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荣县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建议

时间:2022-08-25 08:47:26

自贡市荣县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建议

【摘 要】荣县作为四川省自贡市管辖范围内的一个小县城,具有开发潜力相对较大、数量较多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当地的旅游开发还处于较低层次,导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规划不合理、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应旅游产品的缺乏、营销宣传力度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旅游线路等各种问题。文章将通过对荣县的旅游资源以及其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统筹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开发旅游产品、加强营销宣传力度、设计旅游线路等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荣县;旅游资源;分析;开发;建议

引 言

荣县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是自贡市通往乐山市的必经之路,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且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存在着具有一定价值的人文景观。由于现今我国的旅游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荣县政府对县城内的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渐加以重视,开始投资开发旅游资源项目建设,如政府下拨巨款对吴玉章故居进行重新规划等项目,面对这样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荣县旅游资源具有潜在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下,分析研究该县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有力地挖掘其存在的旅游潜质,努力发挥出其最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三种效益的全面共同进步。

一、对荣县旅游资源的分析

荣县作为自贡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县城境内的旅游景点较多,主要景点包括了双溪水库、吴玉章故居、桫椤谷、荣县大佛和荣县二佛寺等。以下是对几个旅游景点做出的详细分析。

1.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差异性大。旅游资源类型分明,同种类型的资源少,资源特色突出,差异性大,是荣县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如双溪水库是以水库为主体,以山林、溪流和各种景观建筑物为背景的水库观光游憩型的旅游风景区;吴玉章故居属于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是为了纪念吴老,重建的故居和陈列馆;桫椤谷是以桫椤植株为主,再加上以天然瀑布、湖泊、原始丛林以及各种植物为背景的集生物景观和水域观光为一体的纯观光型自然景观;荣县大佛与二佛寺是荣县较少的同类型旅游景点,都是宗教与祭祀场所类型的旅游景点,同属于综合人文旅游地。由此可见,荣县旅游景点所具有的特色各不相同,便于形成各旅游景点不同的品牌优势。

2.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荣县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如吴玉章故居,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被誉为自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扬着吴老的爱国精神,为青少年的教育做出榜样,同时,故居内吴老所使用过的各种物件,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人物的合影,都时刻展现出其所包含着的历史文化及其文物价值;荣县大佛中的现世佛和荣县二佛寺里上千尊的佛像集中体现出了深厚的宗教文化,与荣县当地的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相互渗透、结合,形成了县城独具特色的宗教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保护任务重。荣县不同景点中的旅游资源都具有其不同的旅游价值。如双溪水库是国家级的水利工程区;吴玉章故居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桫椤谷是省人民政府亲自命名的“桫椤自然保护区”,在现如今,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政府极力倡导保护环境的背景下,桫椤谷中的自然植被都被保存得非常完好,更是具有大量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构成了桫椤谷的一大资源优势;荣县大佛是世界上第一大释迦牟尼佛,是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的第二大石刻大佛。这些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是荣县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支撑,要确保对旅游资源本身及其周边环境的维修,并加大保护力度。

4.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便利。荣县距离自贡市区38公里,乐山市区100公里左右。自乐雅公路(省二级公路)横穿整个县城境内,为县城通往各区提供了便利。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各乡镇的道路均为三级水泥路。荣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且各景点之间相隔较近。双溪水库坐落于城北,与城东的荣县大佛隔城相望。荣县二佛寺位于老县城西南,与县城隔河相望。吴玉章故居位于双石镇的蔡家堰村,距离县城只有14里,还可通过雅安路直达市区。桫椤谷是距离县城最远的旅游景点,位于荣县西南48公里的金花乡境内,但即使如此,在县城里也有直达景点的汽车。良好的地理位置为荣县旅游资源提供了优越的开发条件。

