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转移实现机制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22 05:58:50

基于产业转移实现机制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问题探讨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编号:2012B551);2012年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度重点课题“河南区

域对外贸易质量研究”,青年课题“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内陆地区港口

建设的效应、模式及政策支持研究”,一般课题“基于制度质量视角

的河南外贸体制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

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禀赋结构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常常表现为同属于某一产业或若干产业的多数企业通过空间转换,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意愿和行为(吴建虎,200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决定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利益的诱导,是由于经济发展而引起供给、需求、国际和国内分工结构的变化,导致区域资源结构优势的动态变化,使得企业有必要以空间转移来回避经营风险和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产业转移的实现条件

1.产业转移的发生基础:产业级差。各国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主导产业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会经历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工业,产业演进则相应经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横向来看,各国与地区之间经济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和地区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需求结构、要素禀赋比率、要素价格极不平衡,要素配置结构不同,从而构成了产业的空间产业级差,导致要素的空间流动,发生产业转移(潘伟志,2004)。20世纪发生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全球产业大转移,都表现出明显产业级差的特征,产业级差是产业转移发生的第一要素。

2.产业转移的诱发因素:产业利益差。要素禀赋、市场结构、技术水平等形成一个地区的产业生长环境,对不同区域的经济体来说,不同的产业成长环境最终形成产业成长的不同利益格局,正是这种格局导致了不同的产业利益差,各类产业总是向着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从而诱发并引导了产业转移以获取比较利益。

3.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产业竞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在工资、房租、地租、原材料价格、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较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都较高,引发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这样会无形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差,给区域间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积极寻求跨地区投资和跨地区贸易,最终导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因此,区域差所导致的产业竞争,将迫使产业主动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区流动以控制成本上升。

(二)产业转移的实现路径

在具备了产业转移实现条件的基础上,开放式区域经济系统中产业向哪个区域转移,还取决于产业转移相互比较中的利益导向,而这个利益导向来自于产业转移带来的利益差。也就是说,两个地区形成了产业级差、成长差以后,只说明生产要素可以在区域间更自由的流动,产业转移的最终实现还取决于比较利益导向。对于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来说,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承接产业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的是产业升级。因此,产业转移能否实现,转移到哪些地区存在着两个推动力,即市场推动力与政府推动力。市场机制下的产业转移是通过微观经济组织的竞争实现的,它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即生产要素供给结构、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以及企业自身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如果说生产要素供给结构、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是企业转移所需要的外在推力的话,那么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就是其内在动力,企业通过对承接地进行投资,实现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在新区域内重新组合的生产要素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从而形成新的比较利益,即将转移前存在的区域差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在这一转移中,政府的推动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取决于由宏观政策所决定的政府调控和由其它措施所引导的产业转移,政府的推动力也是为微观经济组织趋利行为创造更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俞国琴,2004)。图1展示了产业转移的实现路径。

(三)产业转移的集群化特征

随着产业的模块化发展以及产业链分工的细化,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国际第四波次产业转移浪潮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规律与趋势(毛广雄,2011)。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说,产业转移是企业离开集群而到另外一个地方再造集群或者融入产业集群的过程,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由于成本与需求的增加,传统产业集群开始欠缺竞争力,承接地产业集群可以给集群区域内的企业带来关联效应和协作效应。正是这种效应的存在,可以降低集群区域内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可以提升集群区域内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外部竞争压力迫使集群中的企业做出空间策略上的调整,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转移,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集群则升级为新兴产业。

我国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依赖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的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期);国内需求和出口贸易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强劲发展的外商投资推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期);至21世纪,东部地区传统产业集群逐渐进入成熟期,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开始出现分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群开始增多,部分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集群则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产业集群发展进入产业转移与升级阶段(21世纪初期-21世纪中期)(见图2)。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环境不畅且管理方式有待创新

从硬环境来看,目前中部地区多以产业集聚区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但大多的集聚区内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道路、管网、标准化厂房、公共绿地、自来水管道长度等主要发展监测指标都比较落后。从软环境来看,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地政府扮演着一种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管理成本较高,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是由政策性引资模式向服务性、环境性引资模式转变。而中部地区的多数政府服务意识的淡薄,引资手段单一,单纯依赖优惠的土地、税收、环保政策在吸引低层次的产业,不但消耗了大量资源,加重环境污染,同时占用了大量优质土地。同时,集聚区与区外地域边界不清,与非集聚区有关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权限不清、企业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承接产业结构“畸形”问题

中部地区大部分产业集群严格讲还仅处于扎堆的“准集群”水平,所承接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目前新上的大工业项目均属集聚区内老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下游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的转型升级项目,产业链畸形化,核心产业不完整、产业链条过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集群内缺乏有机联系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大多呈现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的“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经济技术上的协作要么是自我服务,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要么去外地采购,与集聚区内企业无太多联系。

