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23 08:46:27

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初探

摘要:如何科学编制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是当前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本文阐述了城市住区环境的特点,探讨了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 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住区环境规划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要着力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满足新时期居民的新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7 种基本需要:即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在前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后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住区的环境规划要把多元的住区要素结合起来考虑,从整体的环境意识和观念去展开。

一、城市住区环境的特点

1、环境容量的超负荷性

环境容量的概念现在被当作一支驱挡生态危机的魔杖来使用,它有助于突显自然限制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基金组织认为,环境容量是容纳人类活动的脆弱生态组织系统的容量。它包含的环境存量要素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整体生态(交通中的能源、建筑能耗和固炭、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地和土壤、矿产和能源)、地方环境(建成环境、公共空间、美学和文化遗产)。在城市有限的环境资源前提下,城市复杂的社会活动给城市住区环境带来过度的负载,导致隐性、显性的事件发生和存在,而某些隐性事件持续反应,导致灾害的放大,加重对城市住区环境的危害。

2、高度开放性的城市生态子系统

城市住区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整体性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人是城市生态系统最能动的调节控制者,由于这种重要地位,人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城市住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独立,但要维持其系统物质、能量的恒定,仍需要与城市外部环境进行广泛的交换。城市住区环境不是主要物质生产系统,社会物质产品要以输入的方式进入。但是,住区给人提供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精神生活和自身价值发展的需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居民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的改善,也会驱使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是一种隐性的价值。

二、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 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 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 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 运用市场规则,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 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 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 科学安排绿化布局, 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 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 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宜树则树, 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 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 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 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 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 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 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 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变暗补为明补, 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 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 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 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 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 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 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 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旧城有机更新, 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 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 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 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 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 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 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 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 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 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 使二者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 加强科技创新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 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 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 加强科研攻关, 加强技术集成, 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 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 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 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 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 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褚福君.浅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J]. 科技资讯. 2008(06)

[2] 陈虎.城市生态的环境规划与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7)

[3] 徐一淳.浅析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7)

[4] 高春风.生态环境规划技术规范与分析[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4(02)

[5] 邹德慈.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J]. 城乡建设. 1999(08)

[6] 张仁志.城市生态系统与中小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探讨[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1)

上一篇: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怎样加强工程建设投资管理 下一篇:沈阳滨水空间活动时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