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2 06:23:50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社会飞速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目前虽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在对电算化的认识、软件开发、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针对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对策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数据(库);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诸如记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越来越多地由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完成。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改革和发展的组成部分,与原手工记账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高度数据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制作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增强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算化制度与执行脱离。为确保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合法、可靠,企业需研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与制度。一些企业为达到甩账目的,根据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制定了大量的企业内部电算化管理与控制制度,一时起到很好效果,但甩账后,这些制度没有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操作规程混乱、职责不清;在装有电算化的计算机上操作一些与电算化工作无关的内容,如上网聊天、玩游戏;允许一些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电算化数据保管力度不够等,上述问题均应解决。

(二) 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会计信息化,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乏管理功能。我国数百家会计软件公司虽然不少也在不断翻新版本或转换平台,但过多倾注心血的是形式上的新颖,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去提高财务和企业管理的水平。目前流通的会计软件大多属于业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财务管理功能。近两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

(三)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工具或平台落后,会计信息缺乏安全性。

由于会计软件规模相对要小些,加上早期的开发者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所以一般都选择大众化的开发工具。目前尽管部分会计软件已从DOS转到了WINDOWS平台,但大多数软件的开发工具仍然沿着DBASE、FOXBASE、FOXPRO往上爬,始终摆脱不了DBF的文件体系,缺乏ORACLE之类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会计信息系统在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理和控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被恶意软件攻击的隐患,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的安全构成极大危险。

(四)利用信息系统强行落实管理制度。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制订的管理制度很难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和协调更多地依赖于人际关系和领导批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的决策层试图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来落实企业的管理制度,利用软件的功能来规范管理。他们认为通过计算机的“冷冰冰”的屏幕就可以排除制度之外的人为因素,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现实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但是不能代替企业的管理制度。这类企业的信息系统或者实施难度极大,或者被迫为领导开启“后门”,领导的批条仍在企业中通行,管理制度依然得不到有效执行。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环境下的企业完善对策

在会计电算化普及和发展的大好局面下,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时展的趋势。要解决其中的问题,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软件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必须引入安全稽核机制,对重要的操作日志进行记载,并进行必要的权限设置,使业务数据只有在解密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控制一些软件的安装,尤其是数据库系统软件,以防止利用数据库系统打开账套数据库,进行非法处理,拒绝一切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是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监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完整地行使自己的权限并达到会计内部监控。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改善电算化运行。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特点,使其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第一,加强预算收支和凭证审核制度。电算化会计只能迅速、准确地处理数据,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但并不能预知将要发生的费用及支出情况,也不能审核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使电算化会计输出数据真实可靠,首先必须保证输入的数据真实合法。

第二,完善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对的重要性并不因的采用而改变或削弱。除手工操作下的内部控制同样适用外,电算化会计系统还必须从系统控制方面给予加强。

(三)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管理型的会计软件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功能外,还应大力加强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辅助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如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数量指标,又要有质量指标,还要有各种综合指标。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指标体系,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才有据可依,企业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仍不完善,也没有被所有的企业、部门所接受,所以我们仍要继续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研究。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仍要以《会计法》、《独立准则》为基本准则,在对各业务循环进行审计时,以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和分摊、表达与披露五个认定为依据,在手工会计与审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使会计电算化更趋于成熟完善与普及,真正使其服务于企业并行之有效,真正使其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煤矿)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2002.

[2]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财会出版社,2003.

上一篇:由《宫锁心玉》谈满足电视剧流行的元素 下一篇:审计在会计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