(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且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在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在产业链上的有限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快速方便,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成本降低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能力的地区,才最有可能成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贾志增,2010)。目前中部地区的大多数产业集群,核心产业本身得到足够重视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服务业,比如研发、金融、广告、营销等发展严重滞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种中介组织缺失,各类行业协会不健全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导同类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引进基地大型项目,培育产业集群上没有实现实质性进展,突出表现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同时也造成了“两难”:龙头企业要转移到某地,希望当地有较完善的配套;做配套的小企业要迁移,在龙头企业离开之前自己不敢离开。一个集群的构成应包括各类企业、中介组织、政府、大学及研究机构等,而我国许多集群存在缺少教育培训机构,咨询机构不发育以及缺少风险投资机构等现象。

(四)集群内所承接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具有完善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可实现主导产业自身的不断更新和可持续发展(张毅等,1998)。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需要转出的产业,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多数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如果无选择的承接这些转移产业,有可能沦为污染产业的栖居地和污染企业的“环境避难所”。事实上,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区内的工业企业大多是三类工业,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单位土地使用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等检测指标都没能得到很好控制。产业集群普遍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缺乏创新网络和创新机制,销售收入中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极低,企业治理结构落后、管理人才缺乏,产业集群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加快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产业集群转移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通过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新机制,大力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把落地项目服务作为项目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成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明确管委会的机构规格,实施项目审批无偿代办、重大项目联审联批联办机制,扎实搞好对入驻项目“零距离”、“一站式”全程服务。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体制职能,推进管理体制建设,探索建立封闭式管理模式。实行企业投诉机制和公众评议制度,初步形成统一、高效、富有活力的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产业集聚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建设集规划展示、商务洽谈、业务培训、办公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展示中心,成为提高综合配套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

(二)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突出主导产业

由于产业集群的独特特点,只要定位合理,就能发挥其强大的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加强产业引导,立足自身资源和环境优势,制定出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实现集群产业发展的合理集聚和布局;同时,选择引入并着力发展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构建特色产业链,使产业集聚区发展由企业集中布局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使之逐步做强做大,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做到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和带动产业的加快发展。

(三)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知名品牌

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的核心,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中部产业集群的定位应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资源禀赋、产业配套条件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整合优化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区域现有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将区域资源优势通过集群化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许皓,2007),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打造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优势产业基地以及具有自主技术与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

(四)有选择、有重点地审慎引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防止转移污染、转移落后,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明确产业转移的环境容量要求,在承接项目选择上,要注重产业和项目的科技含量、产业层次、带动能力、资源利用等问题,要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要增强对准备承接的制造业的自然资源消耗的评估,有选择性的承接低物耗、低能耗的产业。承接的产业本身要能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土地、资源硬约束下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不是不加改造地简单照搬、模仿、移植先进发达地区的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落入“引进-落后-淘汰-再引进”的怪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蒋小勇,2010)。

(五)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完整产业链

产业的生态,特别是相关配套体系的完善,是真正实现产业成功承接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结构模式。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产业各环节合理、有序的分工与协作,表现为产业系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基于技术关联而形成的一种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郑红玲等,2008)。承接产业集群转移,更多的是要从产业链上搜寻战略性产业环节,在产业的配套体系上,严格设定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投资强度、建设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确定和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确立配套产业和原有基础设施的配套,注重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强、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以及上下游配套项目,使产业所需要的服务功能实现产业的整体“嫁接”。

(六)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为东部转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通过现有的信用担保公司平台,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参股,增加注册资本,提升信用担保能力;建立产业集聚区融资公司,集中盘活优质国有资产,动作土地储备项目,补充资本金,提升融资能力;同时,要开放适合转移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产品,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引进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以及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在集聚区内开设分支机构,以多元化融资为突破,延展产业资金链条,继续完善企业自筹、“BT”模式、代建筹资、民间资本筹集等途径,破解资金困难。

参考文献:

1.吴建虎.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2.潘伟志.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4(10)

3.俞国琴.产业区域转移与东西部产业结构优化[J].四川经济研究,2004(11)

4.毛广雄. 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11(2)

5.贾志增.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9)

6.张毅,焦秀红.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J].商业研究,1998(3)

7.许皓,谢阳群,吴登生.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N].光明日报,2007(4)

8.蒋小勇.承接产业转移的几个关键问题[N].广西日报,2010(2)

9.郑红玲,刘俊萍.优化产业链体系 助推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J].特区经济,2008(2)

上一篇:论国际经济法的公私法兼融思想 下一篇:新古典经济分析中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