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7:21:06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仍注重教师的讲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未能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紧迫需求。从2007年开始,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新媒体联盟的2017《地平线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推进“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调整学习环境来适应更多的主动学习活动[1]。翻转课堂所体现的“课前学习-课中探索-课后反馈”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2]。目前国内高校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处于自发阶段,不成系统。本论文根据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入手,论述了我国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的优势,并给出了翻转课堂在高校推广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提高认识,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翻转课堂的定义及优点

1.1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教师乔纳森伯格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的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等先进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在课上通过协作和交流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而在课后完成知识的反馈和补救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flipped)的念义有两层。①师生角色的翻转——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装载容器,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自己掌控学习的内容、速度,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而不再是学习过程的主导。②教学过程的翻转——学习过程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贯穿课堂的讲授,而是用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3]。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主要区别是: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加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1.2翻转课堂的优点

翻转课堂转变了传统教学的观念,真正实现了“以学为中心”,解决了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显著优势:⑴翻转课堂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翻转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具有建构性,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而不是教师“灌输式”的过程。掌握学习理论指出: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了,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理论则强调要完成知识的深度内化,需要通过交流合作的形式。⑵翻转课堂把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传统课堂里教师多从知识的生产过程和结果来展开教学,多是课上教师讲课、课下学生完成作业。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义,形式更加多样,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真正认知主体,在完成知识的建构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⑶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更先进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多采用单一的纸质测验,只能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而翻转课堂本身涵盖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和展示应用多个环节,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总之,翻转课堂真正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密切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推动教师不断自我提升,提高教学水平。

2我国高校实施翻转课堂的优势

迈阿密大学的GeraldCGannod、JanetEBuge和MichaelTHelmick等三位教师,在“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是高校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值得我国高校教师借鉴。翻转课堂与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相比,教学设计分为课前知识学习、课中交流答疑和课后知识反馈/补救三个环节,更适合高校课堂教学,尤其是对理工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我国高校已经具有实施翻转课堂的诸多优势。⑴人才培养新要求是高校实施翻转课堂的内在驱动力。很多高校师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满,并都有强烈的改革意向,乐于尝试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是翻转课堂在高校实施的原动力。⑵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是翻转课堂实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与中小学相比,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不仅各种实验设备、图书资源、教学场所等教学硬件设施相对完备,而且高校网络建设也更为完善,为翻转课堂在高校的应用、推广奠定物质基础。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可以自定步调学习,学生们与老师进行互动,积极完成知识的建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在改革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⑷大学师生具备翻转课堂学习的信息素养。大学生普遍具有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学习特征及信息素养,而高校教师使用计算机的程度都较高,并且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运用社交平台进行网上交流沟通。综上所述,一方面,信息素养较高的高校师生有改革现行教学模式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高校的信息环境建设完善,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物质基础。

3对我国高校实施翻转课的思考与建议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考虑教学设施、管理软件的信息化,更要达到将教学信息化与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分享等各方面的融合,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这样才能让投入巨资的硬件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高校信息化从物质走到精神的层次[4]。⑴认清我国教育实情,理性推进实践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时如果盲目跟风,只会导致我们教育资源的浪费。我们所要做的是结合一线教师和教育学专家,学习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将技术与课程从整合的阶段上升到融合的程度,结合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探索出适合在我国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中国的新课程改革,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⑵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以育人为本教育应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能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5]。翻转课堂“翻转”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结构,更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思想的翻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与国家需要的有开创性、有独立思维、有变通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奠定变革有力基础翻转课堂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方式,也需要学校积极提供支持,特别要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各方面的培训机会。⑷转变传统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翻转课堂涉及到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与否和教学评价方式密不可分。如何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出适合我国课堂教学实践的评价方式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总之,实施翻转课堂,要考虑各个学科特点的适合性,根据学科实际决定如何使用,不能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堆砌;要强调翻转课堂对学生和教师的双重提升效果——在不动摇教师主导性的前提下,提高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人才。

