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不仅在课堂

时间:2022-09-22 08:48:34

教学改革不仅在课堂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大批教育同仁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竭尽全力为教育好祖国的花朵提出更多、更好的改革办法。但是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往往受到很多的限制。本文从影响教学改革的方面阐述具体的原因。

【关键词】教学改革 选课制度 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37-02

这场教学改革是继“素质教育”之后的一场具有时代性特色的革命。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活跃起来,动员、鼓励全体教师实施教学改革。同时教育类各种期刊也都出现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文章。各地教师都发表了对于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视角。大部分教学改革的重点都在课堂上进行,如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等。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用尽心思改革,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这场教改热潮中。

我们一直都在说教学改革,可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学改革成了课堂改革,因为我们的教学改革都是在课堂上做文章。可是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用其他途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可见,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多样的、复杂的、具有不稳定因素的。大学校园可以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可以是课外的、集体的、社会的等多种方式。例如,新生欢迎会、趣味比赛、社团表演、参观实习等。这些活动没有教室、课桌的限制,也同样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所以,教育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形式的,课堂教学只是教育体系的冰山一角。

一 “班级授课制”有其自身的优劣

目前,中国普遍采用“班级上课制”,这种授课制度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年龄相近、知识层次接近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共同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促进。同时几十名学生一起学习,能扩大教育对象,加快教育进度。而且按统一规定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各个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扩展。

但是,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一些弱点。班级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到上百人,在一起接受同一位教师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这样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依据来制定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作业等情况,既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渴求,又不能照顾到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这种“一刀切”的授课制度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全国上下,各个领域都在提倡创新,急需创新人才。可是这样的教育制度没有给优秀的孩子一个更好、更优秀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博士总数已经超过美国,可是近50年来,美国获得了86项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这62年以来只有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中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班级授课制在成千上万的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替学生安排好了全年,甚至整个大学课程的安排。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都采用统一的方式授课。只能保障大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学习的需求,优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差生有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1.5万人,在校生2308.5万人。大量的学生抱着梦想走进大学校园,他们选择自己的专业和方向,但不能选择自己的课程。这就相当于你去饭店吃饭,你却不能点菜,你不喜欢也没有办法,不学习就得挂科,拿不到毕业证,这就是选课制度的现状。

在选课制度上,我们可以向美国学习,美国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师月刊》中李海林教授把这种课程分类体系称为“需求课程分类”。这种体系把学生发展需求分为五个等级,这五个等级包括:低等需求等级、正常需求等级、超长发展需求等级、大学学习需求等级、特殊学生发展需求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保证课程与自身的实际水平相结合。因为真正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自己。所以,让学生自己从小就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性格。

二 应试教育也会影响教学改革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大多数采用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这种试卷笔试的考核方法有其自身的弱点。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的培养,片面的追求考试成绩。可是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课程特点,培养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结果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畸形学习状态。这样导致全国上下各种速成班、特训班、高考集训班才如此的火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责怪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而是整个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如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考得好的学生被老师、家长疼爱有加,考得不好的学生老师不喜欢、家长也着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电视节目《咸言平语》中讲道,中国的教育制度最能培养出解题高手,但培养不出天才。可是在学校里真正受到关注和疼爱的就是这些解题高手。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有资格当班委,才能评优、评先进,就连贫困助学金都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排名。怪不得中国有句话“分分学生命根”。以我目前上的一门课程为例――《艺术概论》,其实这是一门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艺术品位的课程。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都告诉我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重要,素质的培养比技能的培养更重要。可是快到期末的时候,我还得按照学校的规定给学生们出试卷,学生们也都追着我问,考试的题型是什么、都出什么题、划重点吗,一系列的问题又都回到了考试。我再三和他们强调考试不重要,分数不重要,也显得苍白无力。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就能改变的。如果不能从学生出发,按学生需求安排课程,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而应试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目的性很强、很功利。必然导致学生忽视学习过程、影响学习兴趣,直接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很难从本质上解决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吴冠中.吴冠中谈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 〔美〕布朗・科赞尼克(马壮寰译).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学校本位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下一篇:延边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综合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