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在油田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2 02:18:20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在油田中的应用

摘 要:井下作业监督的管理模式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规模庞大且工作人员较多,其管理模式还应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例如:完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的组织建设、监督以及培训工作等。想要拥有高效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然后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以及工作细分,最后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监督管理报表。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必须是有大量丰富经验才能获取的,不仅如此它还能传达有效的信息以及对工作人员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起到关键性作用最终及时的反馈相关信息,这样一来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及时的对事故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模式还能更加客观的对井下作业监督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如今,这种模式已经在全国大多数油田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并得到油田在实际应用中普遍认可的高效管理模式。

关键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高效;成本控制;效益

1 采用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油田已经呈现中后期的发展态势,油田的含水率正在逐年增加,见水早以及产水量过高等问题已经白热化,这样一来井下作业费用以及采油的成本费用也在逐渐增加,无形当中为井下作业技术提出了更大的难题。尤其是怎样对井下公司的井下作业效率以及质量提高是迫在眉睫,除此之外关于成本管理监督问题也待解决,这样看来对于油田公司今后未来的发展前途弊大于利。所以,油田公司应另辟蹊径谋求更高效率的井下作业途径,但是,井下作业的工艺水平以及施工技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完善的,而推动这些技术水平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水准,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还是油田今后的开发都是举步维艰的,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单单从改变井下作业工艺水平还有专业技术方面是不可能实现高效运行这一目标的,这样加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工作是比较实际且可行的方法。油田公司应建立起完善的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一则可以将井下作业变得更安全,二则也可以有效控制井下施工成本,最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油田公司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井下作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做最终不仅仅是自身公司受益同时也是为了国家其他油田共同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具体流程及优势

2.1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流程

2.1.1 完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现有的井区级、作业区级、厂级三种级别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系,实际上仅有这三级还是不够细致,应进一步的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就能更有效的避免发生监督管理盲区。现有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系所反馈的信息并不是最准确的,待上级领导作出处理意见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补救的最佳时机,所以应在原有的三级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系之上再增设每个级别之间的直接沟通方式,这样就会对井下作业所发生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井下作业的工作效率。

2.1.2 明确各级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明确各级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具体职责有哪些以及他们对事故发生的处理权限有哪些,一旦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明确那么井下作业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就会引发诸多矛盾,使作业人员消极工作最终影响生产质量,各级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第一责任人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可以按照权限直接做出解决方案以及采取相关补救措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发生严重事故,节约时间以及误工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2.1.3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检查,并规范和细化督管理报表

大部分油田公司对于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报表的记录工作还没有重视起来,只是对重大井下作业的施工类型进行记录,并没有对其他问题进行细化以及规范,所以,相关部门应采取规范化更详细的设计列表,这样在实际运用中就可以通过报表查阅相关信息,而不是对一项工作进行重复记录,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在根本上也达不到监督的应有效果。除此之外,油田公司还应重视起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监督管理人员在面临井下作业发生事故时的应变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而不是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知识进行讲解。

2.2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优势

2.2.1 能够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和及时传达相关决策

在建立起完善的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之后,还应为各级监督管理人员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监督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实时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及采取有效处理方案,节约时间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使上级领导能够真实的知晓井下作业的施工进度以及所发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对于促进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对日常工作中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极大的优势。

2.2.2 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并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理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通过详细的报表就能够随时掌握施工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关措施,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做出判断是自行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向上级汇报所发生的情况,这样一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从而省去不必要的浪费。

2.2.3 管理决策层能够更好地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

上述所提到的明确职权以及对监督管理报表进行细化两项内容,油田公司的领导层可以通过这两项内容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日常工作表现作出正确判断,从而省去定期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评估以及考核所浪费的时间,不仅为领导层的工作带来便利,也是简化了监督管理人员业绩评估的复杂程序,使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更为简捷。

3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在油田的应用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受到了业内的好评,已经普遍应用到采油工作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未采取这种模式之前,大部分井下作业一次成功的几率仅仅维持在八成左右,并伴随着极高的返修率,而返修工作不仅消耗大量资金还影响采油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今后的开采工作增加难度,这无疑给油田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实施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以来,可以对各类型的井下作业进行实时的监督管理,对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操作要求的地方可以及时的通知他们进行整改或者返修。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井下作业的施工效率普遍得到提高,因为及时采取措施一次成功率在9成以上,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为井下作业返修造成的资金损失以及环境污染,高效率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还可以避免二次施工作业所造成的成本费用,为我国今后的石油发展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是通过大量丰富经验总结而成的,这种模式的成立可以及时的反馈有效信息,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在最佳时间采取措施,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还可以更客观更真实的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此种模式的应用对我国今后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工作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为我国今后油田的发展事业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勇,李红.井下作业监督与远程监控技术[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5,13(4):19-21.

[2]万望庆,杨兴隆,宋春霞.谈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监督[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1):58-59.

[3]王龙卫.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井下作业工程监督工作[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22(1):51-54.

[4]朱明哲.谈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2):48-49.

上一篇:小心职场放大镜 下一篇:浅谈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及发展