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攻击行为

时间:2022-09-22 06:32:25

摘 要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暴力、争斗、战争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类。抛开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初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事件,小规模暴力事件和攻击行为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本文针对人类的攻击行为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剖析,并试图从心理健康角度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唤醒状态 暴力行为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1引起攻击行为主要心理和社会因素

引起攻击行为的因素较多,当存在普遍因素和个别因素,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较为普遍的能够引起攻击行为的因素。

著名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有一句话:当不幸看上去不可避免时,人们总是可以忍受这些不幸的;但是当不幸使得人们感觉可以摆脱它们的时候,不幸也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了。要证明这一点,在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中,经济的萧条使得许多人经受了非常大的挫折,但是暴力犯罪率却并没有因此而上升;媒体中所呈现的暴力因素日渐攀升,也会对某些个体的攻击行为带来一定的诱导性作用,无论是网络、报纸、电视等等,因而我认为媒体的报道应当适度。

其次,个别因素主要是攻击线索,在有攻击线索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攻击行为,与攻击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攻击,而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更加愤怒,从而大大增强攻击性。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枪支持有率较高的美国同枪支持有率较低的英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相比,枪击案就数量多很多,美国每年有1万起手枪枪杀案件,澳大利亚约有12起,英国24起,加拿大100起,枪支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作为攻击者的攻击线索。

2攻击行为给社会心理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攻击行为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对受害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以及给受到攻击行为的幸存者也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影,造成终身心理伤害。

首先攻击行为会给当地的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动荡和不安,对于当事人以及经历这种暴力事件的人的身体和心理上都带来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一方面表现在攻击行为发生的当时,是及时性的伤害;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后续的伤害,主要是心理上的创伤,后续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其次攻击行为对于受害的家庭以及实施攻击行为的当事人的家庭都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无法挽回的,并且由于这种事件一般会牵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家庭,受损害的不仅是这两个家庭,范围甚至更大更广。

还有按照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而Huesmann(1997)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似乎是早期的攻击性倾向因素和特殊学习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根据这一理论,攻击行为发生之后并经报道,尤其对于青少年影响较大,他们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很容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事件中的行为有时候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将其付诸实践之中,这些影响也给社会安定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3对减少攻击行为的方法的探索

(1)通过采用惩罚的措施来事后的补救。首先是最为常见的抑制攻击行为的措施:惩罚。惩罚对于抑制攻击行为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也是见效比较快的方法之一,但是惩罚的措施需要注意几点:①惩罚需要在攻击行为实施后就对实施人进行惩罚,不宜间隔过长的时间,时间过长的话,惩罚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②惩罚要适度,不宜实施过强的惩罚措施,反而激起了被惩罚者的不满,而造成相反的效果,这样就事与愿违了;③惩罚要结合当事人的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2)通过宣泄来进行个人的疏导。

(3)为个人的成长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当然这一点需要家庭和社会两个主体的支持,家庭方面需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社会方面则需要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避免少年儿童接触包含暴力元素的事物;社会媒体应多传播一些亲社会行为,教育者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亲社会的节目来引导孩子的非攻击行为,并通过剖析那些不切实际的电视节目来抑制攻击行为。

(4)通过减少视线中的攻击线索减少攻击行为。持枪率高的地方相应的社会攻击行为也会较其他国家和地区要高,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枪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攻击线索,通过减少枪支等攻击线索的持有率也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攻击行为的出现,比如禁止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性的工具来遏制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q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第八版),2006.

[2] [美]Curt R.Bartol,Anne M.Bartol.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七版),2014.

[3]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曾玲娟.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 林红霞.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同伴关系与校园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 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智能阀门定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下一篇: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