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影响

时间:2022-09-23 08:01:01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影响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向广大社会成员传递信息、沟通的工具。它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 、唱片、光盘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广泛而迅速的影响,引导舆论方向、传播社会时尚以及新兴科技文化知识。大众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求新求异求变的性情,对于处在青春涌动期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它所承载的各类新闻性信息、影视剧、广告、流行音乐等内容,与繁重而枯燥的学习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力,成为青少年业余时间首选的休闲娱乐方式。在大众传媒笼罩的环境中生活的新一代年轻人,其行为方式、价值观、知识技能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而其审美观念的形成、艺术教育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完成的。所以不能不说,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艺术大众化的速度。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是现代社会五大传播媒介。根据调查,56.4%青少年承认电视是自己最熟悉并常用的媒介,位居五大媒介之首,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分析认为,目前的电视节目针对收视对象做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专业的少儿节目和少儿频道不断涌现,使得广大青少年可以接触到健康、向上且符合口味的节目,从而发挥了电视媒介的积极作用。”有了这些专业的频道,青少年以往只能去演出现场才能欣赏到的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演艺类节目现在只需按动手中的遥控器,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青少年还可以通过这些专业的频道制作出来的节目学到很多以往在书本中才能学到的知识,这样受教育的过程不再单调、枯燥,青少年也容易接受,在节目的引导下他们的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电视已然成为艺术传播和艺术教育的最重要平台之一。

33.7%的青少年承认网络是自己最熟悉并常用的媒介,位居第二,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生活、职业选择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和37.7%的青年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和70%的青年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各种网络文学、视频、电影、音乐、动漫作品等极大的影响了青少年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赏析习惯,以至于现在影响最大的电影评论、文学评论等等首先出现在网络上,而且这些“草根评论”由于不存在平面媒体的种种顾虑(如得罪作者、引发官司等等),因此语言更为犀利、辛辣,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普通观众的心声,网络因此成为青少年发表自己原真艺术见解的最有效平台。如曾在网上极度流行的“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青少年中的热捧程度可能是很多大牌艺术家都远远无法达到的,并由此派生出各种各样的“馒头”、“血案”版本。

仅有7.73%的青少年认为报刊是他们最熟悉并常用的媒介,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朱小蔓认为,电视、网络的优势不容回避,但是报刊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她将报刊的相对优势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报刊书面语言的规范性、文化传承性以及它所代表的国家民族性,都是不能忽视和越过的。其次,报刊出于其时事性、时间性等特点,最迅速、直接地反映生活。儿童通过读报,在自己的思维或经验中参与那个当时的生活,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与生活联系起来,这就对他产生了所谓的意义。比较起其他读物,报刊给人的生活现实感是最强的。在远离城市,网络还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报刊等平面媒体对青少年了解世界、增强文化艺术修养等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18%的青少年认为手机是自己最熟悉并常用的媒介,而只有1.82%的青少年表示广播是自己最熟悉并常用的媒介。

与中小学生相比,处在比较宽松而且自由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更容易接触这些媒介,现在,全国大多数学生公寓都安装了电视,数字化频道24小时开通,自备收音机或通过学院广播台早、中、晚三次收听广播,图书馆或星罗棋布的书报亭便利大学生饱览各种报纸、杂志,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电脑房以及直通宿舍的宽带网使大学生随时可以联线上网。这就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化不再困于校园生活的有限空间,知识的本源以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具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同时大众传媒带来铺天盖地的信息也对大学生的选择和取舍能力提出了考验,发达而又普及的大众传媒使大学生社会问题复杂化了。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艺术教育的不足,尤其是非艺术院校和一般院校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通过大众媒介所获得的艺术教育更是传统艺术教育远远不能达到的。

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渐兴渐进的一种新的教学科目。媒介素养教育(Media Education),简要地说,就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能理解媒介所传递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此外,媒介教育还力图使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具备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相对西方国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最近几年才被引入,大部分人对此还比较陌生,更不要说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机制。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群体,是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在了解社会及世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大众传媒依赖度较高,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日益严重,甚至到了不可一日无网的地步。不可否认,传媒在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和信息、娱乐消遣、人际交往、消费时尚等方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海量的信息往往使得这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选择,因此在艺术赏析和艺术评论方面也往往出现很多盲目性和盲从性,而且还会因为单纯依赖于媒介而对真正的艺术本身产生隔阂。

