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相关性研究对准则制定机构的应用

时间:2022-09-22 11:02:35

价值相关性研究对准则制定机构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都集中在研究股价(或股价的变化)与特定的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试图藉此给会计准则制定者提供准则制定方面的建议。罗伯特w・霍尔索森(Robert W.Holthausen)和罗斯・L瓦茨(Ross L.Watts)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以下简称综述)发表于2001年《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m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简称JAE)。他们对1972~2000年间的价值相关性文献进行了客观性评述,认为该类文献的逻辑推理所依据的估价理论(valuation theory)存在问题。文献中的理论缺乏描述性,不能解释相关性高就代表高质量准则的原因,文献中的相关关系仅仅表明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影响甚微。

一、作者简况及文献的基本结构

(一)作者简况霍尔索森为沃顿商学院教授,著名会计学家。他于1969年获得圣劳伦斯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得罗彻斯特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得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任会计和财务系主任,JAE副主编。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组织结构、管理薪酬、信息成本、股权估价和会计政策选择等,在会计及金融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瓦茨为罗切斯特大学威廉・西蒙商务管理研究生院教授,著名会计学家。他于197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商业系主任,罗切斯特大学教员委员会副主席,西蒙商学院院长遴选委员会主席、金融研究与政策项目主任、院长顾问。研究项目为“季度盈利、现金流量与应计制”和“中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与盈利/股价关系”,兼任JAE等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

(二)文献基本结构该文主要对1972-2000年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从理论和模型方面进行了客观评述。在引言部分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动机方面对拟评述的62篇文献进行了简单分类,确定文章重点评述的文献;《综述》的第二、三、和四部分从理论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了文献所采用的基本理论:直接估价理论(direct valuation theory)和估价变量理论(inputs-to-equity-valuationtheory);第三部分研究这些理论是否与FASB公告一致;第四部分主要研究这些理论是否能够解释会计实务问题;第五部分从模型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研究估价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模型中的变量与会计数据的关系;《综述》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二、《综述》的基本理论

(一)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结论价值相关性研究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会计和准则制定方面的理论推断出相关结论:“直接估价”理论和“估价变量”理论。直接估价理论指会计盈余是用于衡量一个公司市场价值的变化,或与之高度相关。也可以说,权益的账面价值是用来衡量权益的市场价值,或与之高度相关。而准则制定者对与股票价值相关的可选择的会计盈余计量方法或者股票账面价值计量方法非常注重。估价变量理论是指会计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定价模型中提供信息。根据这一理论,在估价变量理论下,准则制定者感兴趣的是那些建议投资者在估计模型中使用会计数据还是潜在数据的结论。价值相关性文献中采用的理论是否具有描述性对结论的适用性至关重要,为了评价价值相关性文献中采用的理论是否具有描述性,《综述》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一是基本理论与EASB公告的一致性;二是基本理论与GAAP的关系。

(二)基本理论与FASB公告价值相关性研究者经常依赖FASB公告中关于会计和准则制定的内容推动他们的研究。如果FASB的公告具有一致性,而价值相关性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与这些声明相矛盾,那么这些研究者如何用他们的研究方法(直接估计,以及重点是估价变量作用)进行结束,为了回到这个问题并了解FASB关于准则制定和会计的观点,《综述》对价值相关性检验中的假说和FASB的公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价值相关性研究中有三个假设与FASB的公告相矛盾。

一是使用者和用途。价值相关性文献假设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商业和经济决策的信息,投资者是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并且报告的主要用途是评估企业价值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所有的实证文献都涉及股权价值,因此文献中的“投资者”实际上是股权投资者。但是FASB关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和用途的观点却与此不同。FASB将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定义为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SFAC No.1,第30-35段)。这些“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实际的和潜在的股票和债券持有者、贸易债权、人、客户及有索赔权的雇员、贷款机构和个人贷款者。同时,FASB(1984)公告中未表明财务报告的主要用途的是股权估价。FASB指明财务报表就是通用报表,为一系列不同但相似(但不唯一)的决策提供信息(SFAC No.5,第15-16段)。这些表明FASB对报告使用者和用途的广泛定义,股权价值相关性不是准则指定所考虑的必要条件。

