堂课每一个图案我都会渗透一些人文及民俗知识。例如花瓣纹这一章(我自编的剪纸教程),讲到荷花纹这一课时,首先介绍荷花是中国花历中六月的代表花卉,它的守护神是我国四大美女中的西施,讲述西施采莲的传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脑海中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创设更加浪漫的课堂。自古人们就非常喜欢荷花,其原因除了它姿态优雅、清丽脱俗外,还因为荷又有“和”、“合”的谐音,将荷与金鱼放在一起,寓意“金玉和堂”,将荷与莲蓬放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将荷与叶子、水草放在一起,寓意“合家欢乐”,将荷与鸳鸯放在一起,寓意“和和美美”等等。这些图案和寓意中,蕴含着人们无限的智慧,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饱含浪漫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学习和创作他们的作品。

5.佳作展示,体验成功。

每当我的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创造性的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时,我都会通过某一种方式展示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剪纸的兴趣和再次创作的欲望,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的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佳作展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美化环境。

将学生们的日常作品粘贴在剪纸教室及各班级玻璃窗上作装饰,红红的窗花通过玻璃的通透感更显出剪纸那种独特的镂空美。同时也给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2)将作品拍照存档,留作基础教材。

我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拍照后存档,用这些素材制作课件,再配上一些名家名作和优美的民乐,利用多媒体教室讲授剪纸欣赏课。

(3)学校校刊及班级文化专栏的展示。

面向全校中小学生3000多人的校刊,是学生与教师才艺展示的一个平台,剪纸组的剪纸作品已成为这一平台上最亮的那颗星。

(4)学校艺术节、元旦联欢会、家长开放日等庆典活动展示。

在学校举办的大型艺术节、元旦联欢会、家长开放日等一系列的大型庆典活动中,每一次剪纸组内的作品都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展板上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剪纸作品受到了同学们、老师们、学校领导以及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三 剪纸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从学生们完成的一张张富有个性的剪纸艺术作品中,我感受到学生们深深的热爱上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学生们经常在作品前欣赏、讨论,这无形中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让孩子更热爱自己的中华民族。人一生中如果能拥有一项自己热爱的兴趣爱好,生活将增添许多欢乐与情趣。所以我认为在中学广泛开展剪纸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我后面还想做的是更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视剪纸教学过程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使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张扬、提升,使剪纸课堂充满灵性,使每一个学生在不断的成功后向高层次发展。

上一篇:关于对初中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活力体育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