4结束语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2

一、从学习科学角度看翻转课堂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教学,而学习科学涉及的更多是学习,它是在深刻反思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缺失以及传统认知科学研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组织高效的学习,如何深化技术的应用。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发展可迁移知识的基本途径,任何的教与学的中心必然是以促进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如今的教学模式可谓形形,但真正能够涉及深度学习的不多,因为缺少了复杂多变及技术支持的环境。余胜泉等人将深度学习的研究框架聚焦在深度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及情感体验四个层面。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课前的信息输入,到学习者个人的信息处理再到课堂的信息输出构成了深度学习的分析路径。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环境: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中,因为新技术的使用,使得知识不再以结构良好的方式呈现,抽象知识可以用具体的形式进行表征,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不再是单一不变的老生常谈。翻转课堂的课前的学习阶段,例如教学视频、各类学习资源等,无一不充分体现技术在学习环境中的角色,尤其在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同时,网络状及模块化展现的知识分布,摆脱了传统教学线性知识分布的特点,促使学习者联系已有知识概念,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翻转课堂中技术的使用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了保障。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过程: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学习是在原有知识背景下发生的,学生进入课堂时,已经带着对世间万物的各类半成型观点和迷思概念。所以,在学习的过程需要将新知识同化或顺应到彼此关联的概念系统中。此时,认知的高度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环境下以视觉或听觉呈现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兴趣,学习者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由此增加个人认知投入。直至最终影响到深度学习的结果――概念转变的形成。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结果:汉普顿将概念定位于将当下的经验分类并划归到某种范畴并对它进行阐述。学习科学认为学习要使得一系列的概念之间形成概念网络,并能够进行概念间的转变。由于概念的转变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在机制,而有意义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当学习者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或对他们的概念框架理解发生变化时就是概念的转变。

二、有关翻转课堂的思考

当下推进翻转课堂是基于对教育所处的大境脉的研究,也是对课堂长期以来不可弥补的缺陷提出来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环境下,应该主张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等编织知识网络去支撑学习对知识的建构。所有的构想若是只针对课堂那么实现理想学习环境的创设可能仍遥遥无期,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将课堂外的学习纳入学习环境创设的建构并实现新课堂模式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变革的途径之一。但是课堂外的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的传授阶段,是翻转课堂重要的前奏,却是最难保证的。这需要对“学习”有充分的理解,并从各个方面促进学习。与此同时可以促使教学者更多地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使得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在大多数人将“翻转课堂”当做契机、挑战的时候,很多人也警惕翻转课堂唯技术化倾向,这并不无道理,翻转课堂的推广的确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是在符合深度学习机制的框架之下优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模式。技术的使用是相对于特定文化背景才有意义,技术在翻转课堂中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习的发生,增加深度学习发生的更多可能。它的存在是价值中立的,所以受技术控制还是控制技术的问题,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问题。

翻转课堂可以说是被发现而不是被创造的。随着学习科学的深入研究,翻转课堂被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来确认翻转学习模式的潜能。时代在变,处于大环境下的人也在变。原有的教育系统很难教好新一代的数字化原著居民。因此,数字化环境下,如何建立新型模式必然成为弥合学生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的关键课题。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先学后教;学习任务单

2016年4月我参加了一次培训,接触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它展现的未来教育愿景很是令人激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动动嘴,上课跷个二郎腿”(课前让学生去看挂在QQ群或者班级博客上的讲课视频,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自学,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学中学到的和不懂的地方)就能达成教学目

标――如果真能这样,教师这个职业恐怕就是天底下最舒服的职业了!

培训之后,我就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进行了一些实践,看看到底能不能达到那令人神往的境界。以下就是我在语文课上运用“翻转课堂”理念进行教学实践并逐步提高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的过程。

一、视频先行就是“翻转课堂”

这是第一阶段,我觉得上课之前提供教学视频就是“翻转课堂”,经过实践,我发现了以下两点:

1.寻找和制作很艰难

培训之后,我试着实践了一下,努力寻找那些能为我上课所用的视频资料。寻找之后,我发现“翻转课堂”听着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学习应用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首先,那些微课真的难以找到;自己录视频,又没有经验和精力。很惭愧地坦白一下,那些微课录制的软件我真的还没有熟练掌握,不太会弄。教育资源网站上下载?有是有,但我也就找到一些课文朗读的视频(我根据当时的进度在浙江教育资源网上找到了五下语文《慈母情深》《“精彩

