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时间:2022-09-23 05:12: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主要观点,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社会民主主义,是西方国家社会(包括社会党、工党)思想体系的总称,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的思想主张。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其思想内涵和表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世纪中叶,社会民主派、社会民主主义者是在西方工人运动中进行活动和发挥影响的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一种。此时的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第二国际所属各国的社会,在纲领上都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为根据,都在党纲中阐明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把通过阶级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时的社会民主主义在思想内容上和马克思主义交叉重叠起来。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在伯恩施坦、考茨基的倡导下,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主张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想。20世纪50年代,社会人为了凸显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民主主义”颠倒成为“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人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再次颠倒成“社会民主主义”,意在表明它并不是一种“民主”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社会”的“民主主义”。在这种颠倒和再颠倒中,社会人及其思想体系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

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道德抗议,否认其历史必然性:它以自由、公正、相助为基本价值,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局限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它认为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而应该用经济民主来取代“消灭私有制”。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限扩大的趋势同有限消费之间的矛盾,民主社会主义普遍主张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这些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之间的差距,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持了社会稳定。但是民主社会主义也承认,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说到底只是起到一种社会矛盾“缓冲器”的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痼疾。

综观民主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看出,它的基本功能是充当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和护士”。虽然西方国家的社会在其执政或参与执政的过程中也曾取得一些政绩,如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推进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等等,但在把资本主义改变成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却没有、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

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自身固有的本质特征: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地位;政治上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实行无产阶级;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坚持这些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各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独立自主地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并要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改革。但无论怎样探索和改革,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这些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的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同时,强调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热情;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为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策略思考 下一篇:领导决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