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

时间:2022-09-22 03:33:41

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将吸引许多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与我国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政策,令我国的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外贸企业需要大力创新、调整战略,适应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一、虚拟企业的概念

虚拟企业(VE)的概念是199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罗杰・内格尔首先提出,主要针对市场需求急速变化,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现状,建议采取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灵活重组,以企业联盟体形式共同应付市场挑战。然后在此年,联合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了一份《21世纪制造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确定提出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同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这种组建随着市场的消逝而解散。而外贸企业的虚拟化经营是指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企业围绕进出口业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外贸产品供求的快速反映和价值增值为目标,把外贸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分销者,甚至外贸行业的竞争者等有机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动态经营模式。企业经营经过了“产品经营”、“资本经营”以后,现在逐渐地转向“虚拟经营”。虚拟化经营是在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的,代表着目前世界上企业经营的一个新方向,美国的“敏捷制造”、日本的“整体性管理”及德国的“不规则型企业”等都是虚拟经营的典型形式,越来越多的虚拟公司应运而生。

虚拟企业是一个动态概念,虚拟化是动态概念下对虚拟企业的具体表述,而虚拟企业是虚拟化的动态过程。它的动态概念可以理解为:

(一)虚拟企业作为中间组织的一种,也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企业组织结构。科斯认为,市场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机制,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机制。所以,虚拟企业应该与市场和企业进行比较和研究,而不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进行比较。组织市场化的观点就是这种比较的结果,即资源配置是动态的,虚拟企业也是动态的。而那种将虚拟企业仅看成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狭隘的观念。

(二)既然虚拟企业是动态的,那么虚拟企业就具有阶段性、过程性和状态性。我们用“虚拟化”来形容虚拟企业的动态过程,也就是用“虚拟化”来描述企业虚拟的阶段、程度和状态。所以,虚拟企业是虚拟化的动态过程,即把企业中的某种能力提供外部资源整合的过程,而不是这种供应的结果。

(三)构建虚拟企业是一种战略。构建虚拟企业就是企业的虚拟化。关于战略的定义有很多,广义的战略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所认为的: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着企业所属的或应该属于的经营类型。安绍夫提出了狭义的战略观,他认为企业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美国学者霍弗和申德尔则更进一步认为:战略是企业目前的和计划的资源配置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该模式表明企业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根据上面的定义,虚拟化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企业的目的、意图而实行方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或资源配置。因此,虚拟化也是一种战略。构建虚拟企业即企业的虚拟化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虚拟化战略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改等四个方面。其中,战略实施是虚拟战略的重点,包括组织、产权制度理论、核心能力、伙伴管理等方面。

二、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模式

(一)虚拟生产。外贸企业的虚拟生产是指外贸企业不设生产工厂,而是集中公司的资源,专攻附加值高的设计和行销,把价值链中附加值低的生产部分用外包的形式专门放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代为进行。这不但使不同产品生产的调整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很快地根据市场上的变化,广泛收集信息,从而专注于设计、行销的规划,创造企业高弹性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贸易实质上就是外贸虚拟经营中的一个环节。境外的贸易公司利用其在国际市场信息、品牌、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在价格最便宜的国家采购原材料,运到加工能力强且劳动力低廉的我国进行产品生产加工。既然境外的外贸公司可以这样运行,我国的外贸公司更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条件,来采取同样的经营方式。我国的纺织、家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能力在世界上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的外贸企业可以将生产环节选择在有比较优势的我国或其他国家进行。

(二)虚拟销售。外贸企业可以借用独立的销售企业广泛分销渠道资源及营销资源,从而节省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营销成本及市场开拓费用,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市场信息的收集、产品设计的更新等,从而保持企业产品的长久竞争优势。一是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将有关营销、销售及售后服务这一块业务授予专门的销售公司经营;二是使下属销售公司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产权,来销售外贸企业自己的产品。IBM开设的World Avenue购物中心中的一家零售商Express,之前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目录,也没有在美国之外设立商店,而只是通过电子商务开展在线销售后,20%的订单来自于国外。