在媒介素养教育空缺中成长起来的高中生一批批走进了大学校园,逃课上网、网上冲浪时的不道德表现、广告诱导下的高消费攀比、处事中滥用暴力等与媒介负效应有关的“失范”行为已呈现出来。进入信息时代,我们不可能对媒介采取一概抵制的态度,净化整个信息环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减少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能单从媒介这方面入手,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最终提高其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

目前在我国除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外,其他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寥寥无几。山东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通选课,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为山东省内高校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做出了有益尝试。根据2005年山东大学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小组对山东大学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在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特点,大部分把了解信息、消遣娱乐作为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大学生接触媒介渠道更加多元化,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均有良好的驾驭能力,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新宠,但媒介消费还缺乏理性。

2、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较薄弱。

3、在利用媒介资源能力和参与媒介成品制作方面,大学生对新闻、娱乐媒介工具较熟悉,但对学术资源工具的利用还相对陌生。在媒介成品制作和媒介工具选择上,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此外,大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互动的人数比例也相对较低。

4、在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方面,大学生对媒介类型、介质特点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媒介历史了解不够。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属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却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却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等其他深层次的影响,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许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不健全的。因而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情况,高校构建合理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并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尤显迫切和必要。根据现状,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1、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类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介质特征,认识媒体类型(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运作体制(私有制为主体的商业化、公私并举的双轨制、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行),并且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制度下的媒体规范理论。

2、让大学生了解媒介节目形态(新闻报道、戏剧、纪录、综艺)、信息类型(广告、新闻、娱乐、教育),并且让大学生知道媒介信息制作过程中的“把关”机制,明白媒介信息不仅反映现实也建构着现实,增强他们对媒介信息的洞察力。

3、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避免他们利用媒介传播不良信息、购买盗版制品、侵犯知识产权、学术剽窃等行为。

4、培养大学生参与制作信息制品的能力,让大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介的操作技能,知道媒介信息制品的生产流程,提高大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和反馈能力。

5、向大学生传授符号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批判力。让其明白媒介的商业取向、社会操控功能、媒介符号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对性别、族群、阶层的刻板印象。

以上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五个方面,实际上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最重要的层次,一是让大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及媒介的环境;二是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掌握好这两个层次,通过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基本可将大学生从一个相对盲目的信息受众,逐渐培养成一个成熟、主动和理智的信息公民。

根据我国国情,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首先要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拓宽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我国高校学生对媒介的接触频率、接触时间、消费行为比较独立自主,此时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与发展中,无疑会受到各种媒介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因此进行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发挥高等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优势,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讨论媒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容易与周围同学形成共识,相互影响,以此达到有效利用大众媒介的作用。

其次是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能够发挥重要的“后续递延性影响”。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与社会的各种交流互动中,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形式将这种媒介素养知识传授给同事、亲友等,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从大学到社会的进一步铺延。另一方面,这些受过正规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结婚生子以后,在哺育下一代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将媒介素养融入到对子女的教育中,让下一代从小有一个很好的媒介素养启蒙教育,并不断培植和强化这种意识、技能,为后代循序渐进地发展媒介素养打下坚实基础。这也将部分地弥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一时无法从幼儿、从小学启动,进行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的缺憾。这样就把大学教育递延到下一代教育,实现媒介素养教育更深远意义的扩展和影响。

这两方面的意义对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同样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对于各种外部信息都较敏感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艺术辨别力,自觉抵御恶俗文化的冲击,同时将这种良好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事、亲友和自己的后代,从而使得社会大众在充分享受大众媒介进行艺术普及的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由此达到艺术教育平民化的目的。

赵虹:中央戏剧学院教务处

上一篇:伯恩斯坦:植根于美国文化的“民间”音乐家 下一篇:华语大片中的“人海战术”与“反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