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美术课程更新观念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9-22 04:07:58

我对美术课程更新观念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美术课是中小学所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然而,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诸如美术教育理念落后;美术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等。

【关键词】美术课程;观念更新;探索;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0.4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74-01

近年来,我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美术课堂上每次会有一些学生呆坐在座位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勉强能完成,但与整体课堂气氛十分不和谐。当我问他们原因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画不好,没兴趣。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处于低龄期的孩子们经常会涂涂画画,尽管父母一再校正,但他们仍旧痴痴不该。那么,是什么使他们放下手中的画笔而不再尽情的涂画呢?当然有多种因素,但主要还是我们旧的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自由想象和创造能力,使他们丧失了自由绘画的兴趣。作为教师也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美术课到底应给学生一些什么知识?是培养一些美术专业特别擅长的尖子生,还是让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地去感受、去学习?具体怎样操作才比较合理呢?事实上,很多美术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把重点都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了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的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用“心”去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当今,我国的绝大数学生存在着旧的美术教育观念:一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基础教育,以单一的只重视知识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美术教育;一种是片面追求专业技术的培养,只重视美术教育而忽视了知识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高分低能型的;更有个别学校误认为搞几个活动就是素质教育。正是由于这些旧的教育观念,背离了全面发展的轨迹,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当今世界是知识化、信息化、快节奏的社会,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步步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发展,就必须以知识技能加以武装,护卫视野,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真正地做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地把美术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真正认识到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一、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不断更新美术课程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为目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只要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的需要,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甚至有时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如果长期沿用固定的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造成学生绘画的公式化。如:让学生临摹一只小鸟,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只叫学生照本绘画,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小鸟就是这样画的,这个形象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画小鸟,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小鸟的样子,不会有多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学生天赋的发展,使孩子的创新意识被死板扼杀,想象被临摹褪化。也就更不会把美术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并加于融合,所以,旧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打破。那么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我认为美术教育中我们更不能忽视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力。如:在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时,一边倾听波澜壮阔的钢琴曲《献给爱丽斯》,一边欣赏绚烂夺目的色彩魅力,一边为主人失子后忧郁的心情而感到伤痛;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一边欣画中的韵味、情趣、意境,一边欣赏入流水般叮咚的琴声;上色彩知识课时,我先让学生听几段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再转入对美术色彩的感受;在手工制作课时,可以让学生边制作边欣赏爵士音乐,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把心中所想的表现出来。

文学中的诗歌与美术的渊源最深,关系也最密切。中国的国粹“国画”一直以来沿袭着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如:美术与文学相结合,文学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背景、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平时就应注意上欣赏课多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多写欣赏评述,有感觉的可以多写,没有感觉的可以少写,文体部限,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也可以是“记流水账”的形式,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了表达的东西。教学《中国山水画》时,教师可以制作古诗词与画相结合的课件,供学生欣赏,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教学中要提倡随意性和不固定性,强调个性发展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通常像以前的“八股文”一样,既古板又僵化。一般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跟着画。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容许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容许学生表现差异的过程,不应该由老师一手包办,更不应该追求过于严肃、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结合本学期的新教材,我在美术课上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这种变革和尝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如:新教材中,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课《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应用)》。让学生大胆尝试设计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我在教学中发现这一现象,在学生设计生活用品时,有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墨水盒,在传统设计中我们所看到的墨水盒的形状是六面体,材料是纸,而这位同学的设计有所不同,他选用的材料是塑料,形状为锥体。当我问他这种形状设计目的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形状锥体是因为中学生的书包里装满了书本,六面体的盒子无法装进书包,作为锥体可以塞进书包的某个角落,这样就很好地利用了空间。材料选用塑料的原因是传统的墨水瓶拧不紧时,墨水将从纸盒中渗透出来,致使墨水染满书包,而塑料的墨水盒即使盖子拧不紧墨水也不易渗出。这一示例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潜力是很大的。

以上是本人对美术课程更新观念的一些粗浅认识。当然,一节真正让学生感到开心、快乐的美术课除了以上环节外,还要有直观教学的具体操作、教学工具的制作等等。

上一篇:怎样上好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 下一篇:怎样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