(三)虚拟研发。外贸企业通过与多家企业、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等合作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里的技术人才已不再来自某一个企业或研究机构,而是由来自各方面的技术人员乃至用户共同组成研发小组,来完成某一特定的研发工作。我国传统的外贸企业在经营中只是采取有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而不顾市场的需求变化,这种外贸企业作为传统的“中间商”的作用已越来越弱化。外贸企业比其他的企业更贴近世界市场,更能洞察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更能洞悉产品的发展趋势,所以通过与其他科研组织的虚拟研发,通过定牌、无牌或中性包装的方式由专门企业生产,然后在国际市场销售。消费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开发设计主要在外形包装上,而技术性产品等技术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产品的研发设计比较复杂,可以与外界合作。

(四)虚拟信息中介。外贸企业在业务的发展中,收集了大量关于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信息,并且拥有消费者需求方面的有关信息。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类,将交易的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列入交易合同,以供双方确认。这样,外贸企业可以不需要持有仓库和存货,只从事对贸易信息的中介和传输工作,收取佣金及手续费。(图1)

(五)虚拟人力资源。外贸行业处于国际市场的前沿,接触到的业务涉及各个领域,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专门的技术人才只是在开展某些特殊业务的时候需要,平时又不需要,所以为了外贸企业的这种人才弹性需求,需要灵活组织专门的人才。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描述该项业务,招聘人员迅速组建在线团队。当该项业务完成时可以解散团队。虚拟人力资源既可以迅速找到业务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又不增加雇员编制,减少了管理成本。

(六)虚拟战略业务单位。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建立价值链中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在虚拟战略中的业务单元。即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发展,争取建立在价值链中独有的竞争力,与价值链中其他的链条如上游价值链、中游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及下游价值链融合发展。

(七)战略联盟。几家企业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又有某种程度的区别,为了彼此的利益,这些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交换彼此的资源,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销售网络和信息资源等,以求在这种战略性合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

当然,这些业务模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可以相互联合运用。如康柏电脑公司,为迅速打进开始并不熟悉的个人电脑市场,一开始就与数十家知名的软硬件公司进行技术战略联盟,再加上康柏电脑的大部分零件采用外包方式加工生产,康柏本身仅掌握快速的研发能力及行销网络,最后终于使康柏电脑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的第一品牌。采用虚拟经营比较成功的企业有美国的耐克公司、锐步公司、IBM公司等,在我国有新世纪饮水科技公司、TCL公司、小天鹅公司等。

三、我国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中的外部环境

我国外贸管理体制的放松、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及外贸领域的竞争加剧、专业化外贸企业标准的降低等因素的发生使得传统的外贸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要进行创新。在虚拟经营的方式下,企业的价值链扩展为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虚拟经营的价值链中涉及的资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而且还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通过虚拟经营,上游价值链、中游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下游价值链的资源融进了一条有机完整的价值链,如图2虚拟化经营中的不同组织(包括供应商、制造商、营销商、客户,甚至同行业竞争对手等)围绕核心企业把市场这块“蛋糕”共同做大,即使按照原来的比例分配各方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结果是“双赢”或“多赢”。(图2)

(一)外贸管理体制的放松。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不断放松,越来越多的公司以及个人涉足外贸领域。2003年8月26日,商贸部的[2003]254号文件――《商务部关于调整进出口经营资格标准和核准程序的通知》中规定:自2003年9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所有内资企业都可获得外贸经营权,同时外贸企业的注册资本下降,核准登记的权限也下放到地方。2004年7月1日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规定,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并首次允许个人从事外贸经营。外贸经营权的下放,促进了经营主体多元化,使外贸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压缩或简化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环节,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直接交易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贸易的日益盛行,外贸公司作为传统中间商的采购的角色越来越弱,新的外贸企业经营方式正在变革之中。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地的原材料、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随之不断增长。20世纪七十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20%,九十年代这一比重升至40%,目前已超过50%。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内部贸易对外贸公司的业务起着双重的替代作用。

四、我国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动力因素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主要力量,但企业规模小、数量大。按现行统计,中小型为大中型企业数的几倍,而规模却是大中型企业的十或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而且资金缺乏、技术设备落后、人力经验缺乏和相应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以内部管理取代外部市场,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的内部化经营模式的采取具有相当的难度。