极了”和“糟糕透了”》朗读语音加简单插图的视频),对于我们语文课来说,并不够。

2.使用方法不当很浪费

偶尔我找到了一些课文内容介绍以及有关教学的视频资料(《圆明园的毁灭》我找到了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片段和视频介绍),放在班级QQ群上让学生在上课之前看一下,却发现上课前学生下载的次数少得可怜――个位数。没有必须要下载去看的理由,很多学生也就把我放上去的视频当成一个难看的电影而束之高阁了。

这样“悬空”放着视频,很浪费,学生觉得这个视频确实有用,但是看不看都没事,和上课没有关系。这样把视频往网络上一挂,其实根本没有实现“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目的。

所以,实践证明,以为找到微课等教学视频就实现了“翻转课堂”的认识,是很错误的。

二、常规预习加视频就是“翻转课堂”

我在继续寻找并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源的基础上,加上了常规的预习要求。我要求学生在看了这篇课文的朗读视频等材料之后,完成“读画查做写”五字常规预习作业:流利地朗读,画出词语和不懂的地方,查生字新词的解释(看词语手册等工具书),看视频后做课后作业,写段意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强化预习,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学懂之处和不懂之处,学生上课时进入课堂情景的速度有了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认为自己这样做,就是找到“翻转课堂”的实践方法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找到的视频(大多是朗读)和常规预习的内容是相割裂的,也就是说,没有视频等教学资源,我也能通过加强预习来达到现在的效果,这和我所期望的“翻转课堂”的效果相差很远!虽然通过强化预习,学生在上课之前确实已经有了解疑的迫切需要,有了思维上的准备,但是,这样的预习没法高效率地进行检查评估,没法进行深层次的学情掌握,而“翻转课堂”要求上课的第一步就是对于课前自学(预习)的效果进行检查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重点突破,没有准确高效的学情(预习)检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我的“视频加常规预习”方法还是没有进入“翻转课堂”,于是,我继续寻找。

三、有学习任务单才有“翻转课堂”

在对一些有关“翻转课堂”进行论述的著作中,我也认识到了“翻转课堂”和常规预习是完全不同的。

1.和一般预习的区别

学生基于“翻转课堂”视频而展开的课前学习部分与我们所常见的预习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小学语文的预习通常要求比较低。以阅读教学为例,多是熟悉课文,查词典积累生字词,画出句子等,学生只是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前期粗浅的认知。而“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是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视频的指引下独立自主地学习,把握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并以此解决基本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在上课之前布置预习,就一定需要用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关键就是用“学习任务单”方式体现预习要求,可以让学生在看视频等学习资料自学时有目标、有操作具体要求,可迅速进行小组检查预习结果。

2.和“导学案”的区别

翻翻讲预习、讲“先学后教”理念的教学文章,我发现了和“学习任务单”类似内容的一个词语――“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在我的理解中,“学习任务单”和一些学者、教师所说的“导学案”其实是同一回事,只不过和“学习任务单”相结合的是教师为了“翻转课堂”而准备的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比导学案目标更明确,操作内容更具体。

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指南(告诉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明确学习任务,如阅读理解课程中让学生注意中心思想、文章结构、段落划分等整体思路,以及修辞手法、句式句型等局部细节);

(2)核心问题(如阅读理解课程中的文章结构分析和模仿,与中心思想紧密联系内容的研读);

(3)补充资源(如相关作者的书籍片段、作者传记故事摘

录等);

(4)学习记录表;

(5)学习测试(用以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得如何)。

3.实例

那么,学习任务单究竟是怎样的呢?有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火烧云》时,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她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然后给出了这样的“自主学习方案”(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初读课文

(1)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霞光、紫檀色、笑盈盈、金灿灿、庙门、镇静、威武、凶猛、恍恍惚惚、揉一揉。

(2)我会读课文:我读了 遍课文。课文是按照 的

顺序来写的,课文写的是 时候的火烧云。

任务二: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完成填写

小孩子的脸,变成

大白狗,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

白胡子,变成

任务三:感受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我能填准确:我找到了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任务四:感受火烧云形态的变化

