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纠错”的原则

时间:2022-09-22 04:35:52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纠错”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纠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技术、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起到关键性作用。面对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纠错过程的缺失、纠错失当和低效等现象,强化有效“纠错”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纠正错误 原则

如何引领体育教师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推进学生学习进程;准确掌握动作技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旨在引导体育教师正确掌握纠错的原则。

一、首先分析体育课堂教学中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层面:教师不清楚动作技术规格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动作技术概念的讲解、示范不清楚、自身对动作技术掌握不到位,教材理解有偏差、对学生学情估摸不准确、教法不当、语言讲解表述有问题。教师的言行、课堂组织、教学条件不当,学生曾经受伤或见同伴受伤等,引起的心理紧张或胆怯,导致在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作为教师在第一时间内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发错、析错和解错服务就成为课堂聚焦点。

(二)学生层面:客观条件影响,如教师在讲解动作技术时,外面噪音较大,学生没有听清,以至于对动作技术细节和环节没有建立正确的认知,或单纯的、片面的理解动作技术,使得练习时造成动作顺序和方向不对、动作顺序颠倒、身体重心所处的位置及移动的路线不对等错误。主观因素影响,如自身身体素质差,虽然清楚动作技术概念,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但练习时身不由己。

二、体育教师在纠错过程中应把握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

首先教师应明确错误是面还是点的问题,当大多数同学都出现相同错误时,教师应立即面向全体,重新强调动作要领,给学生正确的动作概念。若是个别学生出错,应单独纠错。如在教学生广播操时,大多数学生出现动作不规范现象,教师就应会面向全体,进一步强调正确的动作轨迹、身体姿态等,让学生一拍一拍地做出来,或进行动作姿态展示、定格等方式来纠错。

(二)合理变换纠错主体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可灵活变换纠错主体,单独或交替使用自我纠正、同学纠正和教师纠正等纠错方式。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并纠正错误。如果给予充足的时间与鼓励,学生可以自行纠正50%-90%的错误。当学生不能自我纠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纠错。同学相互纠错的形式有小组纠错、全班纠错和纠错比赛等。同学相互纠错可以使学生获得思考、聆听的时间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三)合理把握纠错时机原则

教师要把握好纠错时机,即什么时候要即时纠错,什么时候应延缓纠错。任何技术动作的形成都要经过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最后达到自动化程度。这是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在泛化阶段尽量强调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的表象和概念,排除不必要的多余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在不断反复练习中粗略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应抓住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要过多强调动作细节,应运用正确的示范动作和简练的讲解语言来促进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示范动作要做到重点突出,慢动作和快动作,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结合运用。

(四)因人而异的原则

教师就是要把个别指导与集体纠错相结合的原则,就事论事的原则,坚持正面指导原则,及时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诱导性原则,运用正迁移的原则,坚持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尊重差异的原则,适当设置目标的原则。例如,在“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教学中,最后用力这个技术环节的教学,学生有如下易犯错误:超越器械的工作距离不够;出手速度不够,出手时机过迟,出手角度不对,用力顺序不对,没有蹬地动作,没有腰部的鞭打动作等等,这些错误可能会集中在一个人的某一次投掷动作中,也可能会分散在一个人的不同投掷动作中,也有可能是分散在不同的人身上。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是同一个错误动作出现在较多人的动作中,那就适宜采用集体纠错的原则,如果是个别动作出现在个别人身上,那就尽可能地采用个别指导的原则。

(五)直观性原则

教师解决的办法是首先指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通过观察正确的示范动作或者是观察挂图,或者是通过文本表述,理解动作要领,然后不断在活动中进一步尝试和改进,直到完成动作的泛化阶段,而逐渐到分化阶段,在此过程汇总,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正确动作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不断练习,最终达到动作的自动化熟练阶段。这个过程可能还会出现错误动作的反复,但是随着联系次数的不断增多,正确动作会越来越趋向于稳定,并最终达到自动化阶段的动力定型。

(六)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教师在教学后滚翻时,如在练习中,学生对团身滚动理解不到位,拼着命地向后滚动,忽视了团身、低头等要领,即使把使出吃奶的劲向后快速倒,也无济于事。这时,就需要教师先帮助学生建议正确的动作表象,给予正确而耐心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团身像皮球,有利于滚动,可以先练习垫上滚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纠错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安排适合该年龄段孩子学习的内容和项目。如跑的内容,低年级安排趣味跑及30米短跑,中高年级安排障碍跑(用橡皮筋代替栏架,降低高度)。而且要做到由易到难,逐步加大练习难度。

总之,纠错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从粗线条的勾勒,到细枝末节的细腻处理,都需要老师的思考。学习动作最开始就从动作的整体着手,兼顾动作的细节,最后主要强化动作的细节。教师纠错必须十分谨慎,而且要讲究策略,因为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一篇:体育创新教育的几点刍议 下一篇:浅析高校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