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中的情感教学

时间:2022-09-22 01:51:58

谈数学课中的情感教学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教学美感、教师做出表率和坚定学习意志六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情感教育、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学情感;学习兴趣;教学情境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态度的体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用途广泛的学科,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情感因素进行教学。现就情感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它往往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就会在这方面下功夫,这方面的智能就容易提高。人对什么有兴趣时,对它就乐于观察,爱思索,勤思考。所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情感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比教给他知识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应以温和、热情和表扬为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尊重学生的个性,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师生情感融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习、勇于学习、敢于表现,并且使所有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在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教师正确运用语言的作用是关键的一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副死板面孔,超然情外,语言枯燥乏味,千字一腔,平铺直叙,不但不能吸引学生,反而会为学生所厌恶。与此相反,教师情趣盎然的讲述、生动贴切的手势,将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把学生领进崇高的精神世界。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思想情感灌注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讲授的知识,他们的智能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挖掘教学的美感

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掌握美育的心理因素,要讲究数学的艺术性,并使其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驱动力。的确,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有符号美、对称美、精确美、解法美等。不仅有外形表象美,而且还有内在结构美和思维美。但是不少数学内容不一定能立即引起人的美感,而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其审美内容,给予扩充或阐述,使学生从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美的神韵,从表面形象中看到内在情感活动的起伏变化。教师这种本身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教学的美表现出了很高的欣赏能力,这将无形地、自然地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断进取。

五、教师要做出表率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情感火花移植到学生的心坎里,也是教师成功教学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好数学之情呢?

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数学教学工作,不论是在深入体会教材、处理教材内容上,还是在归纳知识、总结问题规律上,甚至在习题考题的设计、评改等方面都要表现出高度负责、肯下功夫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都将深深地感染学生,为学生学好数学树立榜样。

二是教师要让学生有亲切感。师生情感的融洽是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四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当师生情感进入十分和谐的状态时,情感便起到调节理性的作用,无意识便起到有意识的作用,学生接受数学知识也就容易得多。因此,教师如能与学生一起进入情境之门探讨,常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学生要坚定学习意志

意志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能力。反过来,意志促进了能力的发展,也坚定了信心。意志是持久地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做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等。克服困难和障碍是意志品质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形成坚强意志的首要条件。提高认知能力,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积极的意志品质会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的因素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在教学中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篇:拨动心弦 灵动课堂 下一篇: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