我能填准确:

(1)在第四到第六自然段中火烧云分别变成了 、

(2)在第四到第六自然段中我发现了 、 、

、 这几个词语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之快。

课前,老师将自主学习方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回家观看视频来解决上面的问题。课中,老师请学生汇报学习视频的收获,让学生当堂汇报学习成果。整堂课,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当学生对问题有争议时,老师才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位老师的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了字词理解、文章结构记叙方式的理解和句段内容的理解几个方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目标和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我的尝试

按照这样的思路,从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也试着给学生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单(主要内容是常规预习的扩充,包括字词理解、文章结构记叙方式的理解和句段内容的理解几个方面,和上面《火烧云》一课学习任务单类似),在没有找到太多完美的微课资源支撑,而且有些学生没有电脑网络可以看视频的情况下,竟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上课开始的十分钟之内,我组织小组交流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情况,大多数小组都能在随后的学习情况汇报中说出许多收获。在我的班级上,90%的学生是“新余姚人”,家庭条件较差,好些学生家里没有电脑。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我布置了“翻转课堂”的预习任务之后,语文课堂也开始呈现高效的态势,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了“学到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两块内容,可以很快地进入核心内容的思考,使课文的学习一开始就进入“解疑”的过程,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过这样的尝试,班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在六年级学校组织的期中调研测评中,我们班学生的语文课测评成绩居年级段第一,相比上学期有了很大提高。

四、设想:没有微课等视频或者很少视频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翻转课堂”

这是我的一个设想,听起来像是偷懒不去寻找、录制微课的借口,不过,我觉得对于类似于我们班级这种网络普及程度较差的情况来说,我的设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在没有微课等视频或者很少视频的情况下,只要我们认真设计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高标准完成预习作业的习惯,我们依然可以实践“翻转课堂”。当然,我不会停止在微课制作、寻找上的努力,我只是想说,相对于微课等资源来说,学习任务单等自主学习要求和指导对于“翻转课堂”的意义,更加重要!

有任务有相关资源支撑的课前学习,让我看到了“翻转课堂”的魅力。虽然在微课制作等课前资源搜集提供上,在学习任务单的拟订上,我还有太多东西要学,但我会朝着“翻转课堂”的美好愿景一直努力下去。

有些老师认为要实施“翻转课堂”,没有网络、微课等资源的支撑是无法开展的,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人认为“翻转课堂”等同于“视频资源先行”。但是我经过以上的尝试,发现在班上没有普及网络设备、没有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足够的视频资源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只要运用了“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理念,凭借认真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微课等前置措施,认真指导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我们完全可以“没有金刚钻,照揽瓷器活”,实践“翻转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薛晨.“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15(S1):6-7.

[2]林柳青.先学后教 自主学习 构建高效课堂:“导学案”依托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初探[J].高效课堂,2015(4):30-31.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 精髓 因材施教

最近听到同事们谈论得最多的教育热词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确实给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然而,每当老师们谈起翻转课堂,第一印象就是在线视频学习,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在线视频学习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翻转课堂的片面理解,富有成效的面对面的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的精髓。“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更多地应该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上,包括答疑解惑、小组探究、互动交流、知识迁移等,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在小学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课堂,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做好角色的转换。

角色转换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首要条件。这里的角色转换,不仅仅指老师,还包括学生和家长。首先,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讲师转变成为导师。教师要顺应教学环境的变化,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把学生看做是网络空间和现实课堂协作交流、互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在“翻转课堂”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收集整理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小组和学习活动,调查、分析与应用学习结果等。在这一活动中,老师不再是教学的操纵者,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搜索和整理资料,一起排查学习中的问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角色要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学生在课前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翻转课堂中的学习将无法进行。所以,老师必须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老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在家长培训上多下工夫,让家长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逐渐认同、逐渐乐意接受这种新型学习模式。毕竟学生在家中的自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支持和监督,没有家长的全力配合,课堂上的翻转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因此,老师们要通过对家长的持续培训,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和氛围,为打造真正的、有效的翻转课堂奠定基础。