(二)虚拟化经营适用于变化较迅速、频繁的产业领域。对于外贸行业来说,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而我国的外贸企业从行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传统的产业中,而我国在轻纺工业、家电工业、农机工业、机床工具工业等方面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得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国内外有市场、有资源的地方进行虚拟生产,而外贸企业本身则专注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及产品的市场定位、价格策略、行销推广等。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开展了虚拟经营,并取得了成功。

(三)在虚拟化组织下,某些功能上的弱点已不构成企业发展的威胁。企业不一定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成套的设备,只要拥有对某一生产工艺的专有技术,或是组织管理上独有的优势都可以成为跨国经营的资本。对于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现在多采用OEM方式。当厂商开发出某种产品后,若发现其他厂商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比自己要低,就委托这些厂商代为生产,然后以自己的商标出售。而这样的方式正适合于外贸企业的虚拟生产经营。

(四)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更新换代的加快以及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外贸公司采取虚拟化经营可以大大加快市场反应的速度,降低生产和产品调整的成本。只有虚拟化经营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仅对虚拟公司做解散或重组就可完成对产品的调整,从而迅速确立新的经营方向。美国IBM公司即是这方面的明证。IBM曾是以规模大、功能全著称的内部化经营的典范,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PC机市场迅速崛起时却因为反应迟缓而落后。为了挽回颓势,这位“蓝色巨人”采用了虚拟化经营策略,从Intel公司购买微机处理器芯片,从Muivsoft公司引入操作系统,并充分利用市场上已经完善的PC机经销网络扩大销售,从而大大节约了初期投入,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并迅速掌握了2000多个销售网点,在短短的三年内就夺回了PC机市场的主动权。在未来世界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中,中小规模投资越来越多,充分反映了这些企业借助虚拟化经营方式的利处。我国众多外贸企业结构老化,经营困难,虚拟化却可以成为一种提高企业灵活应变能力的可选方案。

(五)虚拟经营还可为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带来更多有利的地方。通过虚拟化可使企业集中力量于优势部门,将其余技术和职能虚拟于企业的外部,互相协作,资源共享,省去部分组织环节,达到对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上的精简,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虚拟化经营是共同投资、共担费用,有利于R&D费用的筹集;同时参与企业各方优势的利用,使得经营真正走向多元化;虚拟化经营可以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效益,便于组建企业集团和保持渠道畅通;可以准确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企业实施知识和信息管理。

五、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需要注意的问题

虚拟化经营的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而且运用到外贸企业的理论还不太完善,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实践中要实现虚拟化战略需要比较高的运行平台。宏观上有法律、信用、政策等方面的因素,随着对虚拟企业的深入研究,其概念开始被尝试性地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与虚拟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构建虚拟企业应有相应的法规加以指导,使之有利于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在微观上,要建立支撑虚拟企业运行的共享知识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网络平台和动态合同(契约/信任)网络平台。

(二)外贸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各个虚拟企业能够在价值链中的不同环节提供和保持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二是在虚拟价值链中,各个虚拟企业能够实现各个核心竞争力过程的无缝联接,即虚拟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核心能力的集成与整合。那么,虚拟经营建立的前提条件是拥有核心技术,建立自身核心的竞争优势。这样,外贸企业的产、供、销体系才有可能建成。同时,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知识产权、行销渠道、研发能力等,以这些核心能力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在对外贸易中立于主动。

(三)准确定位虚拟方向,选准合适的虚拟联盟对象。公司在实施虚拟策略时,必须详细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弄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及外部资源状况。通过借用外力来改善或弥补自身之不足,即将自己的劣势虚拟化。在选择虚拟对象时要考虑技术标准、生产规范较稳定的外部成熟企业。

(四)注意虚拟化的适用范围。虚拟经营适用于变动较快的领域,如机电、服装等。因此,这类行业的外贸公司可采取此方法组建外贸企业集团,加强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的适应能力。

(五)要保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如前所述,虚拟企业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长期或短期的合作体,因此外贸公司一方面应建立与生产企业的长期稳定关系,确保连续经营;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保持重新调整组合虚拟企业的灵活性。

(六)消除虚拟经营中的文化抵触。重塑企业文化,减少各种文化摩擦和冲突,从而使之融合共生,这是虚拟经营策略成功的又一个重要保证。■

上一篇:读《资本主义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有感 下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原产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