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门诊输液室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9-23 04:55:17

社区医院门诊输液室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医疗资源紧缺,目前提倡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社区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占有重要作用[1]。社区医院作为基础医疗机构,其组成简单,配备的医疗工作者少,医疗设备基础,但由于提倡一些小病,如流感,扭伤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平时在社区医院就诊,所以给社区医院带来了较大负担,社区医院往往存在医疗工作者紧缺,医疗工作者工作量大,患者就诊量及流动量大的问题,特别是门诊输液室,门诊输液室是患者密度大,停留时间长的场所,所以常发生突发事件,难以管理,为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2],本研究探讨社区医院门诊输液室常出现的主要安全问题,并拟定解决对策,旨在为社区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提供临床参考。

1 研究资料

对本区8所社区医院进行护理人员资料统计,结果显示8所社区医院护理人员人数共为15人,均为女性,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0.5±10.8)岁,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11人,大专5人,中专10人,工作年限为2~10年,平均年限为(4.2±4.9)年,平均每天输液人数为(25±5)人次。

2 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医院环境方面 输液室环境要求严格,规定要求输液室有清洁区与污染区,且两者明显分开,药物分为有菌药物与无菌药物,两者分别放置于不同的药柜中,有明显标示说明药柜放置的药物是否有菌,但由于一些社区医院的环境简陋,设备稀缺,所以不能完全保证输液室内同时配备清洁区与污染区,有的社区医院甚至将有菌及无菌的药物同时放置于一个药柜中,这样不能保证药物的清洁度,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一般较为简单,易出现问题,如设备损坏未能及时维修,紫外灯随处放置且为明确标示[3]。

输液室由于环境的特殊,易造成院内感染。输液室是患者的主要聚集区,聚集了大量病原菌,而患者免疫力普遍较低,所以患者易在输液室中感染其他病原菌,出现交叉感染。研究显示输液室患者穿刺时使用的医用胶布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为输液室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菌,而医用胶布在输液室中大量使用,又因为病原菌易粘附于医用胶布,所以不同的患者间可通过医用胶布进行交叉感染。护理人员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另一因素,由于护理人员少,所以一名护理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给多名患者进行服务,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接触成为病原菌的载体。

2.2护士方面 本研究资料显示社区医院的平均护理人员人数不足2人,但每日的输液人数可达(25±5)人次,这些数据反映输液室的护理工作量大。相关研究显示社区医院输液室流通量可达1万以上每年,输液室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由于护理人员稀少,所以需要护理人员短时间内为多名患者进行服务。输液室的护理工作重复性强,所以长时间的重复劳动易使护理人员出现烦躁情绪,不能耐性的与患者沟通,当患者询问问题时可能不回答或是言语不当,从而易与患者发生言语及身体上的冲突。又由于社区护士较年轻,而输液室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护士由于缺乏沟通技巧,相关研究7%的护患问题是由于护士缺乏沟通技巧,护士只进行操作,对患者的提问不予理睬,易与患者出现冲突,导致护患问题的出现。

本研究资料显示,社区护士的学历及资历水平普遍较低,且年轻化,所以可能存在工作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如在进行输液操作时未严格进行查对及巡视,由于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少,所以配药及输液常由一个人完成,且要求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不能随意调整输液速度,护理人员易出现护士未严格执行"七查三对",未严格查对给药药物的名称,浓度,滴速等,输液操作时未按要求记录,在进行输液后未调节输液速度。护士的无菌意识薄弱,在为不同患者进行服务时,护士需要对与患者进行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但护士易出现未按规定清洁,甚至留长指甲的现象,除此之外,护士疏于无菌操作可导致药液污染,从而引起输液不良反应。医院规定穿刺用的医用胶布需要做到一人一带,使用前严格检查,以防止由于止血带问题出现的交叉感染,但护士为了操作方便快速,忽视止血带的更换,一条止血带分开给多名患者使用,从而出现交叉感染问题。护士缺乏以患者为本的观念,缺少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如此就不能全心的为患者服务。