第二,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为了在课堂上实行翻转,很多老师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件、微课的制作上,认为这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先决条件,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真正理解翻转课堂的实质,把握住翻转课堂真正的内涵。首先,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的有机结合,在于给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条件,把“知识传递”过程与“知识内化”过程更合理地呈现出来。“知识传递”(知道、理解)过程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知识内化”(应用、分析、评价、应用)过程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总体来说,对于“是什么”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要精心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这一主要环节,才能使学生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其次,翻转课堂的精髓是真正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还给了课堂,真正达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面对面应该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因此,如何支配课堂上的时间,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如何更巧妙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成为课前老师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真正体现老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机智的关键,并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翻转课堂忙在课前,闲在课内。“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的讨论、交流、互动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率的提升。课堂中的交流和讨论,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出精心的准备和思考,使得这些对话和讨论有意义、有价值,不要在课堂上做一些无谓的争论。再次,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更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及时组织和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自主学习、互相交流解决疑难的状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三,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

毫无疑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它适合教学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学资料辅助学习的内容。对于相对简单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老师可以采取其他教学方式,比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教无定法,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合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四,要创建符合教学实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打了个颠倒,变成了课外学新知、课内解疑惑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习成绩的提升。鉴于此,很多中小学老师都在模仿、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但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因事因人因地制宜,不能全盘照搬照抄。对于那些苦于不知从何下手的老师,我们可以一点点来,一步步来,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先在课堂内实现小翻转(即前半节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后半节课老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方法,我们再实现大翻转(即课外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自学,课堂内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对于那些苦于硬件条件不足、软件条件不具备的老师,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不仅仅要依赖于视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好抓手,实现课堂的翻转。设计“学习任务单”,就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学习任务单”可以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等内容。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要求老师把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但是,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所以,只要老师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就一定会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面对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与困惑,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利用我们的智慧,付出我们的努力,再加上我们团队合作的精神,“翻转”我们的理念,“翻转”我们的课堂,我们一定会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成长、成功。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2]张红艳,龙荣培.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J].文教资料,2013(14).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化学微课;农村中学

2016年4月,芜湖市化学“翻转课堂”在全市四县五区全面展开,笔者有幸观摩了在芜湖县横岗中学开展的两节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展示课。现笔者结合观课时感受及对微课、翻转课堂的认识,粗浅地探讨一下在农村中学开展基于化学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几点尝试。

一、“翻转课堂”的界定

1.“翻转课堂”的运作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微课和进阶练习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在线学习微课并完成进阶练习或相关任务,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一起完成对知识的释疑和解惑、巩固深化的一种混合型教学模式。”简言之,知识的传递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在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深化则在课前与课后完成,而翻转课堂则刚好相反,知识的传授在课外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在课内完成,知识的深化在课中或课外完成。

2.芜湖县农村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现状

2016年4月28日在芜湖县横岗中学开展的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有两位教师授课,他们的课题分别是“酸碱盐复习课”和“科学探究题举例”。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看,两位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酸碱盐复习课为例,该教师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程序上均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差甚远。首先,翻转课堂中教师要提供相关微课和进阶练习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而该教师整个课堂中均未提供任何视频和其他相关资源;其次,从课堂程序上看该节课也以传统的PPT课件为主线的复结课,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只是一个知识接受的容器。故此,笔者认为这样一节复习课若强加冠以“翻转课堂”的名义,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位教师的课题是科学探究题举例。这个课题显然是技能训练性课题,这种课题的选择是比较恰当的。课前该教师在班级播放了一个关于如何解科学探究题的微视频,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学生也未必能静心学习,但这体现了翻转课堂的精髓,知识的传授在课前。接下来,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分组教学,总得来看第二位教师较第一位教师进步很多,但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与翻转课堂相悖且亟待改进的问题。

总之,上述两位教师的问题主要在:有的课前没有播放微课微视频,课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没有设计相关的进阶练习以供学生练习,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课外没有布置相关任务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等。