二是股票价格和个人投资者的使用信息。如Lambea(1996,pp6-7)认为,价值相关性文献采用股票价格评价投资者使用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因为这些价格“代表个人投资者集体对公司的估价。以及他们进行估价所采用的信息”。使用这个总的计量方法缩小了在FASB公告中涉及的股票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范围。这些公告表明FASB对个人投资者感兴趣,而不是那些在股票市场中的集体投资者。这些偏好的产生可能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平等和获取信息的不同成本。FASB(SFAC No.1,pp28)表明财务报告的目的“主要源于外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由于他们对需要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控制权,因此必须依赖管理者对这些信息的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投资者的关注加强了FASB对个人投资者的关注,而不是总体投资者。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包含的信息比提供给任何单一投资者的信息都要多,因此没有任何投资者拥有价格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同样的,也许可能个人投资者的估价模型以及估价模型所需要的变量在横截面数据上可能有很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被市场价格反映。另外,很少有投资者能够意识到包括在股票价格中的信息,因此对许多投资者及时的信息,可能对市场总计不具有及时性。这些对几乎完全依赖股票市场数据进行相对和增量关联研究的文献提出了问题,即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是否能够对个人投资者提供适当信息。个人需要的信息可能比反映在股票价格中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并且价值相关性研究并没有考虑多样性。此外,个人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时间可能与反映在股票价格中的信息获得时间完全不同,这表明边际信息内容不仅仅应该报告一个会计数据。

三是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价值相关性文献中定义的可靠性与FASB表述的可靠性不相符。Barth(2000,p16)将可靠性定义为:“价值相关意味着会计数据与一些可计量的价值相关。如果数据显著增

加了估价方程对股权估价的解释力度,那么它一定是相关的,并且核算上至少较为可靠。如果它们不是相关的,那么与股权估价就没有关联。但是,FASB对可靠性的定义还包括可验证性,该属性没有反映在相关性检验中。因此那些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会计数据不一定可靠。《综述》中指出,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的相关信息会因其不可验证性而不能称其成为GAAP下的相关信息,但此类研究中的不相关信息因审计具有可验证性而变得相关。可验证性还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及时性。因此,不能因为后来披露的财务报表没有市场反映就断言GAAP没有作用,一旦撤销这些牵制性的约束,管理层自愿披露类似信息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FASB声明直接否定了财务报告的目的是股权估价,同时也说明向股权估价提供变量仅仅是财务报告的一方面的作用。FASB的公告认为价值相关性文献所采用的会计和准则制定理论不是描述性的,这些声明也表明文献中采用总体核算(股票价格)代表股权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未考虑信息的可验证性,将导致文献缺乏描述性的能力。

(三)基本理论和GAAP

检验理论的作用更直接的方法是考察其对实务的解释力度。在会计实务中,直接股权估价不是GAAP考虑的主要因素,会计的估价变量作用也不是影响实务的主导因素,即会计信息有益于股权定价的用途仅是众多用途之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承担了许多非估价作用。会计实务中的许多特点与FASB的声明相一致。《综述》从财务报告的性质、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入手,研究发现非估价理论在财务报告和会计实务中起主要作用。

一是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演变。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演变与资产负债表对公司的股权估价作用(直接估价)不一致,但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演变与向估价模型提供变量(尤其是放弃期权)和契约作用等众多作用相一致。而且,有证据显示诉讼和监管影响着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1)资产负债表的性质。首先,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与直接股权估价作用不一致,而是与其他作用相一致。因为FASB引入市场价值会计只针对单项资产,而不是整个公司。在财务状况声明书中没有提及直接股权估价。其次,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对其可分离市场价值的估计,这个观点与财务报告的契约作用相一致。最后,高管薪酬合同仍利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并且他们的使用与资产负债表估计可分离净资产价值一致,而不是股权价值的作用相一致。(2)资产负债表的演变。资产负债表的演变不仅与资产负债表对估价和契约提供变量相一致,还说明监管和诉讼也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在SEC建立和正式准则颁布之前,贷款估价和契约需求在形成资产负债表时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资产价值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列示的要求也与贷款估价变量和契约相一致。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规章制度开始限制对资产增值的记录,到20世纪40年代,实务中对固定资产的重估增值近乎没有(Walker,1992)。