二、荣县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景点规划不合理。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分区是旅游规划的基本问题之一。由于荣县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发展不甚重视,导致景点在功能分区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游客服务中心是每个景点发展旅游的基本组成之一,而荣县旅游景点在规划时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空间位置;在文化商业方面,没有规定明确的场地空间,同时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导致一些没有固定位置的小摊位随处可见,破坏景点的整体美观。景点在规划上的不合理,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过调查发现,荣县各旅游景点的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缺乏足够的垃圾箱、公厕、停车场、标识牌等方面。如景点内垃圾箱的数量较少,且相隔距离较远;公厕数量少,所处位置较为偏僻,不易寻找,更有甚者,景点内仅有少量的需要收费的厕所,不存在公厕;停车场的位置划分不明确,或者场内面积小,导致时常出现随意停放车辆的现象;景点内标识牌较少,有些甚至是通过建筑物的墙面来进行方向指引。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严重损坏了景点的对外形象,阻碍了旅游景点的发展。

3.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荣县旅游景点基本上都是属于纯观光游览型的,只是单纯地向游客们展示景点内的各种旅游资源,供旅游者观赏、玩乐。普通的旅游产品,或是根据景点内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而设计出的符合景点主题定位的特色旅游产品则不见踪影,景点内只有少量的与景点旅游主题无关的产品,如荣县大佛入口右侧不远处的龙都香茗专卖店。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降低了景点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从而阻碍了景点的发展。

4.营销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低。荣县旅游资源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吴玉章故居,不时地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吴老的爱国精神。然而各旅游景点相应的管理部门缺乏广泛的市场认知,对拓展旅游市场不够重视,营销宣传力度小。目前,荣县各旅游景点主要还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进行宣传,以至于其知名度局限于县城境内及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省内游客对荣县的旅游景点大多都处于听说过或不知道状态,只有极少数的旅游爱好者对此有所了解,而省外的游客更是不甚清楚。这就直接导致了荣县旅游景点的低知名度。

5.缺乏相应的旅游线路。合理的旅游线路不仅能够使游客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加游客的人流量,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相对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荣县旅游景点之间合作性不强,旅游管理部门及景点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对此没有予以重视,并未加以引导设计出独特的旅游线路,导致游客在对各景点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不了解的情况下,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先后顺序上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造成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时间上和精力上的浪费,既耽误游客的既定行程,又使游客对荣县的旅游景点产生不好的印象,从而降低各景点游客的人流量。

三、对荣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1.统筹规划,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之前,邀请专门的旅游规划团队对旅游资源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调研,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其目前已开发的和潜在的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在遵循市场导向、特色性、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原则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合理开发和规划。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为了避免破坏环境的平衡,尽力做到保护与开发并行,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为荣县旅游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对旅游景区(点)的发展前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荣县旅游景点应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景点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如根据景点范围的大小以及各建筑物之间相隔的距离长短,合理设置垃圾箱和公共卫生间;根据景点所处的位置、游客量的大小以及停放车辆数量的多少,对停车场的空间位置及面积进行合理划分;根据景点内各建筑物的所在位置、相互间的距离及道路的走向,在相应的显眼处放置建筑物方位标识牌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能有效优化当地的旅游环境,为景点旅游的发展增加资本。

3.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景区吸引力。旅游产品是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结合下产生的,它是旅游收入增长的潜力所在,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旅游业的整体水平。荣县的旅游景区不能只是注重景区内本身存在或者新开发的旅游资源,应根据旅游景区内资源的特色,注重创新,设计出与之相符合的旅游产品,从而提高景区的吸引力,促进景区游客量的不断增加。

4.加强营销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荣县的旅游资源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自贡市就是其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为了提高知名度,荣县旅游景点目前应当拓展的旅游市场主要是省内其他地区及省外的游客。在对荣县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主张主要采用网络或者是广告、媒体等宣传面广的营销方式,详细介绍各景点内的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提高景点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5.设计旅游线路,突出资源特色。旅游线路是旅游者、旅游企业或相关部门以及旅游目的地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对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企业的发展和旅游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遵守以需求为中心的市场原则,特色性原则,热、冷点兼顾原则,不重复原则,以及交通安排合理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荣县各旅游景点的资源特色、景点所处地理位置的交通走向以及景点相互之间的距离长短,分别按照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在旅途中的时间、旅游者所乘交通工具以及旅游者意愿和行为等类型进行分类,设计出不同的旅游线路。通过设计旅游线路,加强各旅游景点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促进荣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东.妙峰山地区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8(2):45-51.

[2]王兆燕.四川省宗祠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3):286-288.

上一篇:酒店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措施探析 下一篇:人肉窃听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