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改变及证券市场的联系

时间:2022-09-22 09:20:05

宏观经济改变及证券市场的联系

一、研究背景

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产生的目的是为企业获得融资,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以促进宏观经济更好的发展。自从1976年罗斯提出APT理论以来,宏观经济变量与风险一起成为了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使得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有了理论依据。从此,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不仅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动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将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再由宏观经济变量反作用于股票市场而起到循环作用。而政府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也是基于这样的作用机制来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行调节。因而,在目前情况下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存在关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世界上所有的新兴证券市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观调控的干预,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发展仅有二十余年的新市场,更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国家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不能盲目的进行,要实行有效的调控措施,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必须有明确的了解。由于宏观经济变量众多,且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因此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本文以实证的方式,通过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建立模型来研究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存在怎样的关联性。

二、文献回顾

Chen等(1986)在APT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他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影响贴现率成为股市风险因素之一,还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1981)提出了协整分析理论,为检验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关联性提供了的另一种方法。Fama(1990)用多因素模型证实了美国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对股市收益率有显著的影响,并指出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来对股市产生作用的。Benranke和Kuttne(2004)利用VAR方法,考察了未预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有影响,但货币政策的变动只能解释部分股票价格的变动。钟小强(2008)利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货币供应量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不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相对于利率,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更大。孙云玉(2009)采用2000—2007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市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不同,M1对股市价格影响最大,但反过来股市价格则对M0影响最大,对M1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三、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本文将以股票定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和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奠定基础。

(一)股票定价理论

作为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股票定价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理论向现论转变的过程。传统股票定价理论主要指稳固基础理论,其基本思想是,股票具有内在价值,它是股票价格稳固的基点,股票价格决定于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的,当股票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就出现卖出机会,反之亦然。传统的定价理论着重于价值发现功能,即从企业角度入手考察股票价格决定因素。现代定价理论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到投资者的现实情况,即投资者往往不是投资于一种股票,而是投资于由多种股票形成的组合。现代股票定价理论的代表人物Markowitz在1952年发表了《证券组合的选择》一文,他根据统计学上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等指标,将单个股票和股票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量化,将复杂的投资决策问题简化为收益-风险(期望值-方差)的二维问题,给出了投资者如何通过建立有效边界,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一整套理论,即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二)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股价的波动取决于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未来贴现因子的波动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而未来现金流、贴现因子直接受企业层面实体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杠杆、管理水平等;企业的实体因素又受行业因素、宏观经济基础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等)及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股价的变动因素取决于上述经济实体变量及相关政策变量,股指的变化也应由这些变量的变化所决定。如图1所示所有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

(三)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

股票市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投资方式,其在筹集资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优化资源配置这三方面对宏观经济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消费、投资、货币政策和汇率等渠道来产生作用的:(1)股票价格一般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具有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股票市场对GDP的作用主要通过股票市场的消费和投资两个渠道来推动。(2)股市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市价格波动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从而对货币供应带来冲击,并推动货币供应的存量和结构发生相应变化。(3)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上升还将增加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增加货币需求,推动国内利率的上升,而国内利率的上升还将进一步刺激资本流入,使本币升值,汇率上升。

(四)研究假设

综合已有的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到我国的经济来说,这种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由于影响机制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股票市场的自身发展特点密切相关。本文关于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关联性实证分析的理论假设如下:

假设1: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正相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是总产出的组成部分,它们增加表明国内总需求增加,并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公司利润也随之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任何增加,都会影响国内公司现金流同方向变化。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也会同方向变化。因此,股市表现和国内市场总值,甚至和消费、投资、进出口之间应存在正向关系。

假设2: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成负相关通常认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非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之间就会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如果通货膨胀使产品售价上升,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从而使公司现金流增加且这种增加是同步的,上述关系可能不再成立。因此,通货膨胀和股票价格存在一种不十分确定的负相关关系。

假设3: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利率正相关一般假设名义利率和价值模型的无风险利率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因此名义利率的变化将会使资产价格向相反方向运动。因为利率降低一般使投资者要求贴现率下降,在预期股利不变的条件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将会上升。

假设4: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关系不确定从长期来看,股市上涨根本动力应该是经济增长和企业营利能力的增强。但在短期内,资金是股市的物质基础,资金的流入流出是造成股市涨跌的直接因素。当货币供应增加超过民众因经济增长及支付习惯和制度等变动引起的需求增加时,市场利率会下降,就会存在部分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从而提高股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当股市扩容有限时,股价将上涨。可见,货币变动领先于股价变动,且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同时货币供给增长会刺激经济增长,会使企业现金流增加,从而提高股票价格。可是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使资产价格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样,股价指数和货币供给应该反向变化。综上所述,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变动方向更应该由经验证据来决定。

四、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票市场关联性的实证分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进行考察,主要遵循如下步骤:首先进行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之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并以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VAR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最后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角度来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199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大智慧系统软件、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由于月度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此,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本文用X-n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调整,得到剔除季节因素的数据。

(二)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SZ)作为股市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是年度数据,很难得到月度数据,故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采用工业增加值(GYZJZ)来代替GDP;货币供应量本文采用M2来反映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用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反映通胀情况;利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中间目标之一,本文选用的是实际贷款利率并选6个月贷款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代表,以5年期贷款利率作为长期利率的代表;汇率本文选用外汇储备(WHCB)作为汇率指标。

(三)实证检验

大部分有关宏观经济的模型,都是利用经济理论来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但是,经济理论通常并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右端,这使得估计和推断更加复杂。为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用非结构性方法来建立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就是本章所采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对宏观经济变量这一时间序列的相关分析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解释能力。由于宏观经济中包含有许多的变量,无法明确的知道每一个变量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故本文将他们拆分开来进行研究。

1.GDP、投资、储蓄、消费、对外贸易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本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工业增加值(GYZJZ)、储蓄额(CXE)、社会消费总额(SHXFE)、固定资产投资(GDZCWCE)、进出口额(JCKE)。(1)单位根检验。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的构建是要求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故本文要对所选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的检验方法是ADF检验。由表1可知,我们所选取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也要先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参考了LR(极大似然比值)、SC值、AIC值,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滞后一阶的VAR模型。由运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拟合的方程拟合优度为0.9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89,说明模型拟合的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得到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的数学公式:SZ=0.85*SZ(-1)-0.005*CXE(-1)+0.02*GDZCWCE(-1)-0.23*GYZJZ(-1)+0.44*JCKE(-1)+0.15*SHIXFZE(-1)+25.53由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与自身前一期的指数成正向变化,与固定资产完成额、进出口额、社会消费总额的前一期值成正向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的增加,表明实业投资的增加,实业投资与股票市场投资是相互促进的,实业投资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股票市场的发展。进出口的增加,则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同时使得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扬。而消费的增加,一方面使得企业的销售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还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将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体现在股票价格的上扬上。上证综指与工业增加值的前一期变化成反向变化,在本期的关系中也是负向相关,这与我们前期理论分析结论有些出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本文用工业增加值来替代GDP,替代性可能不够。第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轨道与国外的股票市场很不一致。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起步原因较特殊,而且还有中国股市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不是很强,导致股票价格会经常出现异常性的波动。

(3)Johansen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依然选用特征根检验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见表2:

这说明上证综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同时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也是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关系的。这从另一方面为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中提到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传导影响股市提供了实证支持。协整方程式如下:SZ=1.49CXE+2.90GDZCWCE-5.38GYZJZ+12.97JCKE-2.005SHXFZE从上述公式中得出,长期储蓄额的增加,使得货币供给增加,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让股市资金充足,促使股价上升,因此股价与储蓄额是正向波动的,这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的增加,意味着社会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增强股票投资者的信心,从而给股票市场良好的信号,使得股票价格上涨,这也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进出口额的增加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表明国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这至少对外贸企业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外贸企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的提供原料和销售的上下游的企业的发展。企业基本面发展良好,反映在企业股票上,促使股票价格上升。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消费的增加会使股票价格下降。其可能原因为,消费的过快增加会使物价上涨过快,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和投资心理恐慌,从而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4)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见表3。由表3可知:工业增加值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社会消费总额的变化也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同时,上证综指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进出口额的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和进出口额与上证综指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不仅宏观经济变量会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而且上证综指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经济变量。最终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个变量可以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假定相吻合,即宏观经济变量可以通过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来共同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货币政策指标、财政政策指标和汇率是代表宏观经济政策的传统指标,建立它们与股票市场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分析,可以更详细的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本小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货币供给(M2)、财政收入(CZSR)、财政支出(CZZC)、外汇储备(WHCB)等。

(1)单位根检验。由表4可知,上述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说明这些数据是符合我们进行协整检验的要求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要先确定滞后阶数。这里还是采用LR似然比和SC值、AIC值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选取一个较合理的滞后阶数。这里我们选取滞后一阶的方式来构建VAR模型。其方程式为:SZ=0.8352SZ(-1)+0.006CZSR(-1)+0.048CZZC(-1)-0.317WHCB(-1)+0.0169M2(-1)-2310.5由上面的公式我们也可以发现,上证综指仍旧受自身前一期的影响。同时,短期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变化均会引起上证综指正向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财政收入的过多增加可能会不利于股市的发展,这和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税收的增加,加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负担,减少了资金供给,长此以往,对资本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

M2将引起上证综指的同向变化,这和我们前面关于货币供给量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内在价值增长效应都体现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上证综指的正向变化。短期外汇储备将引起股票市场反方向的变化。外汇储备虽然有利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量已经过量,故而它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这也和我们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Johansen协整检验。对上述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上述的模型中存在着协整关系。这说明了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将上证综指的协整方程式列出,详细地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SZ=-1.24CZSR+4.03CZZC+2.17M2-26.74WHCB由上面的协整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到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和我们分析VAR模型时提到的一样,财政收入的系数在长期协整关系式中变为负数,即财政收入的增加,长期而言是不利于股市的。其余的变量的系数都没有改变正负。这说明,在长期中,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的。

(4)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需要分析这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与股价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而且,这些变量还能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说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不但可以单方面影响股票市场,而且可以综合起来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同时我们也看到,上证综指不能格兰杰引起财政政策变量的变化,不能格兰杰引起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的变化。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了就中国股市而言,汇率与股市是汇率导向模型的传导机制。股票导向的传导机制,在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形成,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发挥作用。股票市场不能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这也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有关,一般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受中央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的。

五、结论及局限性

通过以上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宏观经济变量除了可以单独的影响到股市,还可以通过相互作用来共同影响股市。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作用机制,来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股票市场。同时,股市也可以反作用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具体影响为: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同向变动,汇率与股票市场反向变动。财政收入就短期而言,与股票市场正向变动,但长期的协整方程式则表明其与股票市场反向变动,财政支出与股票市场同向变动。汇率基本上与股票市场是同向波动的,通货膨胀率与股票市场是反向变动的。储蓄与股票市场同向变动,消费与股票市场反向变动,进出口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与股票市场同向变动。外汇储备与股票市场反向变动。由于数据替代性的问题以及中国股票市场自身存在的特点的原因,在此次实证结论中出现了工业增加值与股票市场呈现反方向变动的情形。这些实证结论与前面的理论假定大体是相一致的,但是也出现了个别与实际情况相出入的地方。

上一篇:国家信贷政策下抓好银行信贷监管 下一篇:电子设计比赛促进人才培育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