二是利润表的稳健性。会计的稳健性要求预计损失,但不预计利得,所以股票价格反映好消息(利得)的时间早与盈余的反映时间,而坏消息在股票价格和盈余中的反映时间更加一致。股票价格比盈余具有更多的利得信息。推迟确认利得,提前确认损失导致对净资产的低估。稳健性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契约,诉讼或税收问题,从而突出了财务报表用途的多重性。稳健性在各国的发展,不能用直接估价或估价变量理论解释。通过对美国财务报告中稳健性的存在性进行假设检验,发现财务报告的稳健性在美国颁布正式准则制度之前已存在,并且在观点盈余和股票价格的相关关系实际是由坏消息引起的提出后,报告的稳健性增强。前一项结论与契约理论相一致,并且税收可能影响稳健性。诉讼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稳健性的增强,是随着诉讼的增多以及FASB成为准则制定机构后而发生的。由于好消息而引起的收益和股票价格相关关系的缺乏,强烈表明财务报告不是用来衡量价值或价值变动,也不是衡量回归分析文献中那些被假设的变量。这项结论是反对直接估价理论的有力证据,也对估价计量理论提出质疑。

三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在正式准则制度建立之前,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就存在着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涉及到对股权期末账面价值的决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以及“不清洁”盈余的性质主要与契约因素相一致。FASB从业绩衡量和管理符合利润表契约作用的观点出发,证明了准则制定者周期性的尝试要求报告清洁盈余。出于确定管理薪酬或监管经营业绩目的,将未实现的有价证券利得和固定资产增值不计入到收入中可能是合理的,同时出于评定管理薪酬、监管及债务契约的目的,将资产的利得计人收入也是合理的。从债务契约的角度考虑,证券的市场价值可以代表它们的清算价值。从薪酬和监管的角度考虑,这些清算价值可以看作是公司持有这些资产的机会成本,也是计算超常报酬的基础。总的来说,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性质可用财务报告的多重作用解释,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多重作用。考虑到这些报表的不同作用,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两个报表勾稽必不可少的项目。资产负债表的借款作用表明它应该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但是,这些资产的价值变动可能认为超过了管理者的控制范围,所以从薪酬和监管的角度考虑,衡量经营业绩(盈余)是不应该包括这些变动(即应计入股东权益变动中)。

四是会计实务中非估价因素的中心性。非估价因素(如契约、监管等)不仅影响着准则的制定和会计报告实务,有证据显示它们是会计实务的核心因素。来自SEC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体系逐渐演变成满足会计的非估价作用。在证券法颁布之后,对股权估价作用的强调是建立在以契约和管理为主要作用的体系之上的。在证券法颁布之前,契约是影响会计实务的重要因素。会计的服务作用与契约的要求相一致。但从1975年后,财务报表的作用可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会计数字反映了契约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广大投资者的信息需求。除契约因素外,在正式准则颁布之前,所得税也影响着财务报告。在制定正式准则后,契约和税收通过几种途径,同监管和诉讼一起影响财务报告。上述几种因素使GAAP具有灵活性,同时也影响着GAAP的执行方法。GAAP的执行依赖于非估价因素。Basu(1997)的结论与美国实务中,随着审计责任的增加,会计实务更加稳健的现象相一致。会计准则不能单独的决定会计报告的属性,影响新准则选择的因素也影响这些准则的实施。这些表明,估价作用不能解释会计实务问题,财务报告的多重作用,特别是非估价因素影响着会计实务的发展。因此,直接估价不能决定GAAP的性质。另外,也不能说明估价变量观点是决定因素。契约、诉讼、政治和税收也影响着GAAP的性质。此外,如果估价变量是会计的唯一作用,没有考虑会计准则制定者考虑的其他因素,那么研究对准则的制定影响意义会很小。但目前,价值相关性文献正在努力为不具有描述性的会计和准则理论对准则制定的指导意义提供证据。