3.“翻转课堂”问题存在的成因

“翻转课堂”是指将传授知识的过程前置到课前,也即知识的传授是通过微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前或家庭完成的。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进入国内课堂已有些时日,但对农村中学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首先,农村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较窄,获得上级教研部门及教研人员的关心指导较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概念或定义层面,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是很了解,对于如何实施翻转课堂更是不知从何下手等,故此对于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比较抵触;其次,现行条件下,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的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购买了电脑,但总的来看电脑的拥有率还不高。笔者曾在我校做过一个关于电脑拥有率的小调查,调查显示家住乡村的学生家庭电脑拥有率不足20%,家住小集镇的学生电脑拥有率不足50%。而且,当下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是老人和儿童,所以几乎很少有开通网络的,这是客观原因。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主客观原因,导致教师不能设计出优秀的微课等学习资源,即使设计出了微视频、微课等,一般无法正常传达给学生。

二、“翻转课堂”在农村初中践行的策略

1.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中学教师培训力度,同时要完善培训考核与评价机制,要对培训后教师达到何种标准进行认定,不能只注重培训的形式而忽略培训的结果;建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城关学校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结对工程,并完善该工程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等。

2.课前学习资源的准备

鉴于农村中学学生家庭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视频资料、纸质资料(导学案、导学提纲等)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方法并举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进行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至于如何开发这些资源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3.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

对于学生家庭中没有电脑与网络的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建立QQ群或微信群的方式予以替代或弥补,同时教师尽量设计其他易于在家进行的资源进行取代。如非得用微视频、微课的,教师可在课外活动或其他课余时间安排专人在班级进行播放,以供学生学习。对于纸质稿的导学案、导学提纲和进阶练习等则要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其课前自学并完成相关任务。另也可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再根据事先QQ或微信反馈的信息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二次备课,课堂上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进行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师要布置相关任务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被推崇的教学模式,确有其独到之处,它体现了生本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使传统教学由课上延伸到课前、课中和课后,提升了教学的开放性,但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当下的农村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克服困难,敢于创新,用当下现有条件开展好“翻转课堂”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夏建华.知识构建型“翻转课堂典型”案例研究[J].化学教学,2015(9).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法;实施;问题

翻转课堂在我国属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的运用不是很普遍,本论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初中英语这门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研究,了解这门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理清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这有利于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和学生认清自我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改革,为翻转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提供建议。

一、翻转课堂概念界定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D课堂是教师创建视频或者教师利用已有的优秀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家中或课外对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后,回到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和回看。课上老师腾出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实践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翻转课堂就是“课前在家学习,课上老师答疑解惑,课后交流讨论”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业任务过重导致课下学习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在课前看视频学习、课后习题回答等方面完成度不好,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把足够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上课过多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来保障课下的学习任务。即使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疲于应付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造成没有时间认真思考,而无法完成课堂上的提问与讨论环节,导致翻转课堂的开展形式化。

2.教师未能有效地组织互动。近年来,学校积极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下,由于英语课程其自身的特点,需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上的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不足补充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未能有效地组织学生主动提问和讨论,显得翻转课堂形式化,并未真正达到预期翻转的效果。

3.实践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在课上一般都是以学生讲课、小组讨论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翻转课堂的优势所在,学生也确实从中得到锻炼,但是也不能过度弱化教师的角色。翻转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课堂的主人,但是教师的角色也不能缺少。无论在课堂内学习还是在课后的学习延伸,教师都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4.学生的学习处于浅层学习。在一些课堂上主要时间是用于小组交流和师生讨论,课堂讨论的问题主要是课本上是习题。学生学到的内容仅仅局限单词、语法等知识点的知道和对教材习题的简单解决。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中没有建立好支架,很多小组内部都在进行无效讨论,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深化,这都属于浅层学习,即把信息作为孤立的、不相关的事实来被动接受、简单重复和机械记忆,忽视对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度理解及长期保持,更无法实现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

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造成学生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还有部分是学生个人的原因,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用于娱乐的时间花费太多,,经常出现教学视频处于播放状态,而人在做其他的事,或者根本不在电脑旁。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学生自身很难保障自己在课余时间依旧认真学习,这一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针对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沟通与分析能力提供了帮助,确实是值得在初中推行,但目前在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有利于今后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1.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在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但也不意味着教师成为“袖手旁观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要思考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观看视频或阅读指定材料,如何有效跟踪学生学习进度等。实际上,与传统的教师角色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程实施进程和教学技能运用具有实质性选择和控制自由,进而要求教师的反思范畴应从局部的“自我”扩展到全局的“教师发展关系脉络”。师生课堂深度交流互动的成果需要学生学后反思及自身教后反思得以升华,这就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断探究和反思教学理论和教学行为。这些都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总结者和秩序的维护者。

