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撑起数学教学的一片蓝天

时间:2022-09-22 02:57:58

日记撑起数学教学的一片蓝天

新课程改革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清楚地认识到: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已经融入到教师的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落实到实处。我在此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写数学日记。要求学生的数学日记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把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常识、数学问题、数学课上有趣的事、想对老师讲的话等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一、数学日记――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师益友

终身学习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会自学,关键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迸发出一些有价值的思维火花。这些思想非常有用,但瞬间即逝,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它们就不会留下痕迹,只有记录下来,并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这些思想逐渐变得明确,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例如,有个学生在学习自然数、整数之后,对数产生了兴趣,把观察学习的收获写进日记里。他是这样写道:今天最高气温是10度,可以用自然数10表示,那么零下10度该怎样表示呢?经过上网搜索我才知道,只要在10前面加一个符号‘-’。真想不到,看起来很枯燥的数原来有这么大的奥秘呢!这种记录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一段时间后再回顾这些日记,能够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思。

二、数学日记――学生重温重难点的家园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一堂课中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不同,要提高教学效果,突破重难点固然重要,但要真正突破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自身理解上的重难点尤为关键。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日记(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通过日记可以有效地根据学生理解中的重难点,针对性地加以推敲,对症下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效率,而学生也透过自己的数学日记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这一箭双雕之计,可谓是绝妙之举。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再聪明的学生也会遇到难题、错题。例如,在一次课堂作业中,有两道题,一题简单点,一题复杂点,结果从学生作业情况看:简单的误导了学生作第二题,作业效果很不好。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这两道题记录在日记本上,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批注。以后再由类似的题目出现时,错误率几乎为零。

三、数学日记――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是未来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日记是学生进行交流的好素材,因为通过数学日记,可以避免很多口头表达上的杂乱和障碍,快速直观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一个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我自己也编了一套,和书上不同,书上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我的是‘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这样第一个数每次多1,第二个数不变,结果就每次多5,多好记啊!”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比较接近,在日记交流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许多学生尝到交流的喜悦。

四、数学日记――学生与生活联系的纽带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运用于生活。写数学日记可促进学生主动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例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了“最小公倍数”后,这样写道:“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是枯燥无味的,总觉得这些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和爸爸乘3路公交车去文化宫,恰好1路车从我们身边开过,爸爸就考了我一道题,假如在同一起点站,1路车每5分钟发一次车,3路车每7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车在第一次同时发车后,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能同时发车呢?,我的答案是35分钟,就是利用求最小公倍数得到答案的,爸爸听了,连声称赞。我从此就更认识到写数学日记的重要性”。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日记能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五、数学日记――教师进行反思的依据

数学日记不仅是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评价,它还是教师改进教学的一个有力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日记进一步了解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数学日记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

在数学中,写日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行为,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极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数学日记就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孩子们的学习的轨迹,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日记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日记还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场所,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

上一篇:把握数学学习起点 引领孩子有效学习 下一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