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若干构想

时间:2022-09-22 07:21:52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若干构想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社会当前持续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转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的问题及其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监督约束作用、规范财务报告体系和内容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2)05-0057-03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公司资产负债和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投资者及债权人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财务报告凸显出不少问题,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质量更高、内容更丰富的财务报告成为导向。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的问题

(一)财务报告不能体现完整性与充分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高度浓缩,披露的信息不完整、不充分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是财务报告重成本而轻价值,一些不直接与企业交易活动相关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未在财务报表上得到反映,真实的企业经济价值不能直接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反应出来。二是缺乏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忽视了揭示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上市公司对于报表附注和表外信息的披露过于简单,如财务状况说明书等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非财务信息及企业社会责任等信息的披露。

(二)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是目前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多报或少报的虚假记载;未将应记载的重大事项做出记载和反映的漏报;使报告使用者发生错误判断的误导性披露;故意或非故意的错报;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舞弊等。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信息披露不及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的编制周期过长,有滞后性,而周期越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越低;上市公司经常受利益驱使选择披露重大事件的时机,使得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掌握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技术手段、信息生产成本、传递成本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难以保证。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成因分析

1.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脱节。股权结构的失衡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当上市公司内部缺乏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就会失效,公司管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公司内部治理弱化的机会,频繁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如果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独立审计无效,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失衡,上市公司报道权与媒体舆论自由权存在法律困境,市场外部约束机制和信用评价机制则进一步弱化。

2.上市后的业绩压力与再融资压力。外部业绩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投资者往往重视短期的获利能力和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就使得管理层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管理层还必须对董事会及股东负责,董事会或控股股东也常常施加压力要求管理层完成财务及其他目标,为激励管理层,公司经常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将个人的绩效及薪酬与经营或财务目标相连接。此外,上市公司都迫切希望通过配股、增发等再融资方式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配股和增发行为均有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在这种环境下财务报告失真也不可避免。

3.获取银行融资、降低税收等成本、获取高额报酬等其他动机。除股权融资外,上市公司还会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公司管理层通常会与债权人签订具有保护性的限制条款,在突破这些条款时,为了避免违约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便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以将突破因素控制在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此外,会计信息不仅在经济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亦在如税收、管制、关税壁垒、不信任、游说、特殊行业补贴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更为明显。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业绩与其待遇有密切联系,对高管人员业绩的评价多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资本保值增值率、利润和投资收益率等,这种评价常常与高管人员的续聘、工资及福利挂钩。为了取得上级的信任和提拔,或获取高额的报酬,高管人员会利用各种手段实施财务舞弊,以满足其自身的需求。

(二)外部成因分析

1.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与处罚力度不够。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在持续披露阶段,对于持续财务信息披露的载体——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审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采取事前审核的办法,由于时间和人力的制约造成了事实上的审查不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证监会一般只在上市公司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后才开始组建调查组进驻公司进行追查,监管能力和手段不够。从一些已经查处的案件来看,不少在招股说明书中作假的不法行为监管机构没有及时发现。而且,在实践中,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通常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无法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2.中介机构缺少独立性,独立审计无效。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中介机构由于其本身也是经济人,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众多的财务舞弊案中,中介机构出现功能错位,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其和上市公司一起与监管部门周旋,使监管者在专业水平上处于劣势,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

3.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及转型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混沌。上市公司经济业务的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财务工具和结构复杂的交易活动,有的公司还会采取一些创意性的商业活动,走在会计理论发展前,导致许多复杂经济业务无法纳入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会计人员可在法定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中进行选择,导致出现某些公司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来粉饰财务报告。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难以明晰。因此,政府在行使财产权利时,常借助政府的行政权力,而在行使经济行政权力时,又常借助政府的财产权利,从而给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空间。

上一篇: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CEO如何对创新说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