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

时间:2022-09-23 12:26:32

在《劳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

【摘 要】《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健康择业观、提高求职成功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该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择业观的形成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赋予学校和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可以从供需均衡理论、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就业和失业理论等内容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并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择业行为。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择业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48-02

一、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而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这不仅是该群体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所导致的,更重要的是由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所导致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制度和社会的因素,但很多大学生自身择业观的偏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的价值估计过高,面对社会上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低不成高不就,时间长了严重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从择业者自身着手,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积极、健康的择业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否则即使社会上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结构上失衡、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等问题依然会存在。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通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大学生培养健康择业观、改善就业状况具有指导意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引导,再配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手段,则会对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这门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倾向分析

总体来看,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讲,目前他们的择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倾向:①选择较好工作环境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工作环境存在过高的预期,一方面喜欢去大中城市寻找工作,据统计在大学本科生中,有82.3%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寻找工作,50.5%的人选择在中小城市寻找工作,而只有3.5%的人选择能够接受在乡镇工作。[1]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地区来讲,大部分毕业生也愿意选择整洁、稳定、健康、体面的工作环境。②选择高工资率工作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大部分大学生都对薪资存在过高的预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在3000~4000之间,20%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在4000~6000之间,而只有2%的大学生选择初始月薪可以为0。[2]③择业考虑的因素中功利化趋势较明显。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等因素,大概占了60.7%和41.5%。而对于像个人爱好、社会责任等方面因素考虑的明显不足。[1]这也导致了尽管政府和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很多自主创业、服务西部和基层等就业机会和条件,但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收效甚微。④择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强。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择业的时候无论在心理还是行动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部分同学是由于对就业存在盲目乐观所导致的,认为就业情况没有那么严峻,凭借自己优良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自身处于茫然状态,大学四年并没有认真地进行职业规划,在面临择业的时候很难从容面对。⑤择业观念受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现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一些稳定的、体面的、待遇好的职业,而对于像自主创业、艰苦偏远地区的工作则被认为是就业失败。种种观念导致了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考公务员热”,同时由于这些所谓“好”职业的职位毕竟有限,因此也导致了“考研热”的出现。

总体看来,种种择业观的偏颇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如何使学生在择业之前就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切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择业观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内容。

三、通过《劳动经济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的择业观

1.供需均衡理论:认清就业形势的理论基础

《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便是劳动力的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均衡理论,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原理上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失业和职位空缺的现象,同时供需失衡不仅存在着总量上的失衡,而且也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经济增长为社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目前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更是使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需求水平明显下降,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随着连年大规模的扩招,使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为413万,2009年则达到了610万,[3]这样两种情形的共同作用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必然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更加清晰地了解目前我国所现存的就业形势,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我国所出现的劳动力市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现象进行分析,例如我国很多地区所出现的“技工薪酬超大学生”现象、“东部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等,通过与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使用所学习的理论对现实现象进行分析,而且也对他们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2.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

劳动和普通的商品不同,它的价格――工资不仅受市场中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影响,而且还有许多非市场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一直是一个重点的研究内容。[4]通过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的讲授,可以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工资形式、工资的决定因素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是每个劳动者都是不同质的,由于劳动者素质间的差别,必然会导致工资收入的差异。我们每个人总是希望得到收入高、待遇好的职位,因此这些职位便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种竞争的必然结果便是劳动力素质由低质向高质转变。但同时这种高工资水平也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供求关系的变化会使其增长受到约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现存的工资差别时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但这种差距不会长久、无限制地保持下去。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还要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地更新,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及现实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工资差别现象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理智、现实的想法,并有助于学生从自身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例如,在工资指导线制度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搜索有关地区所公布的工资指导线,既可以使学生对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有更加深刻形象的认识,而且也对这些地区各类职位的大体薪酬水平有所了解,为学生今后择业方向的选择提供指导。

3.就业和失业理论:指导择业行动的指南

就业和失业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层面考察整个社会的就业和失业水平。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影响就业情况的因素、就业结构、失业的类型及成因分析使学生对就业和失业的原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例如在大学生失业现象中存在最多的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它不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不足所导致的,而主要是由于学生择业观念偏差、信息渠道不畅通、工作搜寻不充分所导致的。[5]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形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今后准备在哪些职业、哪一部门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哪些技能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并学会从现在开始就搜寻与理想职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对相关的就业条件、环境、待遇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这样当其大学毕业求职时便会有效地减少选择性失业、自愿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的程度,尽快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学生现在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的平台及网站,鼓励学生多进行信息搜寻工作,相信通过这些教学及实践活动会对学生今后的择业行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总 结

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观对其未来形成良好求职行为及提高求职成功率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经济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择业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择业观为联系的纽带,则可以很好地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结合在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仅以供需均衡理论、工资生成和工资差别理论、就业和失业理论三部分内容为例对于两者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另外像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劳动关系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希望得到众多的《劳动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和有志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人士的重视,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贾国栋.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 孙伟丽.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韩宏华.《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8):62~66.

4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萍.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基于劳动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6):111~118

上一篇:提高中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初探 下一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