三、《综述》的估价模型

(一)资产负债表模型一是估价模型。在增量关联研究中采用的资产负债表模型如下所述:MVE=MVA-MVL-MVC(1),MVE表示股权市场价值;MVA表示可分离资产中除去被评估增量关联关系部分的市场价值;MVL表示可分离负债中除去被评估增量关联关系部分的市场价值(负债用负数表示);MVC表示资产负债表中被评估增量关联关系部分的市场价值。鉴于方程(1)中没有涉及租金,一些价值相关性研究者把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用商誉表示,商誉的大小用股权市场价值与净资产价值的差值表示MVE=MVA-MVL-MVC-GW(2)。GW表示商誉,商誉的引入使方程(2)的表达很复杂。它也可以用下式表示:GW=MVE-MVA-MVL-MVC。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用独立变量代表商誉进行回归分析,但商誉作为一项单独的经济资产,仅是MVE和其它净资产价值的差值。估计股权价值的两种方法的区别是:无条件的股权价值和以清算为条件的股权价值。这两方面与公司是否有租金和租金是否可分离出售不同。

二是模型变量与会计数据的联系。如果资产负债表模型成立(如,任何租金都是可分离出售的),那么会计数据与估价模型中变量的关系非常明显,变量是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资产或负债相应的会计数据隐含了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如果资产负债表模型不成立(如有些租金不可单独出售),变量与会计数据的关系变得很复杂。如果会计数据提供了资产和负债有关市场价值的信息,它们也不能用方程(1)这样简单的方程式表示。在方程中引入商誉(像方程(2)那样)也不能解决问题。

三是对增量关联研究的启示。非测量研究评价MVC的价值相关性,主要检验在方程(1)或(2)中估计的相关系数是否显著不等于0。对于资产来说,应检验相关系数是否显著为正,而相对于负债,应检验相关系数是否显著为负。测量研究方法假设会计数据是对MVC的一种计量方法,所以资产的相关系数应该为确定的正数,负债的相关系数应为确定负数。这些相关系数之间差别的程度通过衡量这些会计数据衡量资产或负债的错误程度(Barth,1991:Barth等,1996;Ecchel等,1996)。即使这些假设是恰当的,如果有租金存在,这些假设将不成立。方程(1)不会成立并且股权价值与净资产不是线性函数关系,所以将不能预测系数应该为1和负1。此外,受公司清算可能性的影响,各个公司的系数将各有不同。

(二)盈余模型一是估价模型。测量研究明确指定估价模型。在这些研究中以盈余对股权市场价值进行回归,盈余的回归系数预计将为1/r,r表示未来盈余的贴现率。在这些研究中,盈余被视为公司运营的“永久”收益或“长期”收益,而股价被视为盈余的资本化。会计收益不是现金流量,这种对现金流量重新分配的方法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使盈余资本化等于股权市场价值的贴现率r不是公司的股权资本化成本,并且也不能确定。这意味着在测量研究中不能预测盈余的相关系数。在相对关联研究中,经常用各种可选择的收益计量方法对股票回报进行回归分析,R最大的计量方法是最好的计量方法或价值相关性最高的方法。非测量的相对关联研究正是基于此标准,即衡量盈余核算(或是转换)永久盈余准确程度的标准是R。收益核算永久收益的错误越小,对盈余进行回归分析的R越大。但是由于收益的变化可能是短期的极端收益,而且极端收益的短暂性表明回报和收益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也大量的证据支持这些结论。非线性关系没有在文献中的回归分析中反映。

