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基沉降导致建筑墙体开裂的治理措施

时间:2022-09-23 02:54:27

浅谈地基沉降导致建筑墙体开裂的治理措施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房改政策的逐渐推行以及人们对建筑质量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导致建筑工程质量要求得到加大。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则是建筑工程砖混结构的墙体裂缝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力、温度应力、施工质量以及荷载等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不均匀沉降及温度应力的作用,作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沉降;墙体开裂;产生原因;处理措施

由于建筑物荷载差异以及地基不均匀等因素,造成基础或路堤各部分的沉降出现一定的不均匀性,从而在上不结构或路面结构中出现额外的应力及变形问题。当地基不均匀沉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会造成建筑物歪斜、开裂甚至破坏。例如:砖墙的裂缝、吊车轮子出现滑轨或卡轨、机器转轴偏斜、高耸建筑物倾斜、桥梁偏离墩台、建筑物连恶疾管道断裂以及路面或梁面出现的开裂等。

一、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裂缝的产生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关系到地基土层的均匀性、地基土的压缩性以及荷载差异等因素。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相关规范中对砖混结构的沉降规定,并允许有一定的沉降差存在。虽然规范中对沉降差的控制有要求,但在实际对砖混结构建筑物进行设置时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改沉降差主要在地基上的砖混结构上进行反映,有事可导致墙体裂缝出现。

1.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裂缝的特征

(1)裂缝会倾斜与沉降较大的方向,沿门窗洞口大约构成45度,呈现八字形。

(2)当房屋建筑存在较大的高差或荷载差异时,裂缝会出现在底层,且存在较轻荷载的部分,其倾斜方向是朝着高层且存在较高的荷载部分。

(3)当房屋沉降分布呈现凸状曲线时,不仅会造成墙两端有八字形倾斜裂缝出现,而且还会在纵墙顶部形成竖向裂缝。在多层砖混结构的窗口下坎墙上也会有竖向裂缝出现。

2.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分析

(1)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房屋地基土层存在不均匀的分布,有较大的土质差别存在。

(2)主管原因则是与设计相关。例如:不协调的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设计或在同一建筑基础下运用多种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其次,由于建筑立面存在的错层,当平面出现变化时会导致不均匀的荷载出现。若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不均匀沉降发生。当房屋建筑存在交叉的纵墙刚度时,通过土壤的应力扩散作用,促使房屋两端的应力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发生。

(3)造成人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因素产生的。

(4)当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例如水对基础进行长期浸泡或在房屋地基周围实施外坑,施工对地基土造成松动等因素。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1.在建筑设计方面

(1)简单的建筑物体型

避免建筑物存在过于悬殊的高差,且不易有较大的荷载差异存在。尽可能避免有凹凸转角存在,且应减少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否则则会导致建筑物整体性和搞变形能力降低。其次,对建筑物的长高比进行适当控制,当长高比越小,则会有越好的整体刚度,此时对不均匀沉降的调整能力则就越强。通常应将其控制在2.5左右即可,对于砌体刚度应对纵横墙进行合理布置。尽量将纵横墙处于贯通状态,且不易有较大的横隔墙间距存在,最为适宜的则是小于建筑物宽度的1.5倍。

(2)沉降缝的设置

通过设置沉降缝,会使建筑物划分为独立的单元,各单元出现的沉降不会对其余单元造成影响。通常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的高度差异位置,当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都极为适宜时,地基土存在显著不同的压缩性。当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出现不同时,应对分期建筑房屋的交界位置进行沉降缝设置中应对足够宽度进行预留。若建筑物越高,沉降缝则就越宽。

2.建筑结构的设计

(1)对建筑物自重进行减轻

建筑物自重减轻能够对基底压力进行减小,对不均匀沉降的防止及减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施工中可对轻质材料进行使用,例如:多孔砖墙或其他轻质墙体。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型空间结构以及轻钢结构等轻型结构进行使用。对请自重、少覆土的基础形式进行运用,例如半地下室或地下室基础、浅埋的宽基础以及室内地面架空地坪等。

(2)对圈梁及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进行设置

在建筑物墙体里对圈梁和构造物进行设置,促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得到增强,使其抗弯刚度得到提升。从而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及时有裂缝形成也会对裂缝的发展进行控制。

3.建筑施工中的控制

(1)对基坑进行开挖时,避免对地基土进行扰动,通常情况下,坑底应对200mm左右的土进行保留。当实施垫层操作时,运用人工挖除的方法进行操作,当基坑土出现扰动时,应实施挖除,采用砂或碎石进行回填夯实处理。避免打桩、井点降水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2)避免在已建成的小火轻型建筑物周围对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进行堆放,从而由于地面堆载导致建筑物沉降的加剧。

4.裂缝的治理措施

(1)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及整体性,应进行及时的治理加固。在加固之前,应对裂缝的勘察进行落实,对裂缝发展的规律进行掌握,结合裂缝的程度,运用适当的加固方式对结构进行操作。

(2)对于一般性裂缝,长时间内不发展则可以认定为不会对结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运用填缝修补或灌浆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填缝修补主要包括水泥砂浆填缝和配盘水泥砂浆填缝两种。其施工工序主要包括:先对裂缝进行彻底的清理,运用勾缝刀、刮刀、抹子等工具对高于七组砂浆一级的水泥砂浆、1:3的水泥砂浆或对107胶进行掺入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实施砖缝的填充。配筋水泥砂浆填缝施工应每隔4~4皮砖,在砖缝中对钢筋进行嵌入,然后根据上述工序实施操作。灌封修补则是通过压力设备,对0.7~1.0上午水灰比的水泥砂浆向墙体内进行压入,实现裂缝的有效黏合。

(3)对建筑物使用安全造成影响的裂缝应实施加固处理。由于该裂缝产生是由于墙体强度不足造成的,因此可运用钢筋网片对墙面进行敷贴,结合穿墙拉筋实施固定。其次,对细石混凝土进行灌入或采用分层的方式对水泥砂浆进行涂抹实施加固处理。在施工之前,应先将墙体抹灰进行彻底的刮除,在灌浆结束后应进行7天左右的养护。

(4)对上部结构刚度进行加强。运用钢筋、型钢拉杆或在墙体上对钢筋混凝土圈梁进行增设的方式。在墙体上映每隔1.5~2.5mm位置都应对牛腿实施伸入,从而和墙体构成有效地拉结。在对圈梁进行浇筑时,应先凿毛墙面,促使墙面的粘结程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结语

房屋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极易引发结构破坏出现,当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则会有建筑物开裂、歪斜等破坏发生。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应尽可能的将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得到控制,避免墙体破坏问题形成。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苑振芳. 砌体结构裂缝的性质及其控制措施要点[J].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002(04).

[2] 秦杰,朱炯,黄达海,袁迎曙,杨舜臣. 砌体房屋受地表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 工业建筑. 2002(05).

[3] 陶有生. 对我国建筑砌块发展的几点思考[J].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002(01).

[4] 田瑞华. 砼空心小砌块配筋砌体墙体的剪切承载力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上一篇:高职学校开设拓展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气相色谱法在煤气含萘检测试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