2.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性与自觉性,由被动到主动需要一个转变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监管和督导工作,能够让每名学生参与到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确保每名同学能够认真观看视频、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确实的掌握教学内容。除了学生自己没有时间、不重视的原因外,教师督导不力也助长了这种问题的扩散。学生会因为没有人监督而不看视频,目前看来,完全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学习效率会很低。可以建立一个监督机制,课堂上教师提问课前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并加深难度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判断课前时候认真看视频;课上每节课采用小组评价和他人互评的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上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陈静.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师发展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7):65.

[2]陈倩,李娇娇,汤才梅.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178.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7

一、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以下笔者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一)制作微视频——让“死”的课本变成活的视频

视频制作的原则是短小精悍,力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作合理、必要的引导和提示。视频内容要学习信息明确、语言精练,对课本中的关键词句有必要的强化说明。在视频中,利用几何画[lunwen. 1 KEJIAN.C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板作出Asin(ωx+φ)的图象,改变A、ω、φ的值,对比各图象的异同,引导学生从图象的变化规律,总结A、ω、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同时明确结论。与五点法作图相比,利用几何画板作图,能展示动态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数学中动态的形。微视频的最大优势是:学生能反复观看,直到明白为止。这对于接受能力较弱、接受较慢的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帮助,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二)制作学习导图——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流程和知识体系

微视频只针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说明,而学习导图(如图1)则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拓展方向明确,同时以更高的视角审视当前所学的内容。

(三)编写学习讲义——将翻转落到实处

在讲义中,给出学习导图,按照微视频的内容设置练习和思考问题。思考问题源于课本,引导学生探索图形背后隐藏的数的关系、提出疑问,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落实课本知识。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尝试翻转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落到实处,讲义是最好的学习载体。

针对本节内容,设置思考如下:

【思考1】对于三角函数,平移的方向、距离是否唯一?为什么?

【思考2】函数图象的平移过程,相当于对变量进行怎么样的代换?

【思考3】函数图象的伸缩过程,相当于对变量进行怎么样的代换?

【思考4】函数y=sin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3sinx2x-■的图象?变换的途径是否唯一?

针对知识拓展,设置问题如下:

1.不同类型函数图象变换

(1)将函数y=2x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

(2)将函数y=2x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

(3)将函数y=x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y=2x的图象?

课堂小结:由y=f(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y=Af(ωx)的图象?

(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的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教师。笔者事先觉得这是最困难的环节,对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毫无把握。但是,当看到学生的问题之后,笔者发现这些担心是多[lunwen. 1 KEJIAN.C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余的。学生提出了各种问题,如:由y=sinx向左移■得到y=sinx+■,由y=sinx向左移■得到y=sin2x+■,为什么相同的φ值,平移的单位不同?又如:φ<0怎么办?甚至还有物理学方面的问题:简谐运动是什么(教材第49页涉及)?

(五)课堂学习—— 答疑解惑,提升思维,知识拓展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层面。在翻转课堂中,针对课堂的备课,其主要任务是准备好以何种关系、顺序回答学生的问题。笔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扫描成图片格式,在课堂上用PPT逐一展示学生的问题,学生看到的问题是自己的笔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当学生不能解决时,笔者适时介入,帮助解决问题。

二、对翻转课堂的反思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学生根据课本,结合微视频的学习,对新课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主要组织学生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因此,翻转课堂从表面看,是学习“时间结构”的翻转。从本质层面看,翻转课堂实现了很多翻转:翻转了教师的作用——从“知识传播者,课堂管理者”到“学习指导者,促进者”;翻转了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研究者”;翻转了教学形式——从“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到“课前学习+课堂研究”;翻转了课堂内容——从“知识讲解、传授”到“问题研究”。这些特点使得翻转课堂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总结、反思“翻转课堂”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具有“三化”。

(一)现代化

“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物,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而且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这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相关软件。