二是与会计数据的关联。在现行GAAP下,没有项目反映永久收益,更重要的是,根据GAAP不适合计算永久收益。仅仅在少数的情况下,GAAP对一次性利得和损失与相对永久的收入来源做区分。但是相对关联和增量关联研究中却假设所选用的收益数据代表长期收入。在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对收益的研究中,没有额外考虑稳健性。在有坏消息的年份,收益将更加不具有持续性,因为当期对损失的确认比利得更全面。在有好消息的年份,收益将更具有持续性。但是,文献中只是机械的引入虚拟变量代表有坏消息的年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不同时间和不同公司的稳健性不同。此外,只是机械的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表示稳健性是不能解释其存在性的。

三是对关联研究的影响。(1)缺乏对盈余及盈余组成的指导。由于缺乏会计理论支持,盈余模型对研究者(或准则制定者)没有提供关于何种会计数据应该包括在盈余中的指导,仅仅说明它们与股价或回报高度相关。而且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研究者只是调查了根据现有或拟议的准则核算的收益数据或收益组成部分,但没有考虑可能最大化关联关系的盈余数据和盈余组成部分。拟议准则是由于其他原因而不是因为价值相关性产生的(Leftwich,1995,对FASB议事日程的调查)。用盈余模型决定盈余的组成部分时(增量关联研究),它们的增量关联关系依赖于回归分析中的其他数据。但是未发现对研究内容顺序进行指导的规定,文献中选用的顺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2)盈余和盈余组成的系数。首先,因为盈余中包括其它期间的现金流量(时间问题),那么盈余的系数不是1,而且大于股权资本成本。其次,由于公司现金流动周期和投资周期不同,周期越长,现金流发生时间和其在收入中确认时间的差异越大,收益的折现系数和现金流量的折现系数的差异也越大。最后,缺乏对公司增长和放弃期权的考虑,以及盈余和股权价值的存在非线性关系的考虑,这些表明对相对关联测量研究中系数的预测是错误的(如系数不可能对折现率有预测功能)。

(三)Ohlson模型 一是估计模型。Ohlson模型起源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表示形式如下:MVEo=BV,,MVE表示0时刻股权的市场价值;BV表示t时刻股权的账面价值;r表示投资者的资本机会成本;x表示报告收益;E表示为t时刻的期望算子。该模型来源于净收益会计下的股利估价模型(股权账面价值的变动等于留存收益加减资本交易)。只要净收益的条件满足,该模型适用于任何会计方法。未来收益的变化或改变会计方法而产生的收益变化被股权账面价值的变动所抵消。因此,剩余收入估价模型除阐明会计方法与价值的关系,以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外,没有提供任何会计理论,也没有说明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Ohlson模型没有考虑放弃期权。出于估算放弃期权的价值目的,账面价值不能衡量净资产的价值。期权将会干扰市场价值、未来收益和账面价值的线性关系,也会干扰市场价值和现行收益,股利和账面价值的线性关系。此外,由于信息动态假设,投资会比初始期滞后,因此该模型与出于投资目的的预期租金(预期的正净现值项目)不相符。

二是与会计数据的关联。与盈余模型一样,Ohlson模型对不同会计方法的选择没有任何经验建议。对准则制定者唯一的启示来源于价值相关性文献的标准,而不是模型本身:选择的会计方应该使账面价值和收益数据的结合与股权的市场价值高度相关。永道

学术咨询委员会(1997)声称该模型表明会计方法的选择应该依赖于账面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以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但是这些结论不是来源与模型本身。有些修正的Ohlson模型包括会计的稳健性,但那些稳健性没有理论支持。稳健性只是该模型的外因,且关于折旧的速度大于经济折旧速度的假设包含了稳健性。而对其没有给出解释,也未对这些比率如何在各公司呈现不同进行阐述,所以其对会计实务和准则没有任何影响。在简单的没有考虑增长期权(净现值为正的项目)的Ohlson模型中,由于未来收益被高估,现行账面价值被低估,若未来经济不存在增长,只是机械的进行折旧假设可能会估算出经济增长。

