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视域下财政绩效评估

时间:2022-09-22 11:14:00

审计视域下财政绩效评估

考评结果为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财政局有关制度明确提出:绩效考评结果会作为下一年编制和批复预算的依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也促使各预算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开展项目时更加严谨、规范。

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情况及审计建议

(一)绩效考评制度尚需统一和完善

在区域合并前,原东城区和原崇文区有关绩效考评工作的制度内容有所不同:如绩效考评机构选择确定及考核方式不同,安排考评时间不同,考评结果应用方式不同等等,应以区域整合为契机,加强对绩效考评工作的调研,综合各自的工作优势,明确区财政局、项目单位、考评机构在绩效考评工作中的职责和业务分工,进一步完善评价办法、工作程序、评价指标、结果应用等一系列制度。

(二)继续扩大考评范围,选择更具有代表性和绩效考评意义的项目进行考评

在调查中发现,每年考评的资金量占当年财政支出比例较低,最高年度只为2.13%,绩效考评工作规模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考评项目主要是年初部门预算批复的项目支出,尚未对基本支出项目进行考评,绩效考评选取范围尚需进一步扩大。建议一方面继续扩大绩效考评资金的范围、考评数量及考评资金量。确定考评项目时,在继续关注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政府重点工作年初预算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对当年追加金额较大或重要的项目以及基本支出项目,使绩效考评项目更合理、科学的反映预算资金总体情况和构成,考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在确定经费类项目的绩效考评时,应尽量选择有评判标准,能够体现绩效考评意义的项目进行考评。

(三)对考评机构的监督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保证绩效考评工作质量

调查过程中发现,原东城区尚无对考评机构工作情况的系统评判标准,也未提供对考评机构的考核记录资料,原崇文区根据考核指标对事务所进行打分,但原两区均没有项目单位对考评工作满意与否的意见反馈。在调查过程中部分项目单位反映,不同的考评机构、考评人员对项目的负责程度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考评机构和考核人员的监督管理。

拓宽专家选择渠道,整合专家资源,满足考评工作需要

考评专家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选择适合专家尤其是业务专家非常重要。审计调查时,某些项目单位反映参与考评的专家对具体工作不是很了解,希望能够请到更好更负责任的专家;而考评机构反映寻找业务专家的途径有限,基本是通过私人关系辗转寻找或者向市财政局寻求支援的方式寻找专家;另外原东城区对参与绩效考评专家要求“要以1:3的比例进行推荐”,此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正的原则,但影响了未能够入选专家参与的积极性,对事务所今后寻找专家增加了难度。建议采取措施拓宽选择专家的渠道,更多获得不同领域的专家资源。

根据审计建议,有关部门经过研究,于2011年12月31日出台了新的《北京市东城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东城区绩效评价中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及《北京市东城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为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作者:李琳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审计局

上一篇:企业内审与会计的区别 下一篇:职校会计审计教课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