(二)小班化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是设计师、调度员。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动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20人为宜。因此,大班制给“翻转课堂”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小班化”是“翻转课堂”高效的重要条件。

(三)社会化

翻转课堂有一个“先学”的环节,而先学一般是学生在家自学。因此,翻转课堂涉及家庭和学校。此外,从对象的角度看,它涉及学生和教师;从学习资料的角度看,它涉及课本、微视频、训练题和课后作业。所以实施“翻转课堂”是社会化的问题。为使“翻转课堂”能有效实施,首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应作相应的调整,为学生自学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每个学生家庭要备有电脑、网络等硬件设备,[lunwen. 1 KEJIAN.COM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给学生的自学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都能提供这一必要的学习工具。但是还是存在着少数困难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电脑和网络,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再次,靠单个教师的力量,难以系统地实施翻转课堂,而利用网络将教师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探索。

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篇8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依据应该由教科书为主回归到以课程标准为主

随着课程标准的逐步修订,认真研读过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已经发现,此前我们所秉持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依据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教科书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存在,但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初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仅仅靠一个学期薄薄的一百多页语文教科书是难以满足的。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依据就应该由教科书为主回归到以课程标准为主。语文老师要通过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去实施教学,相应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测评都应该据此作出调整和变化。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由学生会学上升到学生想学

初中语文教材编排是按照章节进行的,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都有若干篇目的课文,围绕单元主题的各篇课文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语文老师要施行的翻转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要由此前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三维目标逐步上升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从会学升华到学生想学。学生会学是教师替学生设定的目标,但学生想学则是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本质上是不同的,达到的目标自然也不同,孰优孰劣,语文老师应该一目了然。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材料应该由教科书转化为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材料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初中生所使用的教科书还停留在白纸黑字的传统界面。其实学生早已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材料,在教室里学生的课桌上,翻开一本学生所使用的参考资料,隔几页就能看到供学生扫描的二维码,学生的教学材料已经由课本转向了手机、平板电脑。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材料已经由教科书转化成教学资源,海量的教学资源早已经在学生面前展开。学生已经主动适应了时代,教师为什么还不有所行动呢?我们最起码要有这样的认识:传统的教科书作为“教材”和“学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科书仅仅是“教材”,而学生面对的海量教学资源才是“学材”。

四、翻转课堂的课堂结构应该打破时空界限过渡到生活的全过程

面对翻转课堂的发展趋势,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课堂”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处处是课堂、时时是课堂。课堂的时空界限在翻转课堂背景下已经过渡到生活的全过程。其实,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形式发生变化后,传统的课堂结构已经开始进行自我变革,只要教师引导到位,只要学生认真领会,时空界限的打破是必然趋势。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

五、翻转课堂的课堂性质应该由传授为主过渡到展示为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恐怕会让传统教师角色发生质的变化。以往教师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开迷惑”为业的职业技能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学生不用老师教授,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掌握知识,而且可能比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更加全面更加有用。因此,在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展示放在首位,重点通过多种途径的展示渠道,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六、翻转课堂的课堂评价应该由“课堂效率第一”蔓延至“教学效益第一”

课堂评价不是一个维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自学校、学生、家长、考试、升学等与教学相关的方方面面,以往强调优异的教学成绩,优先的学生升学率等评价标准将在翻转课堂面前向前迈出一大步。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都意识到课堂评价发生了变化,“课堂效率第一”蔓延至“教学效益第一”的趋势越加明显。

七、翻转课堂的F代信息技术应该由服务于“教师的教”向服务于“学生的学”转变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师的教学实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便利,很多老师已经对此有了极大的认同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和教师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成熟,教师如果不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那么教学将难以向更深的层面活跃,以往教师教学仅仅是为了“教”这个观念将难以打破。因此,翻转课堂的现代信息技术应该由服务于“教师的教”向服务于“学生的学”转变。

八、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应该由课堂上的师生合作发展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以往的师生合作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在课堂上的,课外或者是学生离开学校师生的合作很少发生,有的话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件。但是翻转课堂背景下的学习模式,师生合作已经远远从局限于课堂拓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要与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合作,还要与互联网资源加强合作。当然,传统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家校合作更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范文 下一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