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时间:2022-09-23 12:06:18

浅谈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 要】 因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学习缺乏主动性,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社会公德及社会责任意识差等问题。解决对策主要是:完善学校教育工作,纠正家庭教育误区,形成学校、家庭教育有效配合,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监管等。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原因;解决对策

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搞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笔者研究的主体是农村中学生,农村的教学条件差,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呈被忽视状态。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1、学习上缺乏主动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要求教学模式的改变,但大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不健全、不配套,缺少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等,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质疑与批判精神,不喜欢对知识进行探究,不习惯问为什么,在学习中无创造性。

2、思想上三观混乱

随着三农政策的扶持,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使有的学生认为钱就是万能的,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拜金的倾向,也有一些学生受当地农村旧陋习和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网络中的低俗文化和虚拟环境也滋生着中学生心理阴暗消极的一面。

3、社会公德及社会责任意识差

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受传统小农观念的影响,处理事务大部分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社会行为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有时价值判断失准,而中学生对个人、家庭、公共场合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父母的行为使他们更淡薄了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不遵守公共秩序和安全,随意破坏环境等。

4、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就是想要达到的标准或者计划好想要实现的,大目标可以说就是梦想和理想,对于大部分农村中学生来说,虽有远大的抱负,但很少付出实际行动,周围的人与环境并没有使他们产生努力学习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强烈想法,他们认为没有关系与金钱,就是学习再好,最后也没有好工作,荒废了学业。

二、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中学生自身问题

中学阶段正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占主要地位,对社会还不能正确的认识,常常富于幻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棘手问题时,容易动摇,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如果不及时得到正确引导,他们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偏执倾向。还有若干学生构成小团体,重哥们义气,聚众打架,严重影响了校园风气。

2、家庭教育问题

农村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有些家长只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学习成绩好了,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他们自己省吃俭用,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尽自己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好的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学生的享乐主义,部分学生更是只享受不学习。有的家长既不抓学生的学习也不管学生的思想正确与否,只要以后能大挣钱就行,在家长错误观念教育下,也造成了学生的拜金思想。

3、学校教育问题

(1)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高的升学率是学校的目标,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学习不好,思想道德方面领悟高,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但如果学习好,但思想道德方面不行,在大家眼里仍是好学生,这就是所谓的“一好遮百丑”。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类的课,但也是效果不大,形同虚设,在学校这种重分数的大环境下,谁能意识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

(2)教师思想素质低。作为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包括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心强。教师对中学生具有直接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作用,在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只管教人,不管育人,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热情度不高,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去找老师交流。由于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和办学资金的限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也影响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社会环境

对于中学生来说,社会环境主要还是网络的影响,网络上的知识量大,方便快捷,正确运用网络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然而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信息,由于中学生是非辨别力的局限性,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产生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思想,误入歧途,最后走上违法犯罪。

三、解决对策

1、完善学校教育工作

(1)注重思想教育的全面性。农村中学不能只追求升学率,也应该看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求知,思想与知识的同时具备,将会成为学生成功的前提。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走学生路线,在学生的思想上应注重他们的情感方面,通过社会上最美妈妈、最美警察、最美清洁工等优秀事迹,启发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自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就得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确实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育”学生并不只是班主任的分内事,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奖惩分明,积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进行监督,可约束教师的不良行为发生。

2、纠正家庭教育误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负责,给学生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选择正确爱的方式,爱并不是一味的提供优越的经济条件,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情感方面,多与学生沟通,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形成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观念给予纠正,教育他们要全面看待问题,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3、学校、家庭形成有效配合

农村学校与家庭处于脱轨状态,多数走了形式主义,没有实质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应该形成有效配合,二者应主动起来,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家长可以多去学校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学校教师也可以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当发现学生状况不对时,合力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监管

网络的便捷性,使我们不能将其彻底弃之,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好处,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高尚网德。农村中学生接触网络大多在网吧,虽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未成年人禁入网吧”,但在农村地区监管不严,应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监管,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建立校园网吧,方便于对学生上网的指导,防止学生登录不良网址,产生不良思想。

【参考文献】

[1] 张志兴.农村中学思想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06(6).

[2] 革继权.略论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J].学习月刊,2012(02).

[3] 季方方.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2(18).

【作者简介】

郭 佳(1987-)女,山西大同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常开霞(1978-)女,河南省商水县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下一篇:城市礼品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