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保民生,探索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新思路

时间:2022-09-22 11:06:08

抓安全,保民生,探索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新思路

1食品小作坊的现状

说起食品安全,食品小作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它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年曝光的“染色馒头”、“毒豆芽”、“毒生姜”、“毒腊肉”“牛肉膏”等食品安全事件都与食品小作坊有关。食品小作坊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失和直接危害虽然不如三鹿集团的“毒奶粉”那样大,但由于食品小作坊数量众多,又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一日三餐联系十分紧密,其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对百姓的心理伤害却是非常严重的。要求加强政府监管的呼声四起,监管不力的怨声也四起,食品小作坊成为不安全的代名词。在目前自治区尚未出台相关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的情况下,如何将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落在实处,抓出实效,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课题。

2提高食品小作坊政府监管有效性应坚持的原则

①提高对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性要认识到食品小作坊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是消费需求决定了食品小作坊的客观存在。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目前,食品小作坊生产的产品销售范围主要是社会底层的低收入群体。由于小作坊食品具有价格和便民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对其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对于一些经济收入水平低的群体来说,优先选择廉价食品的消费群体,远远大于“安全需求优先”的消费群体。二是食品属性决定了食品小作坊的客观存在。在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今天,部分小食品的属性就决定了只有在食品小作坊中才能加工而成,才能保持特有风味,例如,臭豆腐、腐乳、甜米酒等一系列的特色小食品,因为这些特色的小食品只局限于某些区域和特定的人群销售,局限于特定的时间或季节销售,或者因运输或者贮藏,或者本身这些特色的小食品的销量有限等诸多的因素,决定其不可能规模化、大批量的进行生产。三是经济发展决定了食品小作坊存在的必然性。任何企业要做大做强,都有积累的过程,特别小作坊在通往大企业的历程中,资本原始积累是一个必然经历的阶段。因此,现阶段食品小作坊予以保留是客观必然,是顺应市场需要的客观要求。四是食品小作坊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国,就业收入无疑是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由于开办食品小作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许多优势,能够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就业谋生问题。在我州,从事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的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如果“一刀切”地取缔食品小作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允许食品小作坊的存在,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②提高对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性重点在于提高监管措施的可行性和守住安全底线。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小作坊不与食品企业实行等同的许可制度,所以将食品小作坊纳入生产许可证考核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各地对小作坊的监管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偿试,如:“公司+散户方式”、 “联营取证方式”和 “HACCP 体系制度化管理”方式,在这些监管方式中,公司加散户方式重点考虑了产品出厂检验问题,但易造成质量责任错位;联营取证方式重点考虑推动食品小作坊由小变大的问题,以力求达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条件,忽视了目前食品小作坊必然会存在社会现实;HACCP 体系制度化管理重点考虑质量控制问题,但没有对落实制度可行性进行思考;同时上述三种方法都存在着增大了食品小作坊的管理成本这一致命缺点,与小作坊低成本、低价格的特点相违背。限区域销售模式虽然是现在的通行作法,但缺点是明显的,它违反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基本上使食品小作坊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提高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就要紧紧围绕食品小作坊低成本、低价格、小规模的特点,充分考虑食品小作坊对监管要求的承受力和执行能力,力求以尽可能小的增加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推动小作坊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③提高对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性,还要尽量保持较低的监管成本。我州的食品小作坊数量众多,监管人员少,监管能力有限,监控难度很大,特别是较多低收入人群对小作坊的廉价食品有较强的需求偏好,使小作坊的食品有较大的生存空间。若对食品小作坊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需要巨额的投入支持,不但难于实现,也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若要以有限的精力达到最大的监管效果,在今后对小作坊监管过程中必须走低成本、高效率的监管路线。

3关于食品小作坊政府监管工作的思考

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制度。食品行业众多,但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大小不一,在食品监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对各行业的风险大小进行初步评估,找出本地食品安全隐患最大的行业,制定行业规范,进行重点整顿,并将制定的行业规范作为长期要求,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二是严守食品的安全底线。食品小作坊达不到申报生产许可证的取证条件,但在监管过程中,针对食品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环节,必须制定要求和规范,对食品安全性能没有影响的非关键环节则可不做硬性要求,以简化监管内容,增强监管措施的可操作性。三是明确主体责任,注重事后监管。食品小作坊的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责任承担者,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负主体责任。我们在监管过程中,要适时评估重点风险,建立重点项的抽查制度,对出现可能性较大的和社会其它地区已经出现的危害因素进行专项抽查检验,对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通过严刑峻法来加大小作坊的违法成本,减少其投机心理。四是实行有奖举报,创立行业监督机制。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直接感受者,接触着大量的食品安全信息,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可以大大节约监管成本,使我们能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同时也鼓励同行从业者的积极举报,同行从业者间即有合作也有竞争,同行从业者的不法行为对其他从业者有负的外部性,某一经营户的不法行为会对其它同行造成利益和信誉的损害,实行有奖举报可以以较低成本促进行业监督机制的建立。

作者简介:马强,武汉大学质量院在职研究生,现在博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科工作,职务:副科长

上一篇:论如何完善食品检验的标准性 下一篇:食品安全制度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