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09-23 06:55:08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德育的任务,除了学校专门的教育工作之外,还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到生物教学中的德育要求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77-01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关于德育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1 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和生物学家在生物科学史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和生物学家,在植物学、动物学、农业、医学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植物学方面,我国是最早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国家。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文献,其中记载的植物1094种。他的研究比世界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林奈要早160多年。近代,我国的植物学家在解放前发现了在我国生长的世界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银杉”。在人类学方面,裴文中、杨钟键等人类学家对北京猿人的发现更是举世闻名。到了现代,我国生物学家在生物学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举世瞩目。如1965年我国的生物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水稻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当今生物学领域最伟大的工程“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也有我国生物学家的参与,并在其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我们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防止了学生那种绝不应有的民族自卑感。

1.2 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增进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在教学当中,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植物学方面,我国几乎拥有北半球地面的各种植被类型,而且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高等植物有30余万种,我国就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我国有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水杉”“银杉”等珍稀植物,也是世界上木本植物最多的国家。在动物方面,我国鱼类有2000多种,两栖类有220多种,爬行类有380多种,鸟类有1187种,哺乳类有400多种,昆虫有15万多种。其中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许多种类是我国的特产。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扬子鳄、娃娃鱼等。这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人们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面临日益减少的危机,有些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如原产我国的野驴、麋鹿、高鼻羚羊等已在野外绝迹,大熊猫、虎也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我国的森林总量名列世界第六,而人均量却仅居第121位。这些知识的介绍,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深情厚感,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同学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危机感。

1.3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貌,激发学生的乡恋情思。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是连通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们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美丽风光:巍峨的伏牛大山,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清清的洛河,波光粼粼;青翠的淡竹林,竹浪滚滚;我们的红富士苹果引来无数客商;我们的木耳、蔬菜大棚遍布村村寨寨,我们的牡丹花会名扬海内外。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洛阳,我们的家乡是多么可爱。这些乡土乡情知识的介绍,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辩证唯物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1 使学生认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这方面内容很多。例如,通过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葡萄糖等,同时,活的细胞还要不断把自身的组成物质(由光合作用合成的)分解,放出储存的能量(由光合作用过程中储存)供各种生命活动之用。植物正是在合成与分解这对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中,不断生长发育的。再比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吸气与呼气、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等等,这些知识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观点。

2.2 使学生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观点。物质发生质变与它们的量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如讲述生态系方面的知识时,说明不断毁林造田,改种农作物,使当地的生活环境发生质的变化,林中鸟类、哺乳类大量减少,而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农作物和林木造成严重危害,过度放牧使草场逐渐沙漠化等,使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认识到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3 使学生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如在讲述细胞的结构时,我们知道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胞核各有自己的特殊的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只有相互联系成一个有机的细胞整体,进而组成生物体,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再比如我们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者,但我们必须依赖周围环境而生存,如果我们对周围环境肆意破坏,盲目开发,必将导致环境的破坏,从而给我们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密切合作的。

3.生态意识的教育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对人类的报复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增强生态意识,逐步形成观察自然界的生态学观点。也就是所有的生物都置身于一定的生态系统中,而生态系中的一切事物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我们要宏观的看问题、整体的认识事物,即观察自然界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应将其作为某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虑。对人类对自然界采取的任何重大举动,要能自觉地考虑其后果及其远距离的影响。我们列举了我国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在论证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对生态方面的影响。淮河两岸小造纸厂的关闭、长江的综合治理,都是生态学观点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的体现。爱鸟周、植树节等活动举国参与,也反映了生态意识已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4.法制教育

通过对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破除那种歧视妇女残害女婴的封建残余思想,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学习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提倡优生优育,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严格执行《婚姻法》。另外,针对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情况,教育同学们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5.青春期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阶段,通过对他们进行青春期的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人在进入了青春期以后,虽然有了生殖能力,但身体其他器官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意志和思维比较薄弱,模仿能力强,自治能力差,往往因冲动而产生性方面的一些问题,甚至出现性失误。因此,利用这些知识的学习,教育同学们要利用青春期这一有利时机,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多种能力。同时也消除了同学们对异性的神秘感,防止腐朽封建思想的影响,引导同学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

6.社会公德的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社会公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举不胜数。如不要随地吐痰,因为痰里面带有病菌;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绢捂住口、鼻;到公园果园参观或外出采集标本,未经同意不能随意攀折花木;进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乱摸乱动,毁坏实验用具等等。讲究社会公德也是一个学校、一个社会文明水平之一。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下一篇:资源.废弃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