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医内科教学设计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9-23 04:10:16

优化中医内科教学设计的方法研究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医内科学教师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提高中医内科教学整体质量。因此,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了优化中医内科教学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优化;中医内科;教学设计;方法

就中医内科学来说,属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利用中医理论客观阐述常见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等方面问题的临床课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导致中医内科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其教学设计,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学习中医内科课程知识与技能,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借助课堂导入,讲解病证概念与主症

就内科病证来数,其命名方法与规律大都根据主要症明确病名,客观分析其病症类型。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章节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优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充分利用其集图片、动画、音像等于一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片,使其对新课题知识留下直观印象,巧妙导入新课题,促使他们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病证概念以及主症。以“心悸”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短片,让他们探讨这属于哪类病证,巧妙引出新课题―“心悸”,准确理解这一概念,即由于气血阴阳亏虚或者痰浊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出现心脉不畅问题,临床上主症为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以“虚劳”为例,大都是因为在多种疾病作用下,导致患者脏腑亏损,出现气血阴阳不足现象。在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治疗方案,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借助系统小结,类证比较

在讲完某系统病证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系统化地归纳总结,在对比分析易混淆症证中,让学生发现其异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以“泄泻、痢疾”为例,很多学生都知道这是夏秋季节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大便次数较多,腹痛是其显著特征,但极易混淆,混为一谈,前者的病变在胃,后者病变在肠,诊断依据也各不相同。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采用系统小结方法,进行必要的类证比较,引导学生更好地区分二者在临床方面的关键性特点,能够正确判断这两种疾病,避免形成错误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借助列表图示,掌握辩证规律,准确理解病机

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方法,促使抽象、乏味地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降低相关知识难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水肿病证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法,让学生全面、客观了解其发病机理,清楚病理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因素,知道水肿的形成过程,发展与演变方面的规律,准确理解病机,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以鼓胀病证为例,其病因复杂化,和多种因素相关,其病机是因为患者的肝、脾、肾功能无法处于平衡状态,气滞、瘀血等相互融合,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如果采用口述的方法,学生将很难理解相关知识点,无法准确理解病机,可以借助列表图示法,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示意图,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巧设问题情景,结合课程内容,准确理解相关内容,加深对其的应用,准确掌握病机演变、证候证型,让学生意识到中医理论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等特点,学会自主制作各类图表,理解对应知识点,为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做好铺垫。

四、借助中医基本理论,推演证型

就中医内科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建立在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各病证、症状都是人体脏腑、经络循环部分乃至解剖部位病理的真实写照。以“脏腑气血”为例,在中医内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利用相关理论,客观分析其生理病理,借助中医临床上脏腑病变多样化类型,从不同角度入手推导出相关疾病的关键性症状,以心脾两虚证为例,气血两虚是其显著特点,比如,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程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辩证规律,掌握各类判断证型的技巧,便于更加准确、客观地判断疾病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将类似疾病混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优化设计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借助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临床辩证能力等,培养他们更多优秀的品质,提高自身综合水平,成为“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所需的实用型中医技术型人才,有效填补社会市场空缺。以此,改变新时期中医内科教学现状,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肖永华,王世东,任传云,赵进喜,储真真,王继东.以知识点为导向的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思路探析[J].中医教育,2013(06):65-68.

[2] 徐震宇,李方明,姜伟芳,须冰.中医内科临床见习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3):6-8.

[3] 李春红.基于中医认知规律的中医临床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上一篇:在反思中铸就思维力 下一篇:怎样使刚入学的孩子爱上《品德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