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2-09-23 03:50:38

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若干建议

摘要:近年来,“幸福”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常州市武进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武进”战略目标。为了提升武进区居民的幸福感,区政府要进一步做好转变执政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优化公共服务、加强教育引导等工作。

关键词:居民;幸福感;民生幸福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93-02

近年来,“幸福”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常州市武进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基于对区情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武进”战略目标。这是针对武进后小康社会阶段特征,转变执政理念,实现科学执政的生动实践,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如何提升武进居民的幸福感提出一些建议。

一、转变执政理念,突出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一)正确认识群众幸福的三个关系

1.经济发展与群众幸福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福祉。经济发展和群众幸福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是群众幸福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相关性会减弱甚至消失。所以,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群众的幸福水平。目前,居民的幸福感之所以成为民生焦点,折射的其实就是对过去盛行的“GDP崇拜”的反思,我们必须把民生幸福作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2.丰富内涵与重要因素的关系

群众的幸福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追求,还有更多更人性化的需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不仅要把握好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物质因素,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为幸福武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要更多关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人文因素,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3.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幸福感经历了外部因素影响到内部因素决定的发展轨迹。对构成群众幸福的客观要件,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治安等群众最迫切最想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着重解决。同时,幸福武进建设还需要社会和群众积极作为、主动参与、自我调节,是“我要幸福”,而不是“我等幸福”,更不是“我被幸福”。

(二)转变执政理念,完善政府职能

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努力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坚持刚性指标与感性指标相结合;坚持民主评定与群众公认相结合。二要强化政府的组织保证作用。要把幸福武进建设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推动各级干部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以考核“突变”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渐变”。

二、加快经济发展,突出区强民富的物质基础作用

(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群众福祉的物质基础。当前,幸福武进建设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按照“盘活存量、拓展增量”的思路,积极鼓励和引导经济效益低、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寻找新的增长点。二是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要加快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全力扶持发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突出招商选资工作,注重引进高科技型、产业成长型、专业配套型等项目。三是从资源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要积极发挥以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资源;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设立科技投资基金,激励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

(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调查发现,武进居民对收入水平提高状况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满意度,并把增加收入作为幸福武进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说明武进发展经济,在惠及老百姓利益方面还要有更多的政策考虑。今后,我们要坚持“做好‘蛋糕’,体现智慧能力,分好‘蛋糕’,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较好地处理做好“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着眼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基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联动机制。一要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二要强化收入分配中的政府调控力度,努力缓解城乡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突出农村发展重点领域

调查显示,幸福武进建设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所以,我们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近年来,武进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城乡“六个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即在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今后的工作重点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一要在城乡规划的覆盖提升上取得新突破。要从武进的实际出发,以全域理念配置资源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统筹力度。二要在基础设施的完善延伸上取得新突破。要按照“做强城镇快延伸、无缝对接提水平”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步伐。要大力提升城镇辐射力、设施对接率、环境优美度。三要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上取得新突破。要出台优惠政策、落实扶持措施,拓展增收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民创业就业的扶持机制和服务环境。四要在农村改革的积极探索上取得新突破。要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改革等。五要在农村经济的培育振兴上取得新突破。要推动现代农业快发展、城乡产业快联动、集体经济快壮大。六要在公共服务的优质均等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完善配置公平、发展均衡、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城乡社会公共事业体系。七要在社会管理的有效组织上取得新突破。要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的有效模式、优化民主法治的良好环境。

四、优化公共服务,突出民生问题关键环节

(一)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调查显示,社会保障是武进居民满意度最低,也是居社会公平之后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所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提升武进居民幸福感的重中之重。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接轨。一是继续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工作,让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二是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是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四是逐年提高居民合作医疗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五是加快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研究显示,工作与人们经济上的安全感、职业上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相关,从而会影响人的幸福感水平。就业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就业就是保稳定”理念,千方百计实现老百姓充分就业。一要增加就业岗位。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及人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的促进就业机制,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二要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三要多种形式促进就业。要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培训,以培训增强就业;优先安排困难人员就业,以帮扶促进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以转移推动就业。

(三)大力加强社会安全

调查显示,社会安全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一要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要进一步规范秩序,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合理的诉求,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二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三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严格食品、药品、餐饮卫生日常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五、加强教育引导,突出幸福观的内在决定作用

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除了要积极改善外部客观条件之外,还要从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入手,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人们对幸福的认知,通过参与实践增加人们对幸福的体验。

(一)培育发展中的幸福观

幸福需要教育。发展中的幸福观是一种有限度实现和在社会巨变中感受的幸福观,是在积极进取、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充满变革中感受的幸福观,是应该与创业意识、和谐意识、关爱意识和节俭意识结合起来的个人体验。

(二)培养积极品质

积极品质是人们感受幸福的一种素质基础,是一种优秀的综合心理品质,它能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社会,从而拥有快乐和幸福。我们要通过培训宣传,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提高幸福能力

获得幸福是一种能力。人生就是一个追求幸福的历程,更是一个感知幸福的历程。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做到:常怀感恩之心,保持乐观心态,数念生活中美好事物,发挥特长助人快乐以及乐善好施,就一定能感到幸福。幸福总是相对的,正确认识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学会感知幸福、创造幸福,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

[2] 乐正,钭哲园.对深圳推出幸福指数的理论思考[DE/OL].南方网,2006-10-09.

[3] 我区社会保障现状与发展思路[N].武进日报,2009-12-22.

上一篇:BOT模式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工作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