社区护士的工作年限较低,易出现对医院规章制度及操作章程的不熟悉,护理技术缺乏,操作不规范,专业知识缺乏的现象。护士操作不熟练可出现进行静脉穿刺时,针头刺破血管,造成药物或血液的外渗。对专业知识不了解,如对药物的化学名,商品名等不能区别,有的药物有多种商品名,护士对药物的规格,剂量,用量等不了解,在进行输液时就不能根据药物的性质进行输液时的调整[4]。护士对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差可导致对输液室意外事件的抢救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预见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后果,对医疗设备操作的不熟练可导致延误抢救时机,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不熟悉可导致护理工作出现失误,从而引发护患问题,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与满意度。

社区护理人员往往缺乏法律知识,在进行一些可能出现风险的操作时,未能明确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当患者不满于护士的服务时,护士不同通过适当的法律方法进行解决。

2.3患者方面 患者在院内一般存在紧张的心理[5],而且患者认为社区护士的专业水平较低,对护理工作博友不信任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差,不能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医嘱,且易于护士发生言语及肢体的冲突,不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虽然护士输液前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但由于患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护士的一些操作不理解,在未经护士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拔针头,调节输液速度等操作,导致意外的发生。

3 解决对策分析

3.1加强输液室环境管理 输液室要保持整洁,安静的环境。输液室需要每日早晨及中午进行通风以保持输液室的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病原菌聚集,晚上需要使用紫外线进行灭菌,地面应及时清洁以保证干净,定期对输液室环境进行空气细菌检测,通过了解空气中的细菌数来调节输液室的清洁程度。输液室需要有明确区分的清洁区与污染区,有菌或无菌的药物需要分开放在固定的药柜中[6]。定期检查院内的医疗设备,如设备有损坏应记录并及时上报以便尽快维修以保证正常使用。

3.2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邀请主管护师进行专业知识讲座,通过提问,回答,交流的方式加深护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通过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使护士牢记静脉穿刺的要点,并进行实践和理论考核,通过考核提高护士对静脉穿刺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的掌握。要求护士掌握一定程度药学方面知识,了解经常使用的药物的规格,用法用量,及配伍禁忌,防止由于输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班,使护士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出现医患问题时使用合理的法律方式解决。

加强护士工作责任感,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定期对护士进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护士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如要求护士在工作是做到"三查七对",在输液前认真检查药物的名称,生产日期,规格和用法用量,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配伍禁忌。加强定期巡视力度,详细记录具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情况,定期进行巡视,如患者出现异常表现,需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进行抢救。

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士的医德建设,提倡以患者为本,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利益考虑,提高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及时调节护士心理状态,使护士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通过改善护士心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3.3提倡人性化服务,改善护患关系 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思想,提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如在输液室内提供饮用水,轮椅等,为患者家属提供陪护使用的椅子,为80岁以上患者,残疾人及孕产妇提供特殊位置,以方便其特殊要求,需要时可以安排其先输液。

提高护士与患者沟通时的技巧,如对患者适当称呼可使患者产生被尊重的满足感,保持适当的语调;不同的患者在沟通时需要注意语速的选择,如对老年患者需要减慢语速;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使患者了解输液时的注意事项;鼓励,安慰患者,通过交流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社区医院是医疗机构的基础单位,社区医院输液室具有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的特点,患者对输液室的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低,因为这里存在许多安全问题,了解这些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配合度。

参考文献:

[1]刘文鑫,王士峰,孙家栋.医疗事故认定、医疗纠纷处理相关法律法规案评析[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9-27.

[2]李新辉,戴慧珊.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0.

[3]黄峻.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1.

[4]张帆,陶艳玲,吴文娜,等.ABC情绪管理训练对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4,4(6):36-38.

[5]赵国丽.情绪管理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7):1953-195.

[6]徐波,姚蓉玲,唐佳玉.96次护理差错分析[J].护理研究.200,4,1 8(4):633-634.

上一篇:80例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临... 下一篇:自体腹水浓缩回输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