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认知调查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09-22 11:30:01

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认知调查及护理干预

关键词 糖尿病 注射胰岛素 认知调查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39

资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36~7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3例,初中10例,小学17例,文盲5例。根据病情需要,均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需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对注射胰岛素治疗认识不足的患者。

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进行心理安抚和解释,讲解注射胰岛素的必要性,适量的胰岛素治疗是对自身分泌不足的补充,能使机体胰岛得到休息,又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其效果是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

胰岛素注射技术知识教育:①口头讲解:责任护士在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表所反馈的信息向患者一对一讲解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大、记忆力差、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督促其家属一起学习,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胰岛素。②操作演示: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准备好食物及注射用物,洗净双手,检查胰岛素的质量,在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时,应将胰岛素注射液小瓶平放手心中,双手夹住小瓶来回滚动10余次,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用酒精棉签消毒药液瓶塞,检查注射器符合要求后按要求抽吸所需剂量的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肚脐周围5cm内除外),大腿前外侧、上臂前外侧部、臀部外1/4区域。注射胰岛素方法。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5cm),待干。再次核对药物、剂量,排气后进行皮下注射,注射时针尖斜面向上,左手绷紧局部皮肤(消瘦者及小儿酌减),松开左手,抽动活塞,无回血,进行注射,注射后不可剧烈活动。如使用注射笔可与皮肤呈90°角注入,停留6秒后退出。拔针后勿用力揉搓注射部位。记录注射时间,按要求及时进餐。

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①抽吸胰岛素需剂量准确,应选择专用注射器。②使用两种剂型胰岛素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禁止把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瓶内。③胰岛素2~8℃冷藏,忌冷冻、日照、剧烈摇晃,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常温下使用

利用宣传小手册,自制操作光盘等教具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强化教育。责任护士给患者示教后,将指导患者或家属亲自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对其操作正确的地方给以肯定,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不足之处予以指出,使其在每一次操作后有所进步,直至掌握。

出院后10天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胰岛素应用情况,及各项指标监测情况,及时指导。

结 果

15例认为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加重,害怕以后无药可救。11例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或年龄因素不能掌握注射方法,需要家人协助注射,担心会给家人带来不便。7例认为自己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旦用胰岛素就会变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担心注射胰岛素会成瘾,因此出现恐惧、焦虑。4例害怕胰岛素注射后带来的疼痛感及不良反应,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8例由于经济困难,担心长期治疗无法承担注射胰岛素所需的费用。

讨 论

通过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同时通过示范指导,使患者较好地掌握了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对患者在院外有效地使用胰岛素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邓群英.长期存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5):83-84.

上一篇:重度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防范与护理 下一篇:集体和家庭健康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