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与久期

时间:2022-09-23 01:46:28

理财与久期

在债券投资中,久期也许是最重要的概念了。其实,如果将久期广义化,也就是看作一生投资的预期回报期,那么它与各种文化人群的理财特性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和民族传统的标志。

在回国并加盟国泰基金前,我在海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看看身边人群的理财品格是非常有意思的。印度人看上去最不热衷于财富的积累和增值,除开工作时光,他们有空闲时,大多没有兴趣关注电视里股市期市的走势或是报纸上公司行业的评论,而是聚在一起,盘腿趺坐,檀香袅袅,梵音呗呗,享受着冥想的时光,施施然自得其乐。

还认识一位来自中南半岛的先生,工作挺勤奋算是小有成就。问他怎么理财,他说主要会把钱存起来然后寄到家乡去,而家人们则在满足花销后将剩余的钱以他的名义捐献给附近的一所寺院。印度系统的宗教赋予了生命几乎永恒循环的来世,每一个灵魂都会有无限的时光去寻找最终的安宁,正是这样的久期使得他们的理财观如此平和而淡然。

而典型的西方中产阶级,特别是那些正统的新教徒、甚至清教徒家庭则有完全不一样的投资观。据我的观察,他们有着最有条理、最富纪律性的理财观念,比如他们多半会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在不动产、信托、国债、股票基金中作一个投资配比;比如他们会定期回顾自己的组合收益,甚至有兴趣做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在西方宗教中,既然加尔文和马克斯・韦伯都已经指出增加财富就是信众的责任,那么,我觉得他们教科书式的理财方式就是这种责任心最好的体现。西方人理财的终点,很多是环游世界之旅、捐献给某基金会等等去向,很少会特意考虑为后代留下些什么。我曾很多次徜徉在英国城镇的街头,觉得如果说焦虑感体现在中国各个年龄层面上,那么这种感觉绝不会出现在英国老人身上,从他们的表情和语言不难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也许是他们已经站在自己投资组合的久期终点上信心十足地等待Calling了吧。

犹太人的理财观则可能是所有民族中久期最短的。虽然犹太人富甲天下,但我注意到英伦和欧陆那些巍峨的城堡、宏大的庄园基本都和他们无涉,纵观近东和欧洲历史,他们的投资总是和贵金属、珠宝、货币、借贷、衍生品这些流动性最好、久期最短的标的息息相关。

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犹太民族几千年来颠沛流离、血泪交织的命运。无数次血淋淋的历史循环逼着犹太人的理财观不能关注于不动产等长久期的标的,而偏好投资流动性最好、回报最快的资产,作好随时变现逃难的准备。

然而,祸福相倚,天道昭彰,也正是犹太人投资理财短久期、高周转、高杠杆的特征锻造了他们对金融业炉火纯青的驾驭力,现在依旧为世界金融市场制定着规则。

最后,回过头来说一说我们中国人的投资组合。根据统计,大凡国人,在投资上最愿意支出,支出比重也最大的无外乎两项,其一是房产,其二是子女教育。这两项都指向了中国人的投资久期肯定不会小于一点五代人,也就是说一般中国人是没有机会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投资的全部回报的。

生命的终点并不是国人组合久期的终点,再困顿的父母也会尽力为子女留下些希望。目前中国人的平均投资久期大概在二代人到三代人之间。当然,纵使可怜父母心,这种无私无悔的庇荫也是自然衰减、逐渐消逝的。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两千年前亚圣的话已经道明了中国人理财久期可以达到的最大值。

上一篇:“粉丝”买卖与微博营销 下一篇:财富来自“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