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06-02 02:23:05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 物理;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60-01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物理学科知识严密,概念规律较为抽象,加之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受家庭和环境影响出现了一些学习难以入门、成绩落后的学困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 对后进生进行实际调查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可以将后进生划分为多种类型,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后进生生都具有二个共同的特征——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思想认识的幼稚性;前者表现为在不良因素影响下,故态复萌,不断地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后者表现为心智发展不成熟,缺少起码的辩别是非能力,缺少起码的纪律观念。 一个人的不良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已形成欲求与行为之间稳固的神经联系,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稳固程序。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不理解后进生这一特点,表现出不应有的因惑和急躁,只想“毕其功于一役,”最后必然“欲速则不达”。有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后进生来说,我们做好了调查工作,有助于我们教师工作,接下来就是找出突破口,对症下药。

二 情感上不离不弃,让后进生树立信心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去解决。我们应坚信"世无朽木可雕",以一颗爱心钟情于后进生,运用赞扬的艺术,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让所有的后进生都“获得生命”。我们要对后进生必须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偏爱,少一点冷漠;多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与后进生交流和沟通,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后进生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述的对象,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太容易了。其实后进生们大多都很“肝胆”,如果能把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激发出来,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为他的朋友着想,那你离成功很近了。“亲其师,信其道”,其实,只要我们教师用爱心去真诚地对待学生,再冷漠的学生也会转变的。

三 激发兴趣

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而学习落后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动脑,害怕困难,会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做出违纪的事。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

2.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要经常组织他们阅读课外优秀读物,培养读书的兴趣,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使后进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自身的价值。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3.要常抓不懈。后进生学习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毛病会时常重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花大功夫。只有不折不扣的付出,才会有显著的成效。如果忽冷忽热,将会事半功倍。后进生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优点,只有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对待这类学生应加强学习目的、动机的教育,和他们一起定下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用校规校纪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健康地成长起来。

四 实施分层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照顾后进生的思维,要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使学生易懂好学,以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每一堂课的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递进的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后进生们也因知识点的分解而易于理解。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这说明,只要找准后进生学习后进的原因,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灵活、科学地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后进生也一样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上一篇:有效指导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