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墨画教学中如何通过寓教于乐促进学生成长

时间:2022-09-22 06:58:34

浅析水墨画教学中如何通过寓教于乐促进学生成长

摘 要: 文章就如何在水墨画教学中通过寓教于乐促进学生成长展开论述: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点、线、面手手;分层诱导兴趣向纵深发展,循序渐进与创新思维相辅相成;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艺德双修、同步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墨画教学 寓教于乐 学生成长

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特别是小学生,处于少年儿童时期,他们眼中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幅很美的图画。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中,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一幅幅优美的画。风儿是会说话的画,小鸟是会唱歌的画,雨点是会跳舞的画,星星是眨巴着眼睛的画,云彩是流淌变化着的画。儿童是天生的画家,透过他们的眼睛,经过童心的诠释,我们生存的世界、万事万物充满了喜怒哀乐。特别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所看所想的世界展现出来,儿童赋予手中的笔和纸以神奇的力量,会让我们看到无限的精彩,同时他们也会从绘画表达中得到满足、享受到快乐,促进了身心健康成长。在这方面,少儿水墨画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墨画简单概括率性的特点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相吻合。我在水墨画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尊重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和规律,既做教学理论和理念的探索者,又做先进教学理论和理念的践行者。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陶冶儿童情操、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收效良好。

在水墨画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首先以儿童为主体,充分挖掘符合儿童的心理审美特点的教育资源,摸索和探究适合于儿观察、欣赏、表达的画面和图像。现代美术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画首先是美的画。它发掘出了人的心灵中最丰富的普遍存在的美去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是儿童感情上的最美味的营养品。儿童水墨画通过美术的、艺术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追求美好的精神,进而进行道德及艺术的养成教育,形成稳固的艺术素养及道德素养,并在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点、线、面入手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有兴趣,但起伏大,稳定性差。如何把少年儿童对水墨画所产生的兴趣,由表层引向纵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认为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科学求实非常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做起,开展水墨画教育教学。

首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水墨画教学从点线面开始,并辅之以游戏,首先让孩子亲近水墨、体验水墨、感悟感知水墨画。点、线是儿童最早用于表达心理活动的符号,点、线、面是绘画的基本语言。其次,把水墨画的教育教学贯穿于涂鸦游戏中,在涂鸦游戏过程中,我尊重儿童自身的“原生态”,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游戏空间,让孩子以最自然的状态沉浸在水墨游戏中。结果我看到的是一幅幅用笔大胆、构思奇特、水墨童趣的作品。尤其是在点线交错、墨色对比中展示出了丰富的想象力,蕴涵着成人难以想象的、又极具生命力的墨像认知,以及那种由衷迸发的对水墨画创作的热情让人倍感兴奋。正因为这些,才为我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成功开展创造了契机。例如,以下几幅图就是笔者在水墨画的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点、线、面做起的一个例子。

二、逐步分层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一个往复前进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反复性,需要反复抓和抓反复。同样少年儿童对事物的兴趣也存在一个反复问题,特别是对水墨画,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还都有兴趣,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及时间的推移,相当一部分人会发生兴趣转移,甚至兴趣逐渐降低,这就需要我们因势利导、实事求是、排疑解难、想方设法逐步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

最初,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往往是浅显和浅层次的,这种浅层次的认知是我们把教学引向深入的一大障碍。反映在教学中,这种对儿童水墨画的创作仅仅依靠孩子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对绘画的一时冲动,而缺乏必要的训练是不行的。他们的兴趣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层次才能持续。在深化教学中我用临创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向大师学习、向民间学习、向其他画种学习。本着模仿是为了借鉴吸收,模仿是为了更顺利地创造的思考,为学生选择提供那些既适宜孩子欣赏、便于孩子借鉴,又通往孩子心灵、点燃创作热情的范作。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用笔用墨、夸张变形、增添删减、材料工具的选用等。鼓励孩子把以前画画、手工制作的经验,迁移到水墨画的创临过程中,多种方法多种材料交替运用,使得孩子体会到了画的自主和愉悦,创造能力就自然生成了。

三、既循序渐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水墨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不是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进行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我在水墨画的教育实践中,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在引导学生学习水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适时适地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的一个抓手,效果很好。

其实,在这方面包括不少同行也认为等孩子掌握了笔墨技巧、造型能力后,才可以正式开始水墨画创作。我认为只要引导得法,孩子从踏入水墨世界的那刻起就在创作了。从戏游笔墨开始,到点与线的构成、墨与墨、墨与彩的相融相破、字与画、印与形的配合、各种材质的互补兼容,此过程中创作的意识已慢慢渗透并呈现。在游戏中创作,在继承中创造,在创作中学习。教师者要做的是提供宽广的尝试空间,保护孩子探索的好奇心,及时捕捉创作中闪现出的个性火花。这样,一批充满个性魅力的作品就涌现出来了。

艾斯纳指出:“任何一种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都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告诉学生究竟是他好还是她好的解释才正确。”所以对每个学生的作品,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以传统水墨画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水墨画作品。在教学辅导中,我尊重学生的个性,经常鼓励他们画出不同于老师、不同于他人、又不重复自己的作品。

四、寓教于乐,使水墨画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也就是说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于内外。同样通过水墨画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外因作用于内因非常重要。笔者在水墨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认为寓教于乐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外因促进内因发生转化方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潜力。

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作画的动机是纯粹的。儿童能从中接触到这种以毛笔作画、讲究水墨韵味与情趣的过程,已经达到了教学的初级目标,至于他们究竟画得是否有价值已经不再重要了。但我依然想让他们看到一个完整的水墨画创造过程。精心包装学生的作品,既是对孩子作品的最大尊重,又是保持兴趣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精心整理他们的作品,整齐地装裱在画框中,使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画不是一张简单的习作,而是可以成为像名家艺术品那样陈列在任何展览大厅中。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评价与鼓励。

戏游—创作(学习)—展示整个过程,使儿童在“过程”中享受到快乐,真切地享受到充满正能量的评价,随着年龄身心不断成长,逐渐体会到中国水墨画艺术魅力所在,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提升未来一代人的艺术品位及修养。

以下几幅就是笔者寓教于乐、既循序渐进又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不断把水墨画引向深入促进学生德艺双修可持续发展的例子。

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笔者在少儿水墨画教育教学实践中,既做教育教学理论的探究者,又做水墨画教育教学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总结了一些心得。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与践行,一定能把少儿水墨画教学引向深入。

上一篇:中职生消费行为的现状与引导 下一篇:基于教学评估视角下科艺学院系级教学档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