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步入稳步增长期

时间:2022-09-22 05:30:51

中国将步入稳步增长期

潜在供给能力构成的趋势性增长因素,支撑未来几年8%以上增长率。

从今后的趋势看,由于明年世界经济依然看好,中国出口仍会维持正增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类似2009年那样的“二次探底”。预计2010年全年GDP增速将维持9-10%。明年GDP的增速仍然可望达到9%左右,至少8%以上。

之所以有这样相对乐观的预测是因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经济增长中的一些趋势性因素虽在发生变化,但尚未发生本质性的改变。首先,劳动力供应总体充沛。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加速,工资开始有了上升趋势,但劳动力总体供给水平仍在高峰,预示着低成本制造业尚可持续一个时期;其次,虽然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开始显现,但人口的总体抚养比尚在低位,人口红利尚在高位,预示着中国储蓄能力,进而投资能力仍然较强,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仍会持续一个时期。由此,在供给方面劳动和资本仍然充裕的条件下,只要包括内外需在内的需求方面不出现大的意外,供给能力将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表明,这些潜在的供给能力所构成的趋势性增长因素,将可在未来几年中支撑中国GDP8%以上的增长率,这表明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经济也不会有2009年那样的“二次探底”。

回落与增长之间

目前,对中国经济所谓“二次探底”的担心,主要是基于今年二季度开始的GDP回落。2010年二季度GDP由一季度的11.9%回落到10.3%。GDP增长放缓除同比基础原因外,主要是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所致。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9年第四季度的17.9%和2010年一季度的19.6%放缓到二季度的15.9%。市场认为这是房地产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在目前的房地产紧缩力度下,市场预计工业增加值还会进一步回落,再考虑到下半年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加大,工业企业的销售还会进一步困难,从而工业增加值还有可能以更大的幅度回落。在这种预期下,资本市场率先下跌,并构成与宏观经济现实表现的巨大反差。

市场预期与宏观经济现实表现的反差凸现出两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合意增长是什么?(合意增长率又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能产生使企业家感到满意的经济增长率。)GDP目前回落的趋势是否会低于合意经济增长?

首先,就中国经济的合意增长而言,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经济存在着一个客观区间,即GDP增长率应维持7%以上,而以CPI表达的通货膨胀率应维持5%以下。一旦GDP增长率超过10%,则以CPI表达的通货膨胀超过5%的风险加大,经济有过热之嫌;一旦GDP增长率低于7%,则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都有可能难以维持。中国经济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客观区间,是由中国经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特定经济结构所决定的。换言之,只要这一结构不发生重大改变,这一区间的存在就是客观的。以此为依据,似可以认为这一客观区间亦即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合意区间。宏观经济政策的意义就在于把低于或超出这一区间的调控回归到这一区间。亦即是说,低于7%的GDP增速是低于中国潜在供给能力的趋势性增长,会出现产能过剩;而高于5%的以CPI表达的通货膨胀则使中国宏观经济难以稳定,从而构成宏观调控政策的必要性。2010年中国经济GDP增长将会达到9-10%,而以CPI表达的通货膨胀率仍会在4%以下,这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前不需要作方向性的调整。

其次,就GDP的回落趋势而言,预计还会逐季有所回落,由一季度的11.9%,二季度的10.3%回落到三季度的9%以上和四季度的8%以上。这一回落是自然的,同时也是合意的。2009年,为应对百年未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强劲的反危机措施。随着危机的逐渐平复,非常态反危机政策刺激起来的非常规经济增长也会向常规经济增长靠拢,亦即是回归到正常的趋势性增长中。在这一过程中,GDP增速会有自然回落。与此同时,在出口和消费一定的条件下,GDP的回落速度取决于投资的回落速度。其中基础设施尚在建设中,从而在政府的投资一定的情况下,投资的回落就主要取决于民间投资的变动。目前看来,尽管房地产投资在回落,但因出口和消费旺盛,企业的开工率还在上升。受预期利润和竞争压力的支配,特别是在今年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三十六条的引导下,民间制造业投资已在复苏。而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34%,是房地产(23%)和基础设施(11%)的总合,民间投资的上升有可能会抵消房地产投资的下滑。

由上,中国GDP的回落无论目前还是可预见的,未来都会处于合意区间中,宏观经济政策也不宜做方向性的调整。

有针对性地稳定市场预期

当前,尽管中国GDP增长率的回落是自然正常的,但是由于对回落程度及趋势,特别是政策的变化存在着多种看法和猜测,从而引起来市场预期的变化。这突出反映在企业存货投资的变动上。以钢铁工业为例,今年一季度,受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的推动,钢材贸易商存货投资上升,并带动了钢铁生产商原材料存货投资的上升。二季度后,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钢材贸易商存货投资迅速下降,使钢铁生产商原材料存货投资下降的同时,其产成品库存投资迅速增加,并迫使部分钢厂开始以检修名义停产。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水泥建材上。从各种迹象上看,预计2010年企业的存货投资变动幅度较大,且方向并不确定,这会加大今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的月度和季度波动。在宏观经济政策不做方向性调整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稳定市场预期政策微调因此而显必要。

就经济增长波动而言,目前市场主要担心的是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智力和节能减排措施等多项政策叠加效应所引起的GDP不正常回落。建议以上三项措施可在力度和时间上做些调整。

首先,鉴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出台,并涉及到政府的威信,因而必须坚持;其次,借鉴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适当调整节能减排目标的兑现方式;再次,把握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力度。在摸底排查,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分类指导。

就通货膨胀而言,目前市场担心通货膨胀仍有高企的势头。主要体现在工资大幅上涨和农产品涨价预期以及由此引起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建议制定工资增长规划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今年以来,各省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20%以上。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减少,社会工资也有较大的上涨。这种间歇性的一次大幅上涨,不仅会导致企业短期经营压力,而且会扰乱企业的预期,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意愿。市场担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造成成本推动式的CPI上升。为此除需要制定工资增长的长期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外,更为紧迫的是改变目前工人和企业一对一谈判的工资调整方式,改革工会体制并建立跨所有制跨企业的雇主协会,使其成为充满理性并平等协商的谈判伙伴。

要遏制借农产品减产而搭车涨价。今年以来,因气候异常,农产品可能会减产并因此价格上升。尽管粮食作物在CPI构成中占比不大,但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可能会借此搭车涨价。市场担心这会引发抢购心理,并推动CPI不正常上升。除严肃市场纪律外,应加强宣传,说明形势,稳定人们的预期,防止抢购心理出现。

需做好加息的准备。目前,部分因上述通货膨胀预期所致,市场利率已出现上升趋势。民间借贷利率,贷款利率和通过不同产品设计的存款利率都在上升。为了使基准利率更能发挥调控作用,应做好加息的准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另外,如有必要,明年起,可适当将通货膨胀控制目标放宽到4%左右,以增加宏观调控的政策弹性。

作者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

上一篇:达德利来了 下一篇:追求国民待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