三是对关联研究的启示。Ohlson模型的影响大致上与盈余模型相同,以Ohlson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一项不同就是这些文献包括账面价值这一项,它对净资产价值的替代具有代表性,而且也潜在的减轻了遗漏相关变量的问题(如对净资产的遗漏)。综上所述,在价值相关性和资本市场文献中使用的估价模型对会计没有任何作用。建立在完美的市场假说上的资产负债表模型,建立在竞争资本市场假说上,以收益为基础的股利贴现模型以及Ohlson模型都假设无信息成本。这些估价模型没有提供任何会计理论。盈余模型中,会计收益和永久收益没有明确的联系。Ohlson模型,假设没有增长期权,即使允许增长期权的存在,它也不同区分不同的会计方法,并且将增长期权引入上述任何一种模型,都很难使人满意。这些期权的存在是会计变量和价值不具有线性关系。但非线性程度是经验研究的问题,且非线性关系也可能有会计的稳健性产生。鉴于此,即使向估价模型提供变量信息是财务会计的唯一作用,但是价值相关性不能以预测的方式,为会计实务提供更多信息。所以,它也不能为准则制定者提供太多的指导。

四、《综述》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一)《综述》对我国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我国学者重视并运用价值相关性研究方法对我国会计准则进行了实证评价,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研究我国股市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课题上,赵宇龙(1998)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盈余数字在中国有用性的论文;蔡祥等(2003)的实证文献述评表明中国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以Feltham和Ohlson(1995)提出的计价模型为基础,主要采用关联研究法,研究哪一种会计体系下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在某一特定体系下,哪些会计信息或会计指标具有更大的相关性。根据《综述》的相关评价,可以发现我国价值相关性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缺陷:第一,研究者在评价会计准则时没有明确说明其评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是否与准制定者追求的目标一致。第二,价值相关性研究潜在的假设是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的市场价值。但由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特殊性,股票价格的含义与国外不同,不能代表所有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仅用股票价格和盈余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考证。第三,研究者在选择模型时基本上还是借鉴国外学者使用过的模型,很少说明使用这一模型的原因。

(二)《综述》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价值相关性研究存在很多局限性。第一,由于文献中所依据的理论不具有描述性,因此很难保证文献中得出的结论是否有效,而且对准则制定的贡献不大。第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只是投资者,其他利益相关者也需要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决策,因此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评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有失偏颇。《综述》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财务报告的多重目的。财务报告作为一种通用目的的报告,契约、税收及诉讼等也影响着财务报告。目前许多学者假设财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股权估价(没有证据支持),忽略了会计的其他作用。如果学者花费更多的精力研究形成会计的多种因素,那么准则制定者将受益匪浅。这些研究将会完善会计理论,且形成更加具有描述性的会计理论,这些理论将帮助学者以及准则制定者更好地理解会计形成的影响因素。(2)增强研究中的稳健性。会计中明显的稳健性说明会计研究开始重视稳健性(如Basu,1997;Ball等,2000)。由于稳健性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国家都普遍存在,增强研究中的稳健性似乎能够显著提高对会计的理解。现行关于股权估价是会计主要作用的假设,表明调查股权估价作用是否能够解释稳健性将会提供更多信息。契约(包括管理层契约)、诉讼、监督、税收和其他机构的协议能够影响不同国家稳健性的程度。这些因素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稳健性的国际差异;稳健性的存在是否更多的由于会计实务的发展,而不是会计准则的颁发;不同因素的存在表明稳健性可能在财务报告的一些领域更普遍。(3)研究非股权估价作用。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非股权估价作用和其他影响会计和准则制定的因素。由于非股权投资者的目的,财务报告可能对估算清算价值和持续经营价值有用。未来研究可涉及何种会计信息与非股权投资者(债权人等)更相关;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是否受债权者的影响,而不是受股权投资者的影响;如果是现在使用的资产负债表模型怎样适合股权估价;如果资产负债表主要对债权投资者有用,那么采用股权价格和资产负债表模型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可能在许多方面都不具有描述性。

上一篇:IASB《中小主体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我国的... 下一篇:会计类考试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