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9-22 08:00:30

浅析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群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区域群文化,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区文化,而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即我们说的城市)的地区文化,是城市大众文化。通俗一点儿说就是指特定时期,一个范畴内人民群众的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共同的文化喜好的聚集,常常带有鲜明的通俗性和群众性, 但由于几千年来我们身处被小农意识的大海包围的土壤上,多年来从中国城市中蜕变出来的城市群众文化,只能说是农村化的城市文化或都市的农村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以鲜明的形态反映到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领域中来。而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这种变革更加明显。同时还由于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外来新鲜的空气进入到祖国的大地,让人们在横向上有了参照,传统的文化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势必将城市大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等,从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解脱出来,以更好地适应变革了的时代要求。因此,在这种传统型文化格局正日益被抛弃但又并完全失去意义、同时现代意义的文化格局崭露头角但又未真正形成的特殊时期,城市群众文化特征必然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要想准确地把握它,就必须重新估量城市大众在新时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审美情趣和文化心量因素,以摸清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航向。

一、城市群众文化发展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

1、整个社会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群众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城市大众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快节奏化,促使城市大众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不断更新,城市群众文化必须反映它,并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方式。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进行改造,融进现代意识;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载体。

2、改革中的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向传统型文化体制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它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传统型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摆脱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起创新、竞争的市场观念,明确群众文化的产业属性,使城市群众文化事业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观念、机制的束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片面夸大文化事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和在政治上狭隘的功利性作用,忽视了它自身活跃的产业属性,致使许多优秀的群众文化丧失了生存环境,群众文化阵地日益缩小。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城市大众观念的更新,使城市群众文化向“市场文化”、“产业文化”开始演化。城市群众文化教育逐步向事业实体机制得以重建。由此,各种文化载体应时而生,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生机勃勃的城市群众文化产业大军。

3、国际群众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也向我国城市群众文化提出关照,城市群众文化产业化、规模化已形成国际性气候。西方发达国家把文化产业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他们认为群众文化产业化,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与爱好的产业,将建筑学、城市绿化、民间艺术和现代科学等诸内容融为一体,一方面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需要;另一方面创造出巨额财富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中活跃的产业部门。但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大众刚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对于新时期城市群众文化的商品性及产业化特征还理解不深,往往出现片面化、单纯化,夸大它的商品属性,把群众文化教育作为谋利的工具,而忽视了它的基本属性――意识形态和社会福利性,从而失去了它的社会功能,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当代社会的交往活动日趋频繁,使得区域性群众文化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的特征。

作为一种地域性群众文化,城市群众文化代表了该地区文化的总体特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治、经济的闭塞和落后使城市群众文化一直处于低谷,没有发挥出它自身的潜力和作用。随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开放和腾飞,文化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城市群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最先进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走在了其他文化的前列。城市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以输出的形式向外传播,以一个地区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外扩散,从效区到农村,从这个中心到另一个中心。同时,城市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上就会很难有突破性进展,因为该地区只能提供使之发展到如此程度的条件,它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到外界吸收养分,这样就促成了区域之间的群众文化的相互渗透。当今先进的交通、通讯等设备,可以使各地区群众文化相互交流和广泛结盟,人们相互借鉴,达到使自身增值与发展的目的。现在,我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许多“联合体”、“联谊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出现的“姐妹城市”、“友谊城市”,追根溯源,大多是文化联姻的结果,其间城市群众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

城市群众文化的辐射力与渗透力,必然要越过国界影响世界,把整个世界文化作为自己的参照系,随着这种辐射力的不断增强,必将会形成全球化的城市群众文化大气候。

上一篇:灰色理论在高速铁路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时